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們國家的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和改革,小學教育得到了密切的關注和重視,由于小學教育是教育的起點,而且小學生的獨立思維能力相對較弱,因此,需要良好的引導才能促進學生的良好發展。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思想品德教育也應當得到良好的發展和改革,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小學生的思想品德和道德素養良好發展。本文將對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思想品德教育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小學思想品德教育的對策。希望本文的相關內容能夠對教育人士有幫助。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思想品德;小學教育
一、 引言
思想品德教育在小學階段十分的重要,直接會影響到小學生的思想品德、道德以及思想意識等的形成。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摒棄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式,要將新課改的方針政策落到實處,適應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要求。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十分的強,而且處于接受新鮮事物的過程中,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開展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能夠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培養小學生的綜合素質,從而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就現在的情況而言,小學思想品德教育中仍然有很多的問題需要不斷的改進和優化,并對小學思想品德教育提出了一些對策。
二、 小學思想品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 教育理念相對落后
思想品德在各個行業的用人標準中都十分的重視,將品德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上。但是在小學思想品德教育的過程中,教師對思想品德的重視程度仍然不夠,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不到位,從而對小學生的全面發展造成一定的影響。由于學校將學習的重點都放在了數學、語文和英語課程中,安排思想品德課程的課時很少,使得傳授的知識得不到良好的發揮。在課堂中,教師很多的講解將自身的主觀看法教授給學生,沒有根據課程內容進行,對小學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二) 教學方式相對落后
就現在的情況而言,小學思想品德教育中仍然比較滯后,很多的教師仍然采用“填鴨式”的教育模式,這種方式造成學生被動接受知識,使得學習思想品德的積極性較低。教師在講解思想品德的過程中,很多的內容都是要求學生死記硬背,對知識的全方位講解和分析相對比較缺乏,這樣會影響思想品德的教育效果,無法引起學生的學習的熱情,造成學生的素養和思想品德得不到良好的形成。
(三) 教育重視程度較低
現在雖然教育部提出了相關的政策依據,但是在實施的過程中還是有很多的問題,很多學校的領導和教育工作者沒有意識到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對傳統的教育方式方法十分的認可,認為傳統的教育方式可以直接的快速地將知識和想法傳授給學生,使得學生能夠快速地掌握,但是人們沒有認識到這種的教育方式是機械式的灌輸,對于學生的掌握能力和創新能力都是沒有幫助的,只是當下收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對于學生長遠的發展的阻礙十分的大。另外,很多的學校受到升學率的影響,學校也受到了十分大的壓力,導致德育工作的進行相對比較緩慢,缺乏較為良好的知識的傳播,使得很多的學生模仿一些不道德的行為,導致了學生的健康發展。
三、 新課改背景小學思想品德教育的對策
(一) 加強教育理念的革新
要將重視成績的思想轉變為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為主。將全面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作為教學的主要目標。道德只有在親身生活實踐中才能得到理解和提升,“離開了參與社會生活,學校就既沒有道德的目標,也沒有什么目的”。為了能夠使得思想品德教育能夠更加地貼近小學生的實際活動和生活,就要建立符合小學生現狀的思想教育理念。這是與社會生活相結合一致,只有真正地將日常生活作為實際的問題來提出,這樣學下才能夠將思想品德教育和日常生活相融合,幫助學生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增強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養。
(二) 加強教育方式的改進
在思想品德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地改進教育的方式,讓課堂氛圍更加的輕松愉悅,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鍛煉學生的探究和實踐的能力。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就是要讓學生充分成為學習的主人,要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實踐活動獲得真正的認識和體驗。在教學的過程中,多設置一些實踐活動,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與到實踐中來。例如在學習浙教版小學思想品德中“家在自然中”一課中,教師向同學介紹大自然的重要性,并且教授給小學生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并且讓同學去向其他人宣傳綠色環保的重要性等互動,在這個環節中讓學生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素養。學生在親身經歷的過程中思想道德修養有相應提升。與此同時,在課堂中,教師要讓學生加強互動和交流,分享彼此對事物的看法,教師及時地進行指導和糾正,為小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 加強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視
為了加強學校對思想品德的重視,就要營造了一個積極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在浙教版小學思想品德“我的新生活”一課中,讓同學相互討論自己對學校的理解和認識,然后組織學生制作一些關于我的新生活的海報,讓校園環境更加的和諧,使得校園文化更加的豐富多彩,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讓學校的教師、學生都能夠感受到這種多樣的、健康的校園文化,并且給予了良好的身心發展氛圍。有效地避免了很多矛盾的發生,使得學生能夠更加容易的理解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為良好的校園文化創造了良好的條件,而且還規范了校園的秩序,豐富了校園實踐活動內容,使得校園文化能夠更加的、多層次、全方面構建一個積極良好的校園文化。另外,學校要重視教育工作的良好開展,從而促進小學生的健康發展。要定期和教師溝通交流,并制定合適的工作計劃,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幫助。
四、 總結
綜上所述,現階段小學思想品德教育中仍然存在很多的問題急需解決,要重視小學中教學方式教學理念等問題,轉變教學方式和掛念,讓小學生加強實踐,增強獨立思考的能力,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校園文化,讓教學的內容更加地貼近生活,從而提高教學的效率,讓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得到良好的培養,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促進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向忠勇.淺議新課改下的小學思想品德教學[J].考試周刊,2016,(86):129.
[2]張海.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思想品德教學質量提升探析[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6,(43):128.
[3]黃劍輝.新課改下小學思想品德教學的生活化淺談[J].新課程·小學,2015,(3):30-30.
作者簡介:
肖群慧,浙江省寧波市,浙江省寧波市象山縣實驗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