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穎
【摘要】數學具有理論性、抽象性的特點,對學生的思維能力、理解能力要求較高.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還有助于提高數學教學質量.本文就此從三個方面詳細分析了初中數學教師如何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能力.
【關鍵詞】初中數學;發散性;思維能力;培養策略
由于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大多數學生存在著思維僵化的問題.但是隨著我國新課改的逐漸深入,素質教育也逐漸推行開來,越來越多的數學教師開始重視改變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從而充分發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創造力、想象力.
一、創新教學方法
長期實踐證明,傳統的教學方法無法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因而,若要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能力,教師就要創新教學方法,提高數學課堂的學習氛圍.況且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發展,圖文、視頻、動畫等教學方法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初中數學教師可以結合實際教學內容,靈活應用各種教學方法,創新課堂.
新時期,初中數學教師必須積極轉變教學理念,敢于嘗試各種教學方法.例如,在“圖形的旋轉”一節中,由于學生的空間想象力有限,并不能夠充分理解軸對稱、中心對稱等旋轉方式.學生想象力的限制更無法達到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的目的.因而,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利用圖片、視頻方式來展現旋轉的多樣性.具體方法是在課堂的開始運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出生活有關的旋轉圖形,如風扇、大風車等,以此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然后,展示風車旋轉、風扇轉動的視頻,來讓學生想象這兩種旋轉具有什么共同點?在學生通過了解實物明白旋轉的含義時,教師還運用數學圖形進行深層次的教學,最終使學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應用.由此可見,相比于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更能為學生創造想象的空間,也能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從而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二、設計開放性題目
發散性思維是指思維開闊,能夠呈現思維發散,具體表征是一題多解、一物多用.那么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就可以設計開放性的題目,讓學生靈活應用已學過的知識解決問題,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得到思維能力的提高.
開放性題目的答案并不是唯一的,解題方式也不是唯一的.設置這樣的題目能夠有效避免學生的思維被禁錮在某一種模式中,從而能夠提高學生的靈活解題能力.為了充分發揮出開放性題目的作用,教師應當靈活選擇開放性的實踐方式,從而營造出生動、有趣的學習環境,促使學生積極投入到解題中.例如,在完成統計調查一節學習后,教師可以設計調查型的開放作業,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具體可以這樣設計:(1)調查本班同學每天上學的方式;(2)如果教師想清楚地知道我們班坐車上學的同學有多少人,你應選擇哪種統計圖呢?(3)通過我們班步行上學的人數你能預測全校大約有多少人步行上學嗎?選用哪種統計圖比較好?學生在學過統計調查知識后,對調查已經了初步的印象,這樣學生在完成這道開放性題目時,便會充分進行知識遷移,并結合實際大膽創造、應用已學知識解決新問題.另外,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調查.這樣學生在調查的過程中也能夠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得到思維能力的拓展.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設計探究性、一題多解性等類型的開放性題目,改變傳統的題目設計方式,從而達到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能力.
三、鼓勵學生多創造
德國著名的哲學家黑格爾說過:“創造性思維需要有豐富的想象.”在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能力的過程中,教師應當重視多表揚、少批評學生,同時鼓勵學生敢于創造、創新,從而使學生能夠積極探索新方法、新思想,棄舊圖新.需要注意的是初中數學教師應當在教材的限制范圍內,選擇合適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這樣既能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也能提高學生發散思維能力.
比如,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淡化標準答案,能夠積極多向思維.同時還應培養學生多角度,全方位的全面思考問題能力,克服已有的思維定式,改變固有的思路與方法.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能力.例如,證明一條線段是另一條線段的2倍時,有如下一些途徑:(1)作短線段的二倍線段,證明二倍線段等于長線段;(2)取長線段的一半,證明一半的線段等于短線段;(3)如果長線段是某直角三角形的斜邊,取斜邊上的中線,證明斜邊的中線等于短線段;(4)有四個以上的中點條件時,考慮能否通過三角形中位線定理來證明等等.只要教師能夠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多個方向思考問題便能幫助突破學生思維限制,找到解決問題的新方法.況且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能力也符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理念.在此背景下,教師就要鼓勵學生能大膽質疑、創新,并能夠從全新的視角看待事物,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綜上所述,初中數學教師應當緊跟時代發展,重視素質教育,并從創新教學方法、設計開放性題目、鼓勵學生多創造等方面入手,改變傳統數學課堂的教學模式,并給予學生足夠的思考、想象空間,從而提高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能力.這不僅是我國新課改逐漸深入的必然結果,也是初中數學教學體系不斷完善的客觀需求.
【參考文獻】
[1]張俊忠,肖宏治.初中數學發散性思維培養策略探究[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6(9):163-165.
[2]盛保和.淺議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J].教育教學論壇,2013(6):96-97.
[3]林樹發.淺議初中數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A].北京中外軟信息技術研究院.第二屆世紀之星創新教育論壇論文集[C].北京中外軟信息技術研究院,2015: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