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蓉
摘要: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管理引入生本理念,符合各方利益訴求,與新課程改革精神相一致。教師要從教學情境創設、教學引導強化、課堂制度執行、課堂評價升級等方面,對課堂教學展開創新管理,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條件,充分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提升課堂教與學的和諧度。
關鍵詞:小學音樂;生本理念;課堂管理
課堂教學管理是教學重要組成部分,需要教師提高管理認知,對課堂管理制度、管理手段、執行方式等作出全面評估,以提升課堂管理水平,促進課堂教學。新課改大背景下,倡導學生學習主體地位成為主流教育認識,在課堂管理中引入生本理念,符合學生思想認知成長要求,也是課堂教學順利展開的基本保證。教師要更新教學管理理念,為課堂教學創設適宜情境、強化課堂管理秩序、面向全體學生、創新評價體系,規范課堂學習行為,提升課堂教學品質。
一、創優情境,調動課堂積極因素
創優課堂教學情境,利用多種教輔手段,為學生創設適宜學習情境,不僅能夠調動課堂積極因素,也能夠激活學生學習思維,形成學習正能量,以提升課堂教學管理品質。
(一)理清生本理念含義
所謂生本理念,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論,體現人文教育思想的觀念。生本教育產生有其社會根源,傳統教育中,師本教育大行其道,嚴重忽視學生主體地位,新課改之后,倡導學生學習主體地位,成為教育主流思想和認知。生本理念與素質教育相契合,關注學生的發展和成長,已經成為現代課堂教學的指導思想和教法設計理論依據。音樂課堂教學中引入生本管理理念,目的是幫助學生實現自我認知和自我成長。音樂課堂教學管理引入生本理念,充分尊重學生學習個性發展,成功打造健康音樂課堂,為學生全面發展奠基。
(二)創設適宜教學情境
課堂教學管理包含眾多內容,教師利用教法創新改進等手段,為學生創設適宜學習環境,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不僅能夠規范課堂管理秩序,還可以打造課堂管理亮點,全面提升課堂教學品質。創設教學情境手段眾多,教師要根據教學實際需要,對教學情境創設方法展開篩選優化處理。教師生動講解、音樂故事展示、示范演唱演奏、課堂演繹活動、引入音樂游戲等,都可以給學生帶來不一樣的學習感受,用教學情境創設的多樣化,吸引學生參與學習關注力,確保課堂教學管理始終處于良性狀態。
蘇少版小學三年級音樂下冊《共同擁有一個家》,教師組織部分學生準備了表演“小傘花”,課堂展示時,學生表演非常成功,加上教師鼓動學生展開伴奏提示,學生互動契合度較高。教師給出導入:看了大家的表演,很令人感動,因為是一個團隊,成員需要有協作精神,相互關心相互支持,這才是最為重要的。如果你身邊有人需要幫助,你會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嗎?下面我們學唱這樣一首歌曲《共同擁有一個家》,體會一下歌曲為我們展示了什么精神。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跟隨多媒體開始學唱,課堂秩序井然。
教師利用課堂演繹活動,為學生提供良好互動機會,學生學習關注力迅速集合,課堂教學秩序瞬間理順,學生學習進入良性軌道之中。課堂教學管理并非要教師大聲訓斥,用良好的教學設計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這才是最科學的教學管理。
二、強化秩序,規范課堂學習行為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課堂教學秩序要靠強力制度維系,教師執行課堂紀律時,要有堅決的態度,做好寬嚴適度,以體現剛柔并濟原則。
(一)堅決執行課堂紀律
音樂課堂教學中,學生大多會顯得比較放松,課堂秩序也難以得到有效維護,教師要規范、嚴格執行課堂紀律,對學生松散現象進行針對性治理。特別是組織學生展開課堂演繹、游戲活動時,課堂很容易出現混亂,教師在教學設計時,要有足夠的預判,并給出特別提示,促使學生盡快進入課堂學習角色。每一個班級都有幾個比較頑皮的學生,他們的自律性較差一點,教師要對其進行重點觀照,幫助他們建立規范意識。
(二)體現剛柔并濟原則
課堂管理需要制度,在具體執行時,還要講究靈活運用,所謂剛柔并濟,說的就是執行制度的基本策略。新課改大背景下,尊重學生個性發展成為重要共性認知,音樂教學也要充分體現因材施教原則,為學生提供良好學習環境,教師要通過積極主動互動交流,與學生建立新型關系,巧妙嚴格地執行紀律和人文關懷結合起來,這樣才能提升音樂課堂教學的教育性和成長性。
《對鮮花》是一首描寫花的歌曲,呈現方式是對唱,教師讓學生以同桌為合作對象,展開對唱訓練,學生顯得極為興奮,課堂秩序開始失控。教師立即調整組織形式:先學唱歌曲,背誦歌詞,然后組成四人小組,兩人對唱,兩人伴奏,并進行創編活動,對唱同學要有相應的動作展示。學生拿到任務之后,開始了規范性操作,因為任務比較明確,操作效率比較高。教師深入到學生之中,展開巡視,并解決學生提出的個性問題。
