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印官
【關鍵詞】 生物教學;食品安全健康教育;滲透
【中圖分類號】 G633.9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20—0119—01
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問題直接關系著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社會的穩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生物學是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規律的學科,所以在生物學教學中滲透食品安全健康教育最為適合,并且具有很多明顯優勢。
一、在微生物課程中滲透食品安全教育
微生物是初中生物學的重要內容,而微生物中的細菌、真菌等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是很大的,尤其是一些細小的微生物肉眼看不見,容易被忽視,并且繁殖快,這就為細菌性食物中毒提供了溫床。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剩菜剩飯就會繁衍大量的痢疾桿菌,所以在食用剩飯剩菜之后容易出現腹痛腹瀉等癥狀,嚴重者會威脅生命。再如,有防腐劑的食品都是經過高溫和密封處理的,這些食品一旦過了保質期后其中的芽孢會大量繁殖致使食品變質,食用過期食品也會出現腹痛腹瀉等現象。
二、在植物相關課程中滲透食品安全教育
植物是人們的主要食物來源,植物源于大自然,這種自然屬性導致有些植物是存在毒性的。尤其是在現代社會人們對綠色食品、生態食品的追求不斷提高,所以很多野生植物容易被誤食。比如,一些野蘑菇被誤食后會引起嘔吐、腹痛,甚至死亡等癥狀。所以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在植物相關課程中教師可以滲透食品安全教育,引導學生學會辨認野生植物。另外,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食用的一些植物保存不當也有毒性,所以預防常用可食植物的中毒,樹立食品安全意識尤為重要。例如,日常生活中經常食用的馬鈴薯、紅薯等在發芽后會產生一種龍葵素的有毒物質,這種物質長期食用對人的神經系統是非常不利的。再如,未煮熟的四季豆中含有皂甙等毒素,過多食用容易出現胃腸不適等癥狀,所以四季豆必須要煮熟之后才可食用。
在生活中有些植物是不存在毒性的,但由于與有毒物質混合之后產生毒素,也會對人的身體健康產生不利影響。如,有些質量不合格的瓜果蔬菜中殘留大量農藥,甚至有些水果內部含有很多催熟藥劑,這種植物大量食用也會對人體造成傷害。所以,在初中生物植物相關課程教學中,教師要結合食品安全問題進行教育,引導學生樹立健康的態度。在食用水果蔬菜時要盡可能長時期用清水浸泡,煮熟食用。避免將瓜果蔬菜與有毒物質一同存放,不食用有毒容器或包裝袋等。
在植物相關課程的教學中,教師還要滲透中毒后急救的相關知識。如在中毒之后馬上到醫院進行催吐洗胃,讓有毒食物從胃中排出來,避免進入其他器官內。在急救這部分知識的滲透中也涉及到了初中生物學方面的知識。可見,在初中生物學教學中滲透食品安全教育方面的知識具有很大優勢。
三、在動物相關課程中滲透食品安全教育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在“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這一單元中,主要講解了與動物相關的內容,所以教師可以在動物相關課程中滲透食品安全問題,主要關注的是動物內臟引起的食品安全問題。
動物是人體蛋白質和脂肪的主要獲取來源,但動物的有些內臟存在有毒物質,是不能食用的。如:人食用了牛羊的甲狀腺體易出現甲狀腺紊亂的現象。動物甲狀腺具有耐高溫的性質,人類正常烹飪的溫度無法將其毒性去除,易造成實物中毒。再如:魚膽分泌膽汁毒素、組織胺等,這些都是對人體有害的物質,被人誤食對腎臟、肝臟等造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四、在膳食安排類課程中滲透食品安全教育
人體每天必須攝入蛋白質、糖類、維生素、脂肪等營養物質,而這些物質都是從我們的飲食中獲取的。只有科學攝取各種營養物質,才能滿足人體成長的需求。偏食、挑食必然造成營養攝入不足,從而影響人的健康成長。比如:有些初中生不愛吃綠葉菜,不喜歡吃水果,這就會影響維生素的攝取含量,從而導致人體缺少維生素。另外,有很多學生愛吃漢堡、薯條等油炸類快餐食品,這類食物里面含有大量的防腐劑,長期使用易造成脂肪消化不了,出現肥胖現象。所以在初中生物膳食類課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滲透食品安全教育,引導學生遠離這些垃圾食品,科學飲食。例如,初中生物“關注合理營養與食品安全”這節課中,教師可以據此滲透食品安全健康知識,通過對不合理飲食現象的分析和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圖片的觀察,引導學生思考自己的飲食結構是否合理,認識到良好飲食的重要性,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注:本文為2017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階段性成果,課題立項號:GS[2017]GHB2269)編輯:張 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