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夢凡
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迅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購物提出了進一步的要求,購物方式也日趨多樣化。大學生群體追求時尚追求新穎,對購物的需求更是不客忽視,就此大學生海外代購行業在近幾年迅猛發展。電子商務的發展、出國留學旅游的熱潮、低廉價格的誘惑等原因造成了這一行業的繁榮景象,代購所涉及的國家和產品類別豐富多樣。但與此同時大學生代購也存在關稅問題、安全問題、信用問題等漏洞,為此政府、社會、消費者等各方面必須做好相應對策以促進大學生代購行業安全有序發展。
關鍵詞:大學生;海外代購;發展現狀;對策研究
一、大學生海外代購現狀背景
(一)促成大學生海外代購興起發展的原因
1.電子商務的發展提高了便捷性
在當前的信息化時代,人們越來越離不開電子商務,電子商務滲透到人類生活的各個角落。
電子商務以信息網絡技術為手段,使商業貿易活動的各個環節變得網絡化、電子化、信息化。基于大數據環境,電子商務創新了七種新的商業模式——B2B、B2C、020、BOB、C2C、B20、G2B,為創業者提供了一個省錢、省時、省心、省力的網絡市場,對傳統的實體的店鋪形成了一定的沖擊。網絡信息的及時性和傳播性,極大地便利了商品的宣傳;線上的銷售方式,不僅大大縮小了消費成本也提高了產品的銷售效率。電子商務的迅速崛起,不僅改變了世界商品市場的面貌,也給大學生帶來了新的商機和購物方式。從代購方來看,大學生經濟收入來源較為單一,因此電子商務模式為大學生提供了便利的成本低傳播快的自主創業平臺;從消費方來看,電子商務可以提供更多的產品信息和快捷的支付方式,刺激了大學生對海外產品的需求。
2.出國留學、旅游熱潮趨勢的增加
當今社會,留學不再是一種罕見現象。過去,只有極少數各方面優秀的學子才有機會得以出國深造。而現在,留學對學生自身的素質要求逐漸減低,只要經濟條件允許,便有機會出國,因此每年出國留學的學生數目大大增加,中國留學生在各個國家成為了不容小覷的一個群體。不僅是留學“熱”,國外旅游也成為大學生的新興消費方式。隨著交通的便利和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大學生對境外旅游愈加向往。旅游之余,部分大學生瞄準代購的商機,在自己能力之內幫助同學家人等購回他們所需商品并且從中收取一定的代購費。對這部分群體來說,他們最大的優勢在于既能掌握國內消費者需求又能及時了解國外產品類別、價格信息,且并不需要耗費很大的人力物力財力。
3.價格差價刺激消費者消費欲望
價格因素是促成海外代購成功運行的主要因素。產品價格在不同國家的銷售市場有不同的定價,一般來說,考慮到交通海關等原因,絕大多數產品的國內定價要高出國外很多,從而形成一定的價格歧視。而代購人作為交易的中間者,省去了很多交易費用,降低了貿易成本,通過價格差別獲得了超額利潤,使得雙方共贏。
4.國外產品有其一定的優越性
國外的一些名品有其長期積累的品牌優勢,好的口碑、限量批售、私人訂制吸引了國內中高層消費人群。不僅如此,“崇洋媚外”的一些主觀認識使得海外代購的消費群更有成就感。國內假貨泛濫,使得越來越多的消費群體對從國產貨失去了信心,由此便將視線放在了國外。與國內相比,國外產品的品質更有一定的保障,極其增大消費者對產品的信任度。
5.大學生更易接受新興的消費方式
大學生對新興事物的接受程度要普遍高于其他群體,當今社會,幾乎所有大學生都充分享受到電子支付的便捷。消費者可以通過網絡自行瀏覽商品信息,交易也可以隨時隨地在網絡上進行,沒有時間空間的限制對于課業繁重的大學生來說無疑是一大福音。
(二)海外代購的途徑和平臺
大學生海外代購主要通過電商平臺(B2C)和職業代購人(C2C)兩種模式進行。就目前國內來看,主要有亞馬遜海外購、考拉海購、海淘網、天貓海外購等購物平臺,并且大都評分較高,有品質保證。職業代購人主要通過微信、QQ等交流臺發布產品信息,依托自己的朋友圈,推廣知名度。
(三)代購產品種類及代購國家分布
代購涉及的產品種類五花八門,幾乎涉及各個領域。但主要集中在衣服、鞋子、包、化妝品、數碼產品等,且大多為一線大牌的時尚品和奢侈品。代購國家遍布全球,其中主要有美國、英國、韓國、日本、意大利、澳大利亞等著名奢侈品牌聚集的國家。