教師部置任務后,根據課堂秩序情況作出組織調整,這是靈活管理的策略運用。通過調整設計,課堂教學秩序得到有效維護,體現了教學管理智慧。學生學習紀律有松懈的時候,教師要作出針對性調整,幫助學生及時矯正學習操作方向,用學習任務修正其學習行為,獲得不錯的教學效果。
三、面向全體,提升課堂管理效度
學生學力基礎存在差異,教師要面向全體學生,制訂切實可行教學策略,在充分的學情調查基礎上,優化課堂管理體系,以提升學生多種學習素養。
(一)做好多元學情調查
學生學習基礎存在一定差異,這是最為常見的現象。因為學生學習環境、學習習慣、學習基礎等因素的共同制約,導致學生學力表現差異性較大,教師要正視這種差異,并根據學生學習個性給出針對性引導。差異性也體現在學生紀律意識上,教師要結合其學力基礎,對其展開個性教育引導,給不同群體學生以不同教育管理,符合因材施教原則,與學生健康成長訴求相一致。做好充分的學情調查,這是教學設計和教學管理的基礎條件,需要教師提升調度意識,為課堂教學贏得更多主動權。
(二)實施分層教學管理
實施分層教學是尊重學生個性學習的主觀體現,實現分層管理,對提升課堂教學管理品質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不同群體學生有個性特征,教師在充分的學情調查基礎上,給班級管理以準確定位,為不同群體學生制訂管理措施,體現的正是分層管理意識。音樂課堂教學有自身特點,學生音樂學習也呈現個性需求,教師利用靈動教法運用,為大多數學生提供管理服務,不僅能夠規范學生學習行為,對塑造學生學習核心素養也有積極幫助。
學習《小鼓手進行曲》歌曲時,涉及到打擊樂,教師在教學設計時,將唱、聽、動有機結合,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熱情,課堂教學呈現積極氣氛。首先,教師利用小鼓給學生示范展示,將小米粒放到鼓面上,敲擊鼓面時,小米粒會跳起來,學生都顯得很好奇。其次,歌曲學習時,讓學生參與到打擊樂伴奏之中,教師給出提示性操作,隨音樂強弱,改變敲擊的力度。再次,給學生分工,讓學優生演唱歌曲,學困生參與伴奏。
教師針對學生好奇心理,發動學生參與打擊樂學習,并利用分組形式,讓不同群體學生獲得相同學習感知,體現了分層教學管理意識。從學生表現可以看出,課堂學習秩序良好。
四、引導創新,升級課堂評價體系
創新課堂訓練形式,升級課堂評價體系,不僅能夠調動學生主動學習意識,對深度挖掘學生學習潛質也有重要幫助。
(一)豐富課堂訓練方式
音樂課堂教學訓練設計時,教師要有創新意識,精選訓練內容,升級訓練形式,拓展學生訓練視野,對全面塑造學生音樂素養有重要現實意義。課堂演繹、個體展示、合作操作、信息搜集、課堂辯論、競賽游戲等,多樣化訓練設計可以成功調動學生學習熱情,利用訓練形式的創新設計,引導學生的關注力,可以有效矯正課堂教學氣氛,規范學生學習行為。
(二)創新課堂評價制度
評價是課堂教學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要對評價形式、評價展開時機、評價語言等內容展開創新設計,以提升評價的激勵效果。傳統教學中,評價是教師的專利,不僅評價方式單一,評價語言也呈現格式化,導致評價激勵效果不佳。新課改之后,教師注重了激勵性評價,但評價形式依然不夠靈動,其教育管理作用有待提升。啟動學生自評、互評等機制,優化教師評價語言,都可以給學生帶來一定思想觸動,以提升課堂管理效果。
《鈴鐺舞》是苗族歌曲,非常適合歌舞表演,教師先給學生示范演奏,學生跟隨多媒體學唱歌曲,熟悉旋律后,教師引導學生邊唱邊舞。學生跟隨教師指揮,利用多種動作展示,表達歌曲內涵,課堂學習氣氛被充分激活。教師在學生展開演繹時,不斷給學生提出評價意見,特別是鼓勵性評價方式有了很大改變。學生參與表演的興趣更濃,課堂秩序有條不紊。
教師與學生一起活動,消除了學生緊張情緒,學生學習意識得到強化,并在具體參與中獲得豐富學習認知。特別是教師評價方式的改變,給學生帶來更多學習助力。
生本理念下的課堂管理,要講究管理方式的科學化設計,既要體現人文關懷,還要嚴格執行制度,如何做好剛柔并濟,考驗的是教師的教學管理智慧。教師要從學生學習訴求出發,利用教法創新,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學習意識,為學生打造適宜學習環境,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成功激活課堂學習引擎,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龔熠.生本理念下小學音樂課堂管理探析[J].音樂時空,2015,(1).
[2]劉曉娟.略析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舉措[J].黃河之聲,2012,(15).
[3]徐艷.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赤子,2014,(24).
[4]張慧萍.構建多元化小學音樂課堂的幾點思考[J].學周刊,2017,(2).
編輯/王君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