高月英
摘要:高職學生在中學階段接受了長期以來的應試教育,大大削弱了學生對文學作品美的感知能力,扼制了學生想象力的發展。這就造成了有很多高職學生,尤其是理工科專業的學生文字寫作能力較差。有些學生除了必須要學習的專業知識外,很少關注文學藝術,自身審美情趣不高,甚至因個性不夠健全而出現各種心理障礙等現象。
關鍵詞:高職語文;教學特點;實踐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2-0038-01
本文著重探討了高級職業中學語文教學方法的創新以及實踐的過程。
1.教師選擇的教學內容要適應大多數學生的現有知識水平
目前大部分高級職業中學使用的語文教材是全日制本科教材。從教材內容本身來看,這也未嘗不可。但是從全局來看,高級職業中學與全日制本科院校的培養目標、課程內容等方面存在許多差異。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進入高級職業中學學習的學生文學功底還是比較薄弱的,理解能力有限,語文學習的積極性也不高。如果強迫他們閱讀和分析寓意深遠的文章,必然導致學生心理上的抵觸情緒。因此,教師選擇的教學內容要適應大多數學生的現有知識水平,要在必要與可能的兩難中找到最佳的交接點。
為了提高教學質量,考慮到學生的理解接受能力、興趣愛好和實際需要,應著重選擇比較容易理解的教學內容,篇幅不長并兼顧古典風格,且有強大和深遠影響力的文學作品。教學過程要通過語言訓練實現人文教育的滲透,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培養學生的基本公民道德、社會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高級職業中學以培養實用型人才為目標,教材的選擇還應具有實用性,增加學生畢業后在未來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直接相關的能夠用得著的內容。而且,學生同樣希望能夠在畢業后的早日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如果講授與他們的就業直接相關的內容,自然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比如,在安排寫作課程內容時,少寫結構復雜的記敘文,最好是可以讓學生學會寫收據、會議紀要等實用文體;在安排閱讀課程的內容時,少死記硬背堅澀難懂的文言文,最好是讓學生輕松地上一堂語言交流培訓課程,學習如何與人溝通,學會做好自我介紹。此外還可以根據高級職業中學不同專業的要求,安排有針對性的寫作訓練選修課程。比如,對學習管理專業的學生側重于管理實用文書的內容,以便加深對管理科學的理解;對學習經濟專業的學生側重于合同、協議等法律文書的內容,學生可以了解和掌握經濟業務處理中的相關法律知識,同時有助于參與到社會和法律活動中去;對學習操作技術的學生側重于科技文體的內容,可以提高學生對創造性知識成果的表達能力,同時還學習了科研技術的常識。
2.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
現在的學生思想活躍、個性強,傳統的"一言堂"已經不合時宜了。教師應采用形式多樣的課堂交流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課堂交流方式的多樣化,意在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鼓勵學生勤于思考,敢于發表不同的意見,并為學生的個性和獨到見解提供展現的機會。教師要更多的使用啟迪式、小組討論式與自主學習式等方式,加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雙向溝通,讓從學生被動接受轉變到主動學習中來。要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訓練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和文化觀念。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扮演的是"引路人"的角色,在學生理解中遇到困難給予指導和幫助。比如,在學生學習蘇軾的《定風波》中的"莫聽穿林打葉聲"句子時,教師首先提出問題:雨點打在葉子上發出的聲響是客觀存在的,為何說"莫聽"?通過結合介紹作者的人物背景和時代背景,讓學生進一步了解作者表達出的豁達的胸懷和超脫的人生態度。這種質疑的啟發方式,能夠幫助學生打破定勢思維習慣,提高思想素質,激發創新的精神,建立靈活的思維方式。
3.創設教學情境的方案應遵循于教學內容
在當今這個知識經濟時代,使用多媒體手段進行教學已經成為了一個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之一。隨著教學課件制作方法不斷更新,內容豐富、制作精良的課件將成為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必將以自己獨特的魅力和為教學服務的作用在素質教育蓬勃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當然,有了好的課件是不夠的,教師不能依賴于課件的使用,還用善于將課件與教學內容緊密結合,真正用好課件。比如,在講授"先秦諸子語錄"時,可以制作視頻資料介紹孔廟與孔府,讓學生身臨其境感受孔廟的莊嚴和孔府的大氣,以此體現孔子在中華民族教育史中的崇高地位,并展現中國古老的歷史和文化背景。創設教學情境是為了引起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思考,通過形象、生動的課堂氛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因此,創設教學情境的方案應遵循與教學內容契合、直觀形象、新穎獨特的原則,否則將會適得其反。
4.制定富有針對性的語文教學計劃
根據職教培養目標要求,在語文教學計劃的制定上,首先應該明確,職教語文教學的目的不是讓學生考上大學或高中,而是培養學生在工作當中對語言文字的情感態度和實際應用能力。因此,在教學策略上,不應面面俱到,平均用力,而應該重語文技能,重知識運用,輕理論探討,輕條分縷折;在課程形式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課內課外相結合。不能只會做卷子,而寫不了一個通知,說不了一段完整流暢的話;在教學目標上,應該短期與長期相結合,既重視就業求職的實用性,又注重學生的終身發展與生命質量。同時,每個階段有明確的目標要求:了解什么知識?掌握什么技能?熟悉哪些文體?掌握哪些口語交際手段等等;在考試形式上,開卷與閉卷相結合,動筆、動手、動口相結合,考出學生的實踐水平。
總之,在我國教育層次,語文是一門人文及社會科學領域基礎性課程。廣大教師要不斷總結教學經驗,創新教學方法,才能符合職教語文教學的特點,才能滿足學生將來工作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