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禮蓉
摘 要:樂器教學很早被應用到我國的教學中,最開始被應用的樂器有豎笛和口琴,到現在已經發展到多種樂器了,其中陶笛教學被應用到幼兒園的教學中,成為幼兒教學中的一大亮點。陶笛教學能夠通過孩子的積極參與,激發孩子的探索欲望,豐富音樂學習的內容。利用這樣的方式,能夠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關鍵詞:陶笛教學;音樂創新;培養
由于樂器教學能夠很快地帶動課堂氣氛,而且樂器容易上手,能夠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所以被應用到幼兒園的音樂教學中。利用音樂的特殊性,提高孩子的自信心,是教學的最終目標。陶笛教學被廣泛地應用于各大幼兒園中,陶笛需要孩子全神貫注地進行學習,在培養孩子音樂素養的同時,也為幼兒園課堂增添了樂趣。
一、通過陶笛教學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1.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陶笛教學能夠有效地帶動課堂氣氛,通過播放陶笛演奏的音樂,讓孩子們體會陶笛是個美妙的樂器,由于幼兒的好奇心旺盛,對于陶笛的探索欲望也很強,陶笛教學在提高孩子注意力的同時,能夠提高孩子音樂學習的興趣,陶笛音樂教學能夠很好地增強孩子的注意力,通過陶笛的熏陶,帶領孩子走進更美好的音樂世界,孩子在學習陶笛的過程中,經過努力能從單音開始逐漸地學會吹奏完整的音樂段落,能夠滿足孩子的成就感,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2.為音樂學習打好基礎
在我國的教育事業中,音樂教育一直處于缺失的狀態,將陶笛教學帶入幼兒園教學中,能夠有效地提高音樂教學的效率,從小培養孩子的音樂素養,為將來音樂學習打好基礎,增強孩子未來學習的自信心。自信心對于孩子來講至關重要,是學習興趣的基礎。幼兒園教師需要在教學中關注每個孩子的學習情況,對于學習優秀的好孩子進行獎勵,對于學習較弱的孩子進行鼓勵,讓每個孩子都積極地進行學習,并在學習中體會到快樂。對于學習中的難點進行詳細的講解,讓孩子能夠演奏出更能多的曲目,增強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調動學習的熱情。
二、陶笛教學豐富了音樂學習的內容
隨著新課改的實施,提倡快樂教學,音樂教學的內容也逐漸地豐富起來,傳統的幼兒園音樂教學主要是以教孩子唱歌為目的,而如今陶笛音樂教學的融入,在豐富了音樂教學內容的同時,也提高了音樂教學的效率,能夠讓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對音樂知識進行更深入的掌握,為未來的音樂學習打好基礎。幼兒階段需要培養孩子的自信心,通過音樂素養的培養,提高孩子學習的好習慣。由于音樂是帶動孩子學習興趣最好的方式,通過陶笛的學習,讓孩子更愿意去表現自我,自從陶笛教學實施以來,就成為最受歡迎的教學內容之一。例如,在教授幼兒園大班的孩子進行簡單兒歌吹奏時,在課堂上認真地教學,讓孩子們回家認真練習,讓孩子對于音樂的學習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陶笛教學的音樂課堂上,教師也可以通過音樂指導,與孩子進行更多的互動,時刻關注孩子們的情況,帶動每個孩子的學習興趣,提高音樂教學的效率,實現音樂教學的意義。不定期地在班級上舉辦陶笛演奏活動,演奏的過程能夠為孩子增強勇氣,讓孩子敢于表達自己,孩子在表演結束后享受掌聲的同時,能夠提高自信心,陶笛教學能夠有效地培養孩子的心理素質,更能使孩子克服畏難心理。
三、陶笛教學能夠培養孩子學習的習慣
1.養成“聽”的習慣
陶笛教學的主要方式是教師先進行示范,孩子認真聽,進行學習和練習,養成聽的好習慣,聽是學習中的關鍵,孩子可以通過認真聽,將所學的知識變為自己的,而且能夠通過聲音的聽取,更好地與同學之間進行協作演奏,由于幼兒的思維能力還不強,在這個階段進行好習慣的培養,能夠在孩子的潛意識中種下好習慣的種子。
2.養成“看”的習慣
陶笛教學能夠更直觀將所學知識展現在孩子們的面前。孩子通過看,對教師的動作進行模仿,是小孩子的天性。應該孩子們通過看,產生濃厚的興趣,再進行具有自身風格的演奏。
3.養成“投入”的習慣
由于陶笛演奏具有身體協作的特性,在演奏過程中孩子必須全身心地投入,才能進行演奏,這對于孩子未來學習習慣的養成,形成非常好的示范,教孩子如何投入到學習中。
4.養成“復習”的習慣
樂器的學習只有通過不斷的練習,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所謂熟能生巧,孩子們只有通過不斷的努力,才能達到教師的要求,這樣的“復習”讓孩子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陶笛教學在培養孩子音樂素養的同時,也能夠培養孩子們的學習習慣。
總之,陶笛教學能夠吸引孩子的注意,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陶笛的操作需要孩子將感官和身體全部投入進去,孩子能夠通過音樂的學習提高對音樂知識的了解,能夠增近孩子與教師之間的友誼,在陶笛演奏的過程中,有效提高了孩子們的自信心。
參考文獻:
[1]朱則平.基礎音樂教學應該走向“器樂化”[J].教育導刊,2012(7).
[2]孟建軍.通過陶笛教學傳播陶塤文化:陶笛協會副會長趙亮訪談[J].樂器,2015(2):35-3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