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萍娥
摘 要:由于城鄉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思想觀念的落后,農村小學教師的專業成長受到了阻礙,也使農村小學教育事業的發展因教師的專業成長問題出現停滯不前的窘境,造成社會對教師專業的認同質疑。
關鍵詞:農村小學;教師專業認同;教學效率
眾所周知,教師專業素養的優劣直接關乎學校的教學質量,是學校生存的保障,也是學校發展成長的首要條件。對于一所學校來說,它的發展核心是努力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構建一支優秀的、合格的教師隊伍,增強其專業上的認同。讓教師在工作中長期堅持提升自身的專業發展,積累豐富的知識基礎。作為農村小學教師,在新課標的教學理念下,只有更新觀念,創新方法,努力掌握新時代教學需要的能力,才能保證教學質量,保證每一個學生的全面發展。可遺憾的是,由于條件的限制,農村小學對教師缺乏激勵制度,更沒有為教師有計劃地安排培訓,使農村小學教師的專業知識得不到很好的發展和提升,限制了他們的教學效率,也影響了學校的發展。更令人擔憂的是,大多數農村小學教師長久在這種環境下工作、生活,養成了安于現狀的習慣,他們喪失了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不思進取,不求上進,這嚴重阻礙了社會對農村教師專業的認同,違背了素質教育理念的核心。鑒于此,本人經過研究、分析,對農村小學教師專業認同現狀有以下分析。
一、農村小學教師專業認同現狀
1.教師對教育教學沒有研究意識
對于大多數農村小學教師來說,他們在教學中習慣性地沿用原有的教學方式,很少有教師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研究出更科學、更有效的教學方法。農村小學教師的教學觀念落后,在他們的思想意識里,與其研究什么方法,還不如教學生多做幾道題,多背一些課文,多記一些生字等。或者由于條件的限制,他們的認識有限,想研究也不知如何下手。比如,對“學生的學習內容應有利于學生可持續發展”“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等一些新課標提出的新理念,他們更不知道怎樣研究,怎樣用到實踐工作中,導致大部分農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把握不好課堂合作、自主探究的度,進而影響課堂教學效率。
2.教師過于重視分數,知識結構不完善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農村小學的大部分教師還是擺脫不了應試教育的影響,他們在教學中還是唯分數論,過于重視學生的分數,忽視了學生對知識的實踐能力、運用能力,讓“學以致用”變成了“學而無用”。這樣的教學方法,不但影響了社會對教師專業的認同,把學生當成了學習的機器,而且大大抹殺了學生的天性,使他們被動地學習,不會思考、不會創新,更沒有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比如,教師在教學中沒有正確運用教材,沒有把教材內容當成是拓展學生思維和視野的開端,進行延伸、拓展性的教學,而是以書本為準,進行現成的知識傳授,沒有有效指導學生進行探究知識,影響學生的思維發展,讓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得不到提高和發展。
3.教師沒有自我學習成長的意識
“學到老,活到老”,這句話對教師更是適用。可是由于對自我的錯誤認識,對教學發展的認識不足,使農村相當一部分教師在工作中沒有自我學習的意識,完全放棄了自我成長的機會。比如,一走上工作崗位就很少再研讀專業的書籍,對別人的教學研究成果也是不屑一顧,不觀摩、不學習,更不吸取經驗等等。這不但影響教師的專業素養、社會的認同,也影響他們和學生的溝通,使教師和學生之間永遠橫著一道鴻溝,相互缺乏足夠的了解。
二、改變農村小學教師專業認同現狀的策略
一個學校的教學質量不是由辦學條件決定的,而是由教師的教學質量決定的。在農村小學教育事業的發展中,要想真正改變農村小學的教學現狀,增強社會對農村小學的認同感,不管是學校,還是有關部門領導都要把提升教師的專業知識、技能和素養作為工作的重心,努力從改變農村教師隊伍的面貌著手,提升農村小學的教學質量,增強其社會認同感。首先,要增強教師對教學的研究意識,讓他們在工作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進行學習、研究,切實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和教學水平;其次,在素質教育背景下,要讓教師擺脫應式教育的觀念束縛,不要只重視分數,而要從學生的思維、智力、學習能力、應用能力等方面全面培養學生;最后,現代社會是一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我們要趕上知識更新換代的速度,把終身學習、自主學習當成一種習慣,在工作中不斷學習,積累知識和經驗,以使自己不與時代脫節,掌握適合新時代學生的教學方法。
總之,農村教育教學的發展,學校是基礎,教師是根本。要想改變農村小學的教學現狀,學校領導要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工作,讓教師從觀念、方法以及知識上更新,趕上新時代的教學理念和教學發展,從而提升農村小學的教學質量,增強其社會認同感。
參考文獻:
羅曉,楊俊茹.小學教育專業本、專科學生教師職業態度及其培養[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4(9):26-2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