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來,自主學習已經引起了越來越多學者的關注。自主學習引起了研究者的廣泛關注。大學生的自主學習受多種因素影響,打破教師的教學慣例,從本質上改變學生被動學習思維,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力,營造合理的學習環境與氛圍,將能對培養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產生較大的促進與推動作用。
關鍵詞: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
自主學習已成為中國教育領域的一個重要課題。生活實踐中的人不可避免地面臨學習問題,人們學習的典型情況是學校教育的情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特別提出,學校要把教育對象變成自我教育的主題,尤其強調要培養和發展學習潛力,實踐能力和知識轉移的能力。因此,自我學習能力的挖掘與培養需要著眼于大學生的自我學習意識的培養上。
一、 自主學習的涵義
五十年代以來,很多教育學家和心理學家都從不同的角度深入探討了自主學習的意義和本質,但都沒有得出統一的結論。現代學習理論家通過提出八項學習維度來界定自主學習行為,八項學習維度由學習的動機、內容、方法、時間、過程、結果、環境以及學習的社會性構成,如果學生可以從上面八個維度里自行做出控制與選擇,一般就被認作為自主學習。
通過上述涵義,我們可以看出,自主學習具備自主性、主動性、獨立性和自覺性的特點。因此,自主學習不是被動地接受式學習,而是自覺、主動和獨立的學習。
二、 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要求
鑒于自主學習的含義和特征,挖掘和培養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應從執行教學活動的教師,參與學習活動的大學生和教與學過程三個方面入手。這就涉及教師的教、大學生的學以及學習情境如何變化的問題。
(一) 對教師要求
1. 適當的下放權力,形成自主學習的本質在于,以大學生為中心,師生共享教學和學習權利,共同決定學習的方式。教師要改變傳統教學模式中整個教學過程的領導角色,使大學生有機會參與對教學環節的設計與實施。通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權力下放和民主交互模式的執行,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獨立性和能動性得到充分發揮,有效促進學習者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2. 和學生創建良好的關系,以提高學習者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個體對自己能否完成某項任務的主觀判斷,是否具有自信心的體現。教師和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人際關系的形式,將對老師的教學熱情和學生的學習效果產生較大的影響。因此,為了建立師生之間的良好的積極互動關系,教師理應對學生課堂上的反映和學習效果進行關注,針對學生的各類反饋應給予足夠的重視和有效的評價。
3. 注重學生元認知能力的培養,加強學習指導
學習中的元認知是指學習者在認知活動中的自我意識,自我感受和自我調節。它在學習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表現為學習者的意識、策略和調控三方面。意識性體現提升大學生的反思意識。策略性是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研究和思考,認識到哪些學習策略和學習成果可以利用,調控性是學生根據反思和審視,知道對學習活動如何進行規范,改進和完善。
(二) 對學生要求
1. 形成主動學習意識,把握學習知識的主動權,將被動變主動的學習態度。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最終形成,很大程度上受學生學習態度的影響。被動學習模式使學生缺乏學習興趣,意識的主動性和自覺性變差,畏懼學習的情緒在各年齡段學生中存在,普遍出現了逃學的現象。這就要求學生改變原有的學習態度,端正學習態度,揮發個人的主觀能動性。
2. 勇于批判和懷疑,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覺性和主動性的發揮取決于自身的獨立思考能力。學生在掌握所學知識的情況,可以再次深入問為什么。學生為了真正實現教學中的獨立性和創新性,必須先學會自主。當學生將自主學習意識到轉變入自我意識時,他才會明白自我學習能力培養的必要性。
3. 制定明確的方案和目標,保持適度的焦慮情緒。任何學習目標必須要有一套完整的規劃和明確的實施方案來實現,由此可見,學生自己必須有一套個人的學習規劃和實施方案。培訓方案的制訂和培訓目標的設計應主要依靠個人能力水平,且略高于學生的平均水平。如此,學生自己可以施加適度的壓力來保持適度的焦慮,發揮出更大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自主學習意識。
(三) 對學習情景要求
1. 更新教學方法和內容,創建良好的教學管理系統
學校管理層要充分認識教學內容和方法影響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學校使用的材料和教師的教學內容應該有助于學生自學,簡潔扼要,由淺入深,通俗易懂,便于學生預習、復習、鞏固,完成作業。學校要積極采取更有利的條件,改善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手段,借助網絡教學平臺,網絡課程的推進,鼓勵學生利用實驗實訓平臺用創新訓練成果進行學分互認等手段,為學生提供社會化的學習環境。
2. 改變學習場地,傳統的教學大部分時間僅限于課堂,不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改變學生學習環境的時候,做出適當調整,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熱愛生活,服務社會的意識。例如,實驗室平臺的開放,吸引學生參與各類科技競賽,組織學生走進企業等。學生通過完成各類學習任務,體驗學習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提升社會責任感,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參考文獻:
[1] 龐維國.自主學習:學與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2] 龐維國.論學生的自主學習[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1(2).
[3] 林毓锜.學生自主學習與相關教學思想[J].高等教育研究,2006(12).
[4] 郭勝偉,張稚鯤,謝松.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與評價[J].江蘇高教,2012(2).
[5] 王孝紅.試論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自我培養[J].教育探索,2008(10).
作者簡介:饒瑩心,江蘇省常熟市,常熟理工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