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中小學音樂的教學一直處于比較落后的狀態。如今,新課程改革的發展,對現代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因此,中小學音樂教師應當結合新課程思想,結合當前中小學音樂教學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不斷改革創新,促進中小學音樂教學效率的提升。
關鍵詞:中小學音樂;現狀;改革對策
對于中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音樂具有重要的陶冶功能,是學生學習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中小學教育中,音樂的教育顯得格外重要,能夠幫助學生提高綜合素養,實現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要科目。這就要求教師在中小學音樂教學中,應當強化音樂的德育教育功能,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而就當前的中小學音樂教學而言,由于音樂不是中考的考試科目,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之下,音樂教學依然得不到足夠的重視。這種被動的音樂教學狀況,不利于學生音樂素養和綜合素質的提升。因此,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學音樂教師應當深入分析音樂教學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結合新課改的三維教學目標,不斷改革創新,促進音樂教學效率取得長足的改革和發展。
一、 當前中小學音樂教學現狀
音樂課程作為一門藝術類科目,作為培養學生藝術涵養的科目,其受重視的程度往往和區域經濟發展水平息息相關。一般而言,經濟發展水平高的地區,無論是學校、教師還是家長,都會對這種促進學生綜合素養提升的科目比較重視;而對于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的區域,音樂這種課程就不會得到足夠的重視。而就目前筆者所執教的區域而言,音樂的教學依然處于相對落后的狀況。雖然目前國家已經正式將器樂教學、音樂欣賞寫入教材,要求教師重視音樂的審美教育功能。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音樂教學依然未能擺脫唱歌為主的教學模式。并且存在很多教師將音樂和唱歌等同起來的現象,這是一種不可取的教學思想,同時也背離了國家開設音樂課程的初衷。此外,在音樂的教學方法上,很多教師的音樂教學依然是傳統落后的方法,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對音樂都沒有予以足夠的重視,而且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只是被動地跟著老師學幾首歌,對音樂的認知還處于比較低的水平,對音樂的審美功能更是一知半解,沒有真正融入到音樂的世界中。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利于學生音樂審美能力和審美意識的強化,更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二、 新課改下研究中小學音樂教學改革的意義
當前,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發展,力求改變傳統落后的應試教育體制。對于新課程背景下的中小學音樂教學而言,研究教學改革具有很多積極的意義:
首先,有利于發現中小學音樂教學存在的問題。傳統的應試教育體制存在不少問題,這是毋庸置疑的。而新課程改革的發展,目的就是為了改變傳統落后的應試教育體制。如今,在中小學音樂的教學中,不斷研究教學改革,有利于幫助教師結合新課程改革的思想,不斷審視自己教學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通過積極的改進,促進中小學音樂教學效率的提升。
其次,有利于轉變教師、學生對音樂課程的認知。在傳統的應試教育體制下,無論是教師、家長還是學生,都會將焦點放在學生的文化科目考試成績上,忽視學生的藝術培養,忽視學生技能的提升。這樣的教育理念,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尤其是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也不利于學生價值觀的形成。而新課程改革的發展,則對現代教育提出了很多要求。尤其是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維教學目標的提出,更是對現代教育指明了方向。因此,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研究中小學音樂教育的改革,有利于轉變教師、學生對音樂課程的認知,促進中小學音樂教學的改革和發展。
三、 新課改下中小學音樂教學改革的有效對策
1. 轉變觀念,重視音樂的審美教育功能
對于當前的中小學音樂教師而言,應當轉變對音樂課程的認知,尤其是不能將音樂課程與唱歌完全等同起來,而應當從更高的高度,審視音樂課程,重視音樂的審美教育功能,并結合國家對當前中小學音樂教學的要求,將器樂教學與審美教學有機地整合到音樂教學中,不斷促進中小學音樂教學的改革和創新,促進良好教學效果的實現。而在音樂的審美教育過程中,音樂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具有針對性的審美教育課程,讓學生在美的感受、認知中,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充分發揮音樂的育人功能,促進中小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
2. 強化學生主體,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不斷強化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是新課程改革對現代教育教學基本要求。誠然,傳統的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教學模式,不利于學生能力和主觀能動性的提升。因此,作為中小學音樂教師,應當緊密結合音樂的陶冶功能,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和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中,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建立對音樂課程獨有的興趣和審美能力,為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奠定基礎。同時,這種強化學生主體地位的教學方式,有利于讓教師在教學中發現學生的優點、閃光點、興趣點,讓教師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開展具有針對性的教學,實現因材施教的教學效果,這對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而言具有積極的意義。
3. 構建完善教學評價體系,改革創新中小學音樂
教學評價,是促進教學改革的關鍵。在當前的中小學音樂教學中,教育主管部門、學校對課堂教學都沒有系統、健全的教學評價體系,從而使得中小學音樂的教學一直處于不被重視的地位。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作為學校,應當構建完善的中小學音樂教學評價體系,通過嚴謹的教學評價,轉變教師的教學思維和教學態度,最終促進中小學音樂的改革和創新。
總而言之,在現代教育背景下,中小學音樂教師應當重現審視音樂課程的重要性,并在教學中,緊密結合現代教育思想,強化學生在音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促進中小學音樂教學效率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柳斌.認真貫徹教育方針切實加強藝術教育為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而努力[J].中國音樂教育,1997,(01).
[2]楊春華.論素質教育背景卜中小學音樂教育改革[J].池州師專學報,2002,(03).
作者簡介:
符開強,貴州省遵義市,務川縣第二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