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秀麗
摘 要 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四個全面”提出以來,我國經濟發展進入了新常態,改革發展進入了攻堅期、深水區,保持統計數據的真實準確、及時適用是我們完善制度、改革創新、科學決策的基礎和前提。但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信息網絡全球化進程的逐步加快,統計失實的現象日漸嚴重,同時,人們對統計數據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使得統計工作面臨著極大的挑戰。可見,如何保證統計數據的準確性、及時性、適用性已成為統計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通過對我國統計數據質量的現狀進行分析,從控制統計數據質量的意義入手,對統計數據質量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進而提出如何提高統計數據質量的對策,使我們的統計工作更好地為現代社會經濟發展服務。
關鍵詞 統計 數據質量 問題 對策建議
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四個全面”提出以來,我國經濟發展進入了新常態,改革發展進入了攻堅期、深水區。作為一個國家社會經濟發展基本情報的統計數據,其真實性、準確性直接影響到中央和各級黨委政府、主管部門制定政策和進行決策以及管理調控的科學性、合理性、有效性。目前,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信息網絡全球化進程的逐步加快,統計失實的現象日漸嚴重,同時人們對統計數據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使得統計工作面臨著極大的挑戰。如何保證統計數據質量的真實準確、及時適用已成為統計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我國統計數據質量的現狀分析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統計機構采取一系列措施改進并完善統計工作,統計數據的質量得以不斷提高。從總體上看,現有統計數據基本上可以反映我國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我國的統計工作在核算方法上正在向國際靠攏,我國的統計部門建立了主要統計數據質量指標的定期評估制度,統計執法大檢查每年召開一次,這使得統計數據的質量有了一定的保證。但是,經濟結構日益復雜化,利益主體日益多元化,人為因素干擾過多,統計調查對象對法制觀念比較淡薄,以及少數統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和業務素質不高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使得統計數據質量下降,統計失實的潛在危險性也日漸嚴重。我們應該給予高度重視,要把提高統計數據質量擺到統計工作的首要位置,認真分析并逐步解決存在的問題,保證我們社會經濟發展的方向不偏、平穩有序。
二、我國統計數據質量存在的問題
我國當前統計數據質量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統計數據存在失真現象。統計方法、指標含義、口徑的不統一,或者指標含義模棱兩可,致使無法根據需要對數據作出調整,難以實現數據在時間序列上的可比性,造成統計數據適用性不強,如統計部門內部各個專業在統計口徑、統計方法、指標內涵等方面存在著一定程度上的不統一,專業間的統計方法在改革上不同步等。部分地方為突出政績,采取虛報數據或想當然估算數據上報,造成基層統計數據存在不實。
第二,統計數據處理和分析手段存在發展不平衡的現象。部分基層統計數據處理和分析仍處于手工操作,速度慢、效率低、可靠性低,這與統計工作的及時性要求極不相符,采用計算機只是做一些匯總和指標計算,并沒有利用網絡技術通過信息共享等方式進行事前分析和預測,缺乏對信息的收集、整理和系統化,這使得統計工作所反映的經濟發展現象的真實性難以確定。
第三,統計人員隊伍存在業務水平低、素質不高的現象。基層統計單位存在統計人員業務能力不強、素質不高、工作積極性不高,對日常的統計工作基本上是疲于應付,對統計數據來源把關不嚴等現象,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統計數據質量。
第四,統計工作存在法治意識淡薄、執法力度不強的現象。一些統計工作人員統計法治意識淡薄,出于對部門、個人利益的考慮,對數字造假,甚至協助造假、做假。統計執法乏力,缺乏應有的打擊力度,使統計法律、法規失去了應有的震懾作用,嚴重影響了統計數據的質量。
三、統計數據質量存在問題的原因
通過對我國目前統計數據質量存在問題的分析,得出一些主要原因,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統計法治觀念不強。盡管我國《統計法》已經頒布了很長時間,但是由于執法不嚴,一些單位和個人為了個人或者局部利益欺下瞞上,虛報、篡改統計數據的現象頻頻出現,嚴重影響了統計數據的準確性。
第二,干部考核管理機制不完善。行政領導對數據的干預使得數據失去了真實性。個別單位出于對地方、部門、個人利益的考慮,對統計部門施加影響,編造或瞞報、虛報統計數據,嚴重影響了統計數據的可靠性。
第三,現存的統計制度及其方法與我國實際脫節。我國傳統的統計調查方法體系是以全面調查為主,非全面調查為輔;統計數據上報方式以統計報表為主,其他方式為輔,難以確保統計數據的質量。
第四,統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觀念淡薄、素質不高。一些單位長期不對統計人員進行業務培訓,甚至在一些單位根本就沒有專職的統計人員,這致使統計人員隊伍辦理業務的能力不足,使得統計數據經常出現錯誤。
四、提高統計數據質量的對策
基于對我國統計數據質量的現狀以及存在問題的原因的分析,現提出一些對策建議以提高統計數據的質量。
第一,加大統計法制宣傳和執法力度,確保統計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我們必須在全社會宣傳統計法治,并全方位地加大統計執法檢查力度,嚴厲處理一批嚴重的統計違法案件,樹立統計部門的權威。同時,要與紀檢、監察、司法等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對重點部門、重點行業以及重點指標進行嚴格檢查,嚴肅查處干涉統計數據質量的行為。建立科學有效的數據質量評估體系,建立完善的統計數據產品質量管理體系,不斷加大執法力度,對統計數據生產全過程實行全面質量管理,提高統計數據的完整性和透明度。
第二,加快統計管理體制的改革,提高統計數據的完整性和準確性。目前我國的經濟主體已出現多元化、多樣化,統計部門過去所采用的全面報表的形式在現階段很難行得通,加快統計管理體制改革已成為必要。統計機構必須是依照法律獨立設置的,并且在行政上應保持獨立的地位。統計部門和人員的管理體制,實行下管一級、垂直領導,最大限度地減少當地領導的干預。同時,要成立統計執法稽查隊,對統計數據進行不定期的督查和檢查,確保統計數據質量的完整性和準確性。
第三,注重業務培訓,提高統計隊伍整體素質和業務水平。各地區、各部門要采取定期培訓或考核的辦法不斷提高基層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同時,加強統計職業道德建設,樹立行業職業道德的優秀典型,弘揚務實求真、忠于職守的精神。
第四,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增強統計數據的自動化處理能力。先進的信息技術已經成為統計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應利用計算機輔助管理統計信息系統,使原始數據采集、儲存加工以及信息傳遞實現現代化,提高統計數據的準確性。改善調查技術,推進統計信息自動化建設,增強各級統計部門數據信息的處理能力,集中力量做好統計數據處理的軟件開發和綜合數據庫建設,進而提高統計數據的質量。
以上是筆者對統計數據質量控制的一點膚淺的認識,旨在喚起統計部門和廣大統計工作者更加重視統計數據的質量,抵制統計上弄虛作假的行為,提高統計數據的質量,使統計工作能更好地為社會經濟發展服務。
(作者單位為臨猗縣統計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