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偉東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經濟的進步,對人才綜合素質和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進而促進學校教育的綜合成果能夠更加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其中,中職語文作為為社會培養人才的重要課程,對學生的教育教學更應該以未來就業為目的和導向。因此,本文將著重闡述以學生就業為導向的背景下的中職語文教學改革,為教育事業發展切實做出貢獻,也為關心這一話題的人提供參考。
關鍵詞:就業導向;中職語文;教學改革
簡單的書本教育已經無法滿足社會對于現代人才能力的需求,為了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在未來社會競爭當中適應和成長,在學校教育中需要切實考慮到未來的就業需求,本文通過闡述在以就業為前提的情況下,中職語文課程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和具體的改革策略,通過可落地的手段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切實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其具有重要的社會現實意義。
一、中職語文教學中的就業導向性
由于大多數學生在經歷中職教育后會直接步入社會工作,這就要求在中職教學當中需要幫助學生在未來能夠更好更快地適應社會生活,以就業為導向,學生制定適合自己情況和符合未來發展需求的學習計劃,切實提高綜合素質和能力。因此,在中職語文教學當中,就業導向性前提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二、學生就業導向性之下,中職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對中職語文課程的重視程度不足
在職業學校的教育中,對各項專業技能的培育重視程度相對高,而語文作為學生學習中的主課程卻被逐漸冷落,學校和教師對于語文這門在生活和工作中廣泛應用的學科的重視程度不足,導致在日常的教學和科研活動中對語文課程的實施效果缺乏監督和管理,進而影響學生在此學科上的學習效果,影響在日后的就業中對語文學科知識的應用。正是由于在職業學校的教學中,語文學科成為一門副科,而專業技能課程盡管可以幫助學生更快地掌握從業的基本本領,但是由于學生的綜合素質不高,包括學習能力,知識體系構建等方面,影響學生就業后的競爭實力和發展前景。
(二)學生對未來就業缺乏認知
由于中職教育本身的特殊性,其接收的學生大多處于初中剛畢業的階段,學生整體年齡段偏小,對自身未來的職業發展以及就業相關問題等缺乏了解,對步入社會進行工作的意識也較為淡泊。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中職教師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和知識傳播中,教授一些關于工作中的問題和技巧時,很難與學生快速達成共識,并且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對知識的實用性不夠重視,都會影響后期在就業過程當中的人才競爭力;舉例來說,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當教師給學生講授關于不同單位、部門之間進行文件往來的格式時,是學生日后進入企業工作中需經常使用的知識,但是由于學生對未來工作缺乏認知,就會導致對該知識點的實用性和重要性認識不足,進而導致主動學習性和掌握情況并不理想。
(三)教學模式發展不足
近年來,雖然很多學校、教師都在不斷提出和強調就業導向教學的重要性,但是關于此方面的教學模式仍然處于探索階段,很多學校和教師對具體的就業導向教學缺乏章法和策略,主要以自身對該方面的認知進行零碎的知識灌輸,缺乏完整的體系。這也導致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語文教學模式整體發展不足,教學在該方面的探索和優化都有待提升。
三、學生就業導向性之下,中職語文教學改革策略
(一)加大重視程度,注重母系學科
語文作為學生在受教育過程當中的母系學科,是培養學生語言能力、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等的重要課程,在具體的中職教育當中,需要學校和教師都對語文學科加大重視程度,而不僅僅是重視專業能力課程。具體來說,學校在課程設置方面要給予語文課程足夠的課程安排,并且在學校績效考核當中注重語文課程的教學成果,而教師在具體的教學活動當中可以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真正將語文課程與學生就業進行結合,例如學校和校外企業聯合舉辦辯論大賽,增強學生與社會的接觸。
(二)增強學生對就業的認知
中職學生大多年齡偏小,對未來就業的認知處于初級階段,在具體的語文課程當中,教師可以在對知識點進行講解時,同時對知識點進行未來工作場景中的應用進行聯想,在不斷的灌輸過程當中幫助學生樹立知識的實用性意識,例如,中職語文教師在講解文章大意的概括時,可以幫助學生聯想在未來工作當中,領導只有兩分鐘的時間聽一個下屬業務公司發來的文件內容,這就需要員工具有熟練的概括能力,通過這樣的方式幫助學生提升對語文教學的認知和未來就業的認知。另外,中職語文教師也可以通過舉辦企業和學生之間的課程實用探討會,學生通過提問、聆聽的方式來真正了解未來工作的模式,以及在工作過程當中可能應用到的知識、遇到的問題,促進學生增強就業意識。
(三)教學模式的研究
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語文教學模式的形成,能夠幫助更多的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當中得心應手,也能夠促進更多的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對模式進行優化,而不同的教師擁有不同的教學經驗和技巧,學校可以通過舉辦學校之間、學校內部的教師交流會議,切實促進在就業導向性之下的中職語文教學模式的形成,并且定期舉辦探討會,教師通過反饋實用情況來不斷對模式進行優化,最終促進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語文教學模式更加科學性、合理性和可落地性。
總而言之,在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語文教學過程當中,學校和教師需要增強對語文課程的重視程度,并且通過日常的教學和各種與社會連接的活動,增強學生的就業意識和對知識實用性的認知,教師通過不斷的探索完善和優化教學模式,最終促進學生的學習效果和綜合質素提升。
參考文獻:
[1]張發友.在就業導向視角下中職語文教學模式改革初探[J].科普童話,2016,02:61-62.
[2]楊玉芝.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語文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J].教學周刊,2016,09:35-3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