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云霞
摘 要:順應孩子愛玩的天性,以“一物多玩”為途徑,以“玩”為切入點,依托戶外游戲、其他課程、區域活動等活動環節,有機地開展一物多玩,在愉悅的活動過程中,培養幼兒的發散性思維能力。
關鍵詞:一物多玩;興趣;創造性;發散性思維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長期的幼兒教育經驗證明,貪玩的孩子由于不好管理而造成很多麻煩甚至安全隱患,但是貪玩的孩子由于不停地動手動腦而顯得聰敏、活潑、思維活躍,并且閃現出一雙智慧的眼睛。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經作過一首兒歌:人有兩個寶,雙手和大腦,雙手會做工,大腦會思考。用手又用腦,才能有創造。英國的牛頓曾這樣評價小時候的自己:我好像是在海上玩耍,時而發現了一個光滑的石子兒,時而發現一個美麗的貝殼而為之高興。所以,在孩子的世界里,沒有什么不可能的,只要敢想,就敢做,只要敢做,就會探索出無限的未知。那么作為幼兒教育者,如何為孩子提供機會、創造條件,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習得新經驗,探究新知識,體驗分享、交往、合作的樂趣,才是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符合幼兒教育規律的真教育,才是幼兒教育的價值所在。因此,自開園以來,一直倡導以“一物多玩”促進孩子的創造性和發散性思維以及各方面能力的發展,并且在幾年的教育實踐過程中,得到了很好的效果,也很好地詮釋了“一物多玩”的教育方式能夠順應孩子的年齡特點和發展需要,有益于孩子一生可持續的發展。
一、將“一物多玩”和戶外游戲活動結合起來
我園的優勢是戶外場地大而且開闊,所以每天下午利用一個多小時的時間讓孩子以多種形式,競賽性的、游戲性的、場景性的等,創設各種情節,鉆山洞、過河、走鋼絲等,使運動器具和材料都“活”起來,通過老師的引導和幫助,讓器具材料和孩子們進行充分的對話,使孩子們從模仿學習走向探索學習,從盲目瞎玩走向創造性地玩。例如,“玩呼啦圈”通過一個或多個呼啦圈,以各種游戲情節為依托巧妙地將跳、鉆、滾、轉、搖、套等各項運動技能滲透其中,促進孩子想象、認知及身體等各方面能力的協調發展。又如:在玩繩子、奶盒、紙箱等過程中,在老師的引導下幼兒自由合作,創設各種活動情節,扮演各種游戲角色,創造各種有趣的玩法,每一個孩子都積極地行動起來,孩子內在的驅動力真正被調動起來,在不斷的活動過程中,孩子的發散思維能力、想象力、創造能力會得到極好的鍛煉。如簡簡單單的一根繩子,可以玩走鋼絲、拔河、跳繩,織成繩網孩子在下面鉆爬等,短的繩子可以翻花繩、當鞋帶、當頭繩、拼圖案、當馬鞭等;利用奶盒子,一會兒可以當做障礙物繞或者跨的游戲,一會兒可以當做積木模仿搭建各種建筑物,一會兒可以當做幼兒的鞋子玩踩大鞋的游戲,有時可以一人當做籃子挎在胸前,一幼兒站在一定的位置往對面幼兒的籃子里投球,也可以多個盒子做成輪胎玩;利用大紙箱,可以玩“鉆山洞”,可以當爬爬卷,孩子單人或多人站著向前滾、爬著向前滾,可以并排滾,也可以一個跟著一個協調向前滾,可以當汽車單人開,也可以多個紙箱連接起來當做小火車多人一起開,可以好多紙箱拼成方形并適當地剪些門當迷宮玩……幼兒的發散性思維就是在這樣廣闊的創造空間中得到有效提高。
二、將一物多玩和其他課程整合起來
一物多玩不僅僅停留在戶外運動活動中,在其他課程中也會進行有效的實踐,在實踐、體驗過程中發展孩子的合作、分享、創造、想象等各方面的能力。如:“好玩的報紙”,折一折變成紙飛機,在空中飛一飛;卷一卷,變成望遠鏡,往遠處看一看;剪一剪,變成各種喜歡的動物,走走、跳跳;撕一撕,變成好吃的面條,吃吃吃、嘖嘖嘖;團一團,變成大鉛球往上拋。在“有趣的瓶蓋畫”美術活動中,讓幼兒在想一想、說一說、拼一拼、印一印中發展創造力和想象力。一個瓶蓋變一變,變成蘋果、氣球、放大鏡等;一大一小瓶蓋變一變,變成小雞、魚、葫蘆、眼鏡等;多個瓶蓋變一變,變成車輪、手鐲、項鏈等。在這樣一系列的活動中,一個普通的瓶蓋,在老師和孩子智慧的手中,在彩色顏料的輔助下,千變萬化,在其樂融融中生長想象的翅膀。
三、在區域活動中融合“一物多玩”
小區域猶如小社會,孩子們會將生活中見到的場景很逼真地演繹到游戲中去,如玩具拼接軟木區,有的拼接成紗帽戴在頭上搖搖晃晃;有的拼接成一列火車,咔嚓咔嚓行駛;有的拼接成機器人,嗚哇嗚哇叫;有的拼接成一長串然后卷起來,再露出一點點當做蝸牛的頭,擺弄著向前爬等。如玩球的區域,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如“你拋我接”,兩個兩個在拋拋接接中體驗誰是“灌籃高手”;也可以以競賽的方式開展活動,通過夾球、頂球、拍球、傳球、踢球等活動內容,在激烈的競爭氛圍中激發幼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參與性,從中體驗合作、運動的快樂,增強團隊意識,促進思維的發展;還可以創設情境,如學董存瑞炸碉堡、學葫蘆娃智取寶球、學農民伯伯運西瓜,在有趣的情景中,增加幼兒內在的驅動力。
一物多玩好處多,對于我們大班額的幼兒園來說,既是緩解幼兒浮躁情緒,減少安全隱患的有效手段,更是因地制宜,促進孩子思維、語言、認知、合作、交往等方面能力發展的最佳途徑。
參考文獻:
[1]羅欣環.教學活動中幼兒發散思維能力的培養[J].教育導刊,1996(5):46-47.
[2]吳忠甫.利用實驗設計題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J]. 物理實驗,1993(3):107-1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