(四)大學生代購的優勢
作為消費者來說,通過網絡平臺可以瀏覽一切商品的信息,隨時掌握第一手時尚資料,并且交易和支付也通過電子商務,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煩。不僅如此,大學生基本生活都在校園,通過代購可以足不出戶就買到自己心滿意足的商品,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作為代購者來說,代購是學生的附帶產業,不會消耗學生群體太大的精力,還能得到可觀的額外收入。并且代購基本不需要太大的投入資金,進入門檻較低,更有利于大學生創業。大學生依托微信朋友圈、QQ空間等,面向群體基本是自己的同學和家人,風險較低且方便。
二、大學生海外代購存在的問題
(一)海關關稅不完善,躲避關稅現象頻發
海外代購必須要考慮海關關稅問題。關稅是指進出口商品在經過一國關境時,由政府設置的海關向進出口商所征收的稅收,具有強制性、無償性、預定性。現如今,我國政府相關部門對海外代購行業的重視度仍然不夠,相關法律法規還不健全,制度的缺失使得唯利是圖的代購者有機可趁。海外代購產品的價格差別主要就是通過代購者“人肉”的方式運輸產品來逃避海關關稅來實現的,一旦被發現,產品便會被扣押,對雙方來說都是得不償失。
(二)假貨猖狂,質量問題得不到保證
有很大一部分大學生選海外代購就是奔著國外產品的高質量去的,但是為了可以獲取更大的利潤空間,一些網站或者個人用一些來路不明的高仿貨去冒充大牌產品去欺騙消費者。一些所謂的“真品”“正品”,可能只是在國內的某個小工廠生產出來的三無產品。比如,受韓劇的影響,一些大學生癡迷韓國當地的一些化妝品品牌。但是為了追求高利,一些廠家“精心”進行仿制以低價賣給中間代購者。由于消費者和代購者同時對商品了解不足,代購者將高仿貨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賣給消費者,兩者同時產生質量問題。除了產品本身質量難以得到保證,售后服務也得不到保證,售后信息不完善。
(三)信用風險大,消費者缺乏保障
海外代購全程通過電子支付平臺,電子支付風險高。無論是通過電商平臺還是代購者進行購買,由于大學生較為缺乏安全意識并且易受誘惑,所以常出現網絡詐騙等問題。大學生更多地選擇微信、支付寶等方式將錢轉給對方,但這樣的情況下就容易出現代購者收到錢后跑路的現象,最終消費者得不償失。不僅如此,消費者與商品最近距離地接觸只有代購者網上提供的幾張圖片,而這些代購者都可能經過處理達到消費者的意愿。而等商品真正到貨后,消費者才會發現“實物與圖不符”的真相。由于相關法律的不健全,即使出現上述使消費者經濟損失的問題,消費者也只能自認倒霉、無處維權。
三、大學生海外代購對策分析
(一)政府部門要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優化跨境物流
我國必須要加大海外代購的法律監管,增強對網絡市場交易的監管力度。嚴厲打擊走私違法行為,完善舉報激勵機制,并且要加大對銷售假貨、制造假貨的電商、個人、工廠的打擊力度,提高處罰標準。進一步優化網絡環境,減少消費者對產品信息的不確定因素,完善售后服務體系,使消費者真正做到有法可依。不僅如此,為使物流環境更加安全可靠,必須積極學習借鑒國外先進的物流運輸經驗,提高產品配送的及時性和安全性。
(二)代購者必須堅守誠信,積極維護網絡安全
代購者要提前了解好產品真正的信息,確認產品無誤后再將產品信息發布到網絡平臺上;同時,代購者要加強誠信意識,不僅要對消費者個人信息進行保護而且還要做到“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學習借鑒他人成功代購的經驗,加強自我監管、自我監督。
(三)消費者要增強風險防范意識和維權意識
消費者首先要樹立正確的消費觀,不盲目追求大牌奢侈品;更不要貪圖便宜,購買價格低廉的高仿貨,給他人見縫插針的機會;要加強對商品的了解,充分了解商品的價格信息和性能信息,具備一定的鑒賞能力,對于一些價格極低的產品不要存在僥幸心理。其次,消費者要慎重選擇代購者或者電商平臺,核實有關信息,謹防上當受騙;最后,消費者也要增強維權意識,及時了解相關法律法規,考慮全面,把有關信息記錄、匯款單據保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