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廣文
摘 要:高中物理是構成自然科學最根基的部分,它不僅涉及理論知識,還涉及相關實驗,同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還需要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掌握問題思考方法,這使得高中物理教師的教學難度有所增加。教師只有通過構建高效的課堂才能夠實現以上的教學目標,提高教學水平離不開高效課堂的構建。
關鍵詞:高中物理;高效課堂;教學方法
一、高中物理課堂現狀
在現階段的高中物理教學中,仍存在著教師課堂上采取傳統的教學方法,形式較為單一,多為“填鴨式”教學,這種學習方法無法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性,從而阻礙了學生的深度發展。教師將課堂上無法鞏固的知識點,轉化成家庭作業的形式。學生在課堂上無法掌握,在完成作業時難度將大大增加,所耗時間明顯增加,學生對課程的興趣度會有所下降,從而形成教學的惡性循環。此時的教學現狀呼吁著新的教學方式的出現,此刻,高效課堂應運而出。教師針對這一現狀,如將課堂有限的時間高效利用起來,既節約了時間又收獲了效果,一舉多得。
二、構建高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方法
1.創設物理情境
物理是自然科學的分支,是與學生的身邊生活緊密相連的,是無法脫離現實生活的。對于難以理解的知識內容,運用創建學生易于接受的課堂情境的教學方法,先在備課時緊扣教學目標進行情境設置,在課堂上將物理情境展示給學生,以這種他們喜聞樂見的形式呈現出來有利于增加他們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對問題的思考,最終以自己獨有的思維方式理解教材內容,更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深入理解。例如,教師在講授“運動的描述”第一節課參考系和坐標系時,可將熟悉的生活情境作為物理情境進行切入,比如,在日常生活中車輛都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駛,你知道旁邊的車也在行駛但看到里面的人沒有動,而看窗外的樹在不斷移動,這就是參考系和坐標系的現實應用。學生聯系自己的經歷將很容易理解,運動是相對的,研究任何物體的運動,都要選參考系。一個物體相對不同的參考系,位置的變化都可能不相同。
2.豐富教學方法
傳統的教學方法過于單一,不能夠調動起學生的自主學習熱情,此時需要教師根據具體教學內容對應不同的教學方法,運用豐富的教學方法使課堂更為高效。豐富教學方法可采用的形式多種多樣,比如,采用多媒體教學法、實驗法、師生互動法、故事法等形式。學生被帶動起來,對知識得以生動了解,從而達到師生雙贏。例如,教師在講授“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中的自由落體運動這節課時,可采取伽利略做自由落體試驗的故事法,傳聞伽利略在比薩斜塔讓兩個體積相同而質量不同的小球從塔頂同時下落,結果兩球同時落地。同時在講述完故事后,應及時調動學生的好奇感,可疊加實驗法,讓學生現場模擬實驗,以現實的實驗來領悟這節課的教學內容。學生將對這節課程印象深刻。
3.調動學生主動性
高效課堂的構建需要師生雙方共同努力,教師在前期做好充足準備,調動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到主動探索知識,讓作為課堂主體的學生參與到教學的各個方面,當學生主動性高漲之時便是臨近高效課堂之日。在調動學生主動性時,可安排與高中物理相關的課外活動。例如,在講授加速度時,可倡議學生在騎自行車上下坡道時進行切身感受。在講授超重和失重時,引導學生聯想坐過山車時的感受。調動學生主動性,一方面使學生將課本知識轉化到現實生活中,另一方面可增加師生互動的機會,使教師更易于了解學生的學習程度,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的興趣,在興趣的提高中帶動學生學習物理的主動性,擁有了主動性,教師和學生達到共同努力,更加有助于高中物理高效課堂的建立。
4.提高教師專業水平
高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構建,需要教師和學生兩者有機統一起來。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在構建高效課堂時,教師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接受程度、能力水平,避免出現拔苗助長的現象。因此,高效課堂的構建關鍵在于教師,教師只有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和教學經驗,時刻關注新理念、新方法,不斷改進教學,最終達到助力高效課堂建設的目的。
構建高中物理高效課堂是一件任重道遠的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任課教師將其常態化,深刻認識到創建高效課堂是貫徹落實國家教育改革的需要,是進一步深化基礎課程教育的需要,是不斷提高教學質量的需要,是促進學生終身發展的需要,是促進教師專業性提高的需要。
參考文獻:
[1]孫建清.高中物理高效課堂實現途徑的探索[D].揚州大學,2015.
[2]呂明.新課程下創建高中物理高效課堂策略的探索[D].河北師范大學,2011.
編輯 李琴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