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靜+余端紅
摘 要:學習任何語言,人的幼年時期是關鍵期。現在的英語教學在幼兒園就開始了。而傳統的教學方式,是目前最為普通的教學方式。多年以來,大家習慣老師在課上“你講我聽,你問我答”,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方式。但實際教學過程中,不難發現這種傳統方式不再適合學生。作為教師,應該突破傳統,采用新的游戲教學模式,使兒童在學中玩,玩中學,讓他們充分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達到教學目的。
關鍵詞:興趣;英語游戲教學;原則
一、導入游戲,激發興趣
對于幼兒來說,英語是一門比較陌生的語言,初次接觸時,枯燥的語言符號不但無法使幼兒產生學習興趣,相反可能會讓學生對英語產生厭惡心理,這樣的話很可能對今后的英語學習造成障礙。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作為老師,特別是啟蒙的幼兒教師,激發學生的興趣是最重要的事情,為了做好這一點,我們要采用靈活多樣、生動有趣的教學方式。
二、幼兒英語游戲教學原則
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把枯燥的英語知識通過游戲來進行教學,讓學生通過動作、表演等感官參與活動,真正達到玩中學、學中玩,從而也就淡化了教學難點,減輕了幼兒的學習負擔,這樣有利于幼兒建立學習英語的積極情感態度。教師在組織游戲教學時應順應幼兒的心理發展和成長規律,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游戲簡單
按照心理學家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學齡前的兒童處在前運算階段,他們的理解能力和認知水平并不高,他們的直覺行動思維占主導地位。教學過程中,不能選擇一些抽象性強的教具,而實物、簡筆畫等這種直觀、易理解的教具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除此之外,在教學中應該遵循從易到難的原則,逐步培養幼兒直接用英語思維的能力,調動幼兒學習英語的熱情。
2.游戲有趣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興趣的源泉在于運用。”教師在設計游戲時,應該結合學齡前兒童好玩、好奇、好勝的心理特點。教學中,Draw and Color(畫一畫、涂一涂)這個游戲是一個常用的游戲教學模式,通常運用在五官(head,eye,nose,mouth,ear)和顏色(red, yellow,black...)的教學中,以顏色教學為例,教師課前把不同顏色的粉筆擺在講臺前,在鞏固練習的過程中,可以在全班選若干名學生上臺來,當老師任意念一個單詞時,學生就拿起相應顏色的粉筆并快速說出顏色,反應速度快的學生還可以得到相應顏色的小禮品。實際教學中,我們發現兒童通常對這類將英語與游戲結合起來的方式十分感興趣,在上課的過程中,開小差的孩子幾乎沒有,孩子會努力集中注意力,一堂課下來,教師和學生都非常輕松。
3.游戲多樣
再好吃的菜,天天吃也會吃膩;同樣再好玩的游戲,天天玩也會沒有興趣。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應該不斷地更新游戲,在設計游戲時,可以從孩子平常喜歡的游戲入手,將新授的知識滲透到他們熟悉、喜愛的游戲中。
三、幼兒英語課游戲的分類編排
在遵循以上基本原則的基礎上,幼兒英語教師還要考慮到一個問題就是如何針對課程的內容來進行游戲的設計、編排。通常,幼兒教師在進行游戲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根據是否有教師的參與把游戲教學劃分為全班幼兒互動和教師與幼兒互動兩種教學模式:
1.全班幼兒互動
全班幼兒互動的分類模式可以很好地調動整個班級的學習氛圍,使每一位兒童在游戲中都具有自主權,并且能夠讓每個人充分交流,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從而達到教師的教學目的。
2.教師與學生互動
從社會學的觀點看,教學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師生交互作用的過程,它對于教學活動的效果起著決定性的影響,雖然在教學中,教師應該以學生為主體,但是學齡前兒童的自主性較差,他們受教師的影響較大,所以,如果教師和幼兒共同來完成游戲的話,就可以以游戲者的身份或角色身份進行指導,從而促進游戲情節的發展。這種互動的游戲可以用在小、中班英語教學中,因為年齡較小的學生對成人的依賴性強,當他們看到教師一起參與游戲,成為他們的游戲伙伴時,會感到格外興奮。幼兒英語教師通過這種互動不僅能夠很好地控制游戲進度,更可以增進師生間的交流,便于教師更好地從事教學活動。
總之,教育學家福祿貝爾在《人的教育》一書中指出:“兒童早期的游戲,不是無關緊要的。它是非常嚴肅的,而且是具有深刻意義的……”幼兒英語教師在幼兒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應當善于運用游戲來組織教學,激發其興趣,促使幼兒對英語學習由興趣向志趣的轉化,從而為今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語言基礎。
參考文獻:
[1]劉炎.兒童游戲通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2]張承芬.教育心理學[M].山東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