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煒
摘 要:如何進行校企合作,一直是高等職業院校房地產經營與管理專業面臨的難題之一。由于職業教育具有學歷教育和職業技能教育雙重目標,因此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所必須的。建立校外實訓基地,進行校企合作,有助于提升學生職業技能,改革與創新房地產專業課程內容,提高學生就業率,有利于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希望能對開設了房地產專業的學校,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高職教育;房地產;校企合作;訂單班
國家高等職業教育發展規劃(2011-2015 年)指出,加快推進校企合作機制體制創新,以促進校企“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目標的實現,不斷增強高等職業教育活力,提升辦學質量,提高服務經濟社會的能力。“十三五”期間中國擬投入50億元,支持100所左右高職院校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
由于房地產行業的特殊性,要求從業人員既要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又要具備較強的綜合溝通協調能力和專業技能。因此在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同時,要求學生對房地產市場運作的各個環節,如策劃、開發、營銷、中介、物業管理及相關政策法規等專業知識必須十分熟悉,對每一項專業工作都要能靈活操作。這就要求房地產經營與管理專業教學在培養人才時必須面向市場、面向企業,改革傳統的、單調的教學方法,否則就很難滿足房地產市場對專業人才的需求。
加強校外實習實訓,走校企合作的道路是高職院校實踐教學的主要方式之一,是執行專業教學計劃和課程大綱,檢驗教學成果的關鍵環節。通過校企合作,可使學生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熟練掌握操作技能,提高就業能力,成功的走向就業崗位。校企合作雙方共同確立人才培養目標,開發設計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課程體系、課程標準,校企共同實施教學過程,共同參與教學過程考核評價,以此構建企業深度參與的人才培養質量保障體系。
高職教育實訓基地的主要職能是完成教學實訓和職業技能訓練,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實訓基地分為校內和校外實訓基地兩類。目前校內實訓基地只能解決部分專業課程的教學需要,不能承擔全面培養學生職業素質的功能,建立校外實訓基地,是加強房地產專業實踐性教學,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主要方式。
一、校外實訓基地的作用
(一)企業的職業環境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職業技能,縮短工作適應期
用人單位在選人時很看重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工作經驗,學生通過參加企業一線崗位工作,能真實的學習解決實踐中遇到的管理和技術等問題的能力。由于房地產銷售代理、居間服務均需要真實的客戶溝通交流,沒有真實的銷售現場,學生在商務禮儀、磋商談判能力、突發事件處理能力、團隊協作精神等方面都會有所缺失。真正適應市場需求的房地產管理人才應該是既要有扎實的房地產基礎理論知識,又要有靈活的表達能力和溝通技巧,同時又掌握一定的心理學應用知識。
校外實訓基地是正常經營運作的企業,學生在這一工作環境中,以準員工的身份接受同等標準的考勤、考核,使學生在步入職場前就已養成遵章守法的習慣,以職業人的標準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縮短工作適應期,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二)有利于房地產專業課程內容、結構的改革與更新
建立校外實訓基地,學校可以及時的了解用人單位對人才培養的要求,了解房地產行業的新信息和新變化,從而修訂自身專業的教學目標,完善課程結構、修改課程內容、調整評價標準。在教學過程中,邀請合作企業的房地產專家及中層顧問擔任兼職教師,參與教學計劃修訂,根據企業文化建設及實際業務需要,增加企業特色課程,編寫有針對性的校本教材等。學校在執行教學中,專業教師全程參與跟班,實行動態管理,使得教學計劃更加合理和實效。
(三)擴大學校知名度及行業影響力,提高學生就業率
