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燕
摘 要:隨著移動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的普及,4G和Wifi的大量覆蓋,人類已經進入一個移動互聯網的時代。大學生接受信息、學習知識、處理問題的方式已有了很大的改變。在這樣一個智能時代,大學英語教育也必須順應發展,探索出一套適合當前大學生接受信息的教學方式出來。本文作者通過分析目前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思考未來型學校、學生、和教師的特點,以期對大學英語在智能手機時代所必須做出的改革提供思考的方向。
關鍵詞:移動互聯網;大學英語;英語教學;
一、移動互聯網的介紹
科技和發明是推動教育發展的源動力。移動互聯網,就是將移動通信和互聯網二者結合起來,成為一體。是指互聯網的技術、平臺、商業模式和應用與移動通信技術結合并實踐的活動的總稱。4G時代的開啟及移動終端設備的普及為移動互聯網注入了巨大的能量。手機和平板電腦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主要終端設備。由于其移動性、易攜帶、方便等有點,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密不可分的隨身物品。同時,手機和平板電腦也成為了當代大學生獲取知識、學習交流的主要工具。那我們需要思考的是:傳統的學校教育、傳統的教學方法還能適應當前的移動互聯網的時代背景嗎?未來型的學校、未來型的學生、未來型的教師可能會是什么樣子的?我們應如何順應時代的發展和革新目前的教育?
二、對“未來型學校、未來型教師、未來型學生”的思考
(一)從“慕課”思考未來型學校
慕課MOOC,英文直譯“大規模開放的在線課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是近年來涌現的一種在線課程開發模式。MOOC課程跟傳統的大學課程一樣循序漸進地讓學生從初學者成長為高級人才。很多MOOC的課程還是免費的。其主要特點是人們上課地點不受限制,無論你身處何處,都可以花少量的錢獲得一流的課程。目前國外有很多MOOC平臺,如Coursera, edX, Udacity。而中國也有很多平臺,如MOOC學院,慕課網等。
那么,像“慕課”這樣的概念已經存在并迅猛地發展,我們不得不思考,在將來的某一天“實體的學?!边€會存在嗎?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是不知道的。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未來的學校絕對是多樣化的存在。杜占元副部長《面向2030的教育改革與發展》關于未來教育的暢想是:開放的教育、適合的教育、人本的教育、平等的教育、可持續的教育。概括起來,未來型的學校有如下特點。1.開放性。未來的學校打破了時空和地域的界限,因為互聯網已經使全球大多數人實現了互聯互通。2. 多樣性。未來的學校是多樣的。上課形式多樣、畢業多樣、教學方式多樣、學習方式多樣。3. 公平性。未來學校的教育資源共享了,只要你愿意學習,哈佛大學、MIT、劍橋牛津的課程隨便學。全世界優質教育資源都可以通用。
(二)從“翻轉課堂”思考未來型教師
前面提到“未來型學?!保恰拔磥硇偷慕處煛庇质鞘裁礃幼拥哪??如果將來某一天,大家都去慕課平臺選“名校教師”、“名師課程”那是不是意味著大多數教師都可能會“失業”呢?毫無疑問,當代教師的壓力是很大的。但我們只有未雨綢繆,從多方面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學術積累、師德師風,才能做到不被時代的浪潮淹沒。
“翻轉課堂”是近年來比較熱門的話題。翻轉課堂來自英語中的“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簡單說來,翻轉課堂就是指在網絡條件下,教師在課前提供以諸如“微課”等形式的視頻供學生觀看,學生在課前完成視頻教學內容的學習,完成第一次的知識內化;在課堂上教師通過建立探究式的學習環境,跟學生一起協作答疑、討論互動,學生完成第二次的知識內化。傳統課堂中,老師上課講授知識,學生課后通過練習進一步理解知識;而翻轉課堂上,學生在課前就完成了教學知識的學習,課堂上大部分時間都用于教師答疑,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