高職教育的目標是培養符合市場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并服務于行業經濟發展。學校建立校外實訓基地,讓學生深入到企業去,并在工作崗位上鍛煉吃苦耐勞的精神。房地產企業的工作性質決定了人才流動較頻繁,企業間員工流動、商務往來也會讓學校在行業中的口碑、知名度大大提升。房地產行業人才缺口較大,各企業對優秀學生都是求賢若渴。在這種行業發展態勢下,與企業有良好深度合作關系的學校自然不愁學生的就業問題,甚至好的學生還可以選擇好的企業。另一方面,學生通過在校外實訓基地的實踐,有更多機會接觸企業和社會,逐步改變“自我中心觀”,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學生對社會的認知和適應能力,加強了學生與用人單位的了解和溝通,從而也增加了學生的就業機會。
(四)有利于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
目前,我國部分職業院校的專業老師只有教學經驗,專業技能匱乏,缺少相關的企業工作經驗,難以滿足職業教育的要求。還有部分教師,雖然有豐富的專業技術經驗,但沒有掌握教學規律,在傳授知識技能的過程中,不能完整的表述教學內容。校外實訓基地建設對雙師型教師的培養提供了很好的契機,高職院校可以把學校的專業骨干教師派到企業進行實訓鍛煉。通過校企互動,培養一支專業技能熟練、理論扎實的專業教師隊伍,滿足技能型人才培養的需要。被派出的教師通過行業走訪,了解到企業基層工作的一手資料,可以使教學和實訓達到有效的銜接,同時還能與實訓學生進行較好的溝通,為學校師資隊伍的建設提供合理的改進建議。
(五)企業培養后備人才的途徑,實現三方共贏
作為校企合作的房地產企業,對于共建校外實訓基地,也同樣能有收獲。企業提供場地、技術、設備給學生全方位的實踐鍛煉機會,一方面能引入一批充滿活力、易于管理、相對低廉的實習生來企業實習,降低經營成本,實現更多的經營利潤。另一方面又給企業的發展培養后備人才,剛步入社會的學生會給企業帶來新鮮血液和沖勁,能接受和融入企業文化,同時也有助于提高企業的凝聚力。同時,學校可以與企業共同創造良好的育人環境,進一步了解企業的用人需求,及時調整學生培養目標,讓學生更接近社會需求。學生通過頂崗實習,也可以提高自身的素質和技術技能,增強就業競爭力。建立穩定的校外實訓基地是校企合作的重要方式,也是高職教育有生命力的發展方向,可以使學校、企業、學生實現互惠互利和三方共贏。
二、利用訂單班合作優勢,共建長效實訓基地
訂單班合作是近年來高職院校根據社會經濟及行業發展需求,探索實施的人才培養模式,是校企深度合作的一種形式,作為培養方的高職院校與作為用人方的企業針對社會和市場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養計劃,簽訂用人訂單,并在師資、技術、辦學條件等方面合作,通過“工學交替”的方式分別在學校和用人單位進行教學,通過兩者的有機結合,培養適合企業需求的人才,學生畢業后直接到用人單位就業。
“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不僅有利于整合社會優質教育資源,充分發揮高職院校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的功能,而且還可以極大地調動學校、學生和企業的積極性。對學校來說,保證了學校在人才培養時有的放矢,針對用人單位需求和實際崗位需要,調整專業和課程設置,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培養職業技能,保證學生的就業;對學生來說,訂單式培養模式,使學生學習目標明確,增強了學習的積極性和針對性,提高了學習效率,也不需要為就業浪費過多的精力;對企業來說,保證人才培養的優質高效,使學生能夠很快適應工作崗位,為企業的人力資源提供較好的補給。
由于近年來房地產行業發展較快,人才缺口非常大,而適合從事房地產的專業人才又需要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湖北財稅職業學院房地產經營與管理專業嘗試與行業企業進行深度合作,2017年在前期長期合作的基礎上,進一步與易居中國合作開辦了訂單班。通過密切校企合作關系,組建訂單班教師團隊、啟動校外實訓基地建設等一系列舉措,拓展了校企合作的領域和深度。我們計劃通過校企訂單班合作,讓學生在企業的實戰戰場上真槍實彈的磨練,塑造素質全面、技能過硬的專門人才,讓學生及學校在行業的知名度、影響力繼續擴大。
校企合作最常見的人才培養合作模式就是共建校外實訓基地。但目前對于實訓基地的有效利用、能否長期穩定使用,實訓基地是否有序管理等問題討論爭議較大。訂單班合作,則能從基地的長效使用,教學管理有序開展,學生實習、就業穩定性等方面給予充分的保障。
參考文獻:
[1]鄧志新.中國高職校企合作模式研究.繼續教育,2012,(1)
[2]朱智.高職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探討.科技廣場,2010(4)
[3]關紅麗.發揮校企冠名班合作,建設校外實訓基地.科技信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