從“翻轉課堂”這一當下熱門的課堂模式下,我們不難想象,未來型教師具有以下幾個特點。1.具有分享精神。在慕課和翻轉課堂的大形勢下,教師需要把自己的教學視頻、教學設計等資料放在互聯網上,這就要求教師需要有分享精神。當然,隨著“共享經濟”的日趨成熟,相信相關的鼓勵政策也會更加完善。2. 教師不再只是知識的傳授者,而是課前教學活動的策劃師,設計師;課中學生討論時的聆聽者,主持人;課后學生鞏固知識時的客服人員。總之,未來型教師絕對不是一份輕松的職業。3.熟練掌握互聯網的相關技術。如微課制作軟件,視頻格式轉換軟件,總之與數字化相關的各種最新最前沿的科技。
(三)“未來型學生”應具備的能力
1.自主選擇的能力。未來的學生雖然有了更便捷的獲取知識的途徑,但同時也面臨著知識大爆炸,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如何在海量知識庫里篩選自己感興趣的,對自己有利的知識將是他們需要學會的。2.自我控制的能力。大量的在線學習和課后學習需要學生有較強的自我控制能力,能合理分配自己課外的學習時間。3.自主學習能力。教師角色的轉變必然引起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自主學習,而不是依賴教師手把手的教授,這也是未來學生需要具備的能力。
三、對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啟示
(一)遠程網絡互動教室、手機互動教室的建立
傳統的教室已經不能滿足未來大學英語教學的發展了。在未來的遠程互動教室里,校區、校際、國際間的遠程音視頻實時授課可以很好的幫助實現資源共享。手機、Pad等移動設備將成為師生教學互動的重要工具。
(二)利用移動設備設計課堂
前面也提到,手機和平板電腦已經成為人們生活必不可少的附屬品。我們在實際的教學中也發現,要想將學生的注意力從手機上集中到教師身上實在是很困難。現在比較流行的“phone stack(疊手機)”規定雖能控制學生上課玩手機的習慣,但他們仍有可能分心。那既然如此,我們何不摒棄“上課就不應該玩手機”的觀點,讓手機為我們的課堂服務呢?例如:現在有一些APP可以做到智能識別語音并判分。我們就可以在課堂上利用手機給學生發布一個即時的英語學習任務,學生可以在課堂上對著手機進行練習或人機對話,最后APP可以根據學生的朗讀情況進行判分。教師可以給出即時地反饋。
(三)線上線下進行課程設計
隨著大規模的在線學習課程和翻轉課堂的發展,線下學習也不是一句空話。教師在進行整體課程設計時就需要將線下學習內容、學習方法、考查方式、監督政策等考慮進去,以期正真地達到“翻轉”的效果。而學生課前已經有了知識儲備的情況下,教師在課堂上應該精講的是什么?應該略去的是什么?課后應該鞏固的是什么?這些問題也都需要我們進一步仔細的思考。
(四)收集反饋信息,和學生共建良好教學模式
教學改革的主體是學生,學生的直觀感受是什么?有多少學生能做到自主學習?學生在信息大爆炸的時代能做好自己的選擇嗎?等等這一系列的問題,我們需要跟學生進行反復的溝通。運用問卷調查、采訪、數據分析軟件等收集和分析反饋的信息,不斷改進我們的課程體系,和學生共建良好的教學模式。
四、結束語
移動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教育產業必將迎來重大的革新。我們沒有預測未來的水晶球,但我們可以通過分析當下的情況做出主動積極的改變,從而順應時代的發展。我國對慕課和翻轉課堂的研究還處于探索階段。作為大學英語教師,我們也應積極探索如何在這種新模式下進行大學英語的課程建設,利用好移動互聯網---這個時代的饋贈!
參考文獻:
[1] J. Bergman & A. Sams.翻轉課堂與慕課教學:一場正在到來的教育變革.[M].中國青年出版社,2014.
[2]左家哺.“論移動互聯網技術下的教師和教學”,《湖南生態科學學報》(12)2014.
[3]張新明,何文濤.支持翻轉課堂的網絡教學系統模型探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3,23(8):21-2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