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森瀚
摘 要:在教育體系的改革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的有效提升,讓學生快樂學習,高效學習。學生的德育培養,綜合素養的提升同樣至關重要。各級各類學校要抓好主題教育活動,培養學生愛國意識,勞動意識,節約意識,加強德育課程在校園中的普及度,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建設文明校園,培養文明學生。但是在目前現階段,學生的綜合素養顯然并未達到教育改革要求的理想狀態,校園餐飲,學習工具浪費嚴重,學生的節約意識不強,綜合素養不高,本文皆通過校園工具的節約使用,教師的文明授課,家庭環境的影響等因素來分析強化中學生校園節約意識及學生綜合素養的必要性。
關鍵詞:校園節約;家庭教育;綜合素養
一、有效利用資源,創建節約校園
自古以來勤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勤以修身,儉以養德”選擇勤儉的生活方式,是個人素養的鑒金石。我國不斷倡導要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已經成為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節約意識,人人應有。青少年作為祖國的未來建設者,更應該具備節約意識,從自身做起,節約生活。但是在目前現階段的各大中學校園,浪費現象比較嚴重,學生節約意識不強。在中學階段,學生學習任務重,課程作業多,每年平均一個學生所用的中性筆達上百支。中性筆(也可稱碳素筆)筆桿和筆芯是塑料制成,塑料的主要成分是聚苯乙烯,是不可再生的石油,這些用完后的筆芯一般的結果都是被學生直接丟棄,筆芯中殘余的油墨會對土壤和水資源產生污染。整個中國大約有上千萬中學生,被學生浪費的丟棄的筆芯總和相成不計其數,回收后的二次加工又會消耗大部分人力和物力。這樣的惡性循環所造成的環境污染,資源浪費難以想象。所以筆者建議提倡學生除了正規考試外,平時學習中多使用鋼筆,鋼筆是由金屬或其他非塑料材料制成,所用墨水基本不會造成對環境的污染,同時使用鋼筆寫字可以規范字體結構,有利于學生寫出好看的字體,一箭雙雕何樂而不為。
二、加強德育教育,普及校園課堂
要培養學生的節約意識,提升學生綜合素養除學生自身的自律行為之外,課堂教育也是重中之重,學校要貫徹落實教育改革的要求,將道德修養,文明素養的教育普及到學生課堂中來,甚至可以將其設置為一門必修課程,作為學生畢業考試的考試科目,引起學生重視,在現階段的中學校園里,學生的綜合素養還是不高,除了不具有較強的節約意識之外,學生的攀比心理較為嚴重,行為認知不太明確。諸如一些學生的追逐名牌心理,各種能展現在外部的用品都必須為名牌,這種心理容易衍生出學生的自私欲,以自我為中心,不熱愛集體,傲嬌心理縱生。隨著網絡的普及,網絡上各種信息雜生,網絡目前的監管力度還不到位,學生容易受到網絡不良信息的侵害,影響其行為以及認知,使學生朝不易于其成長的方向發展。學校必須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將德育課程作為必修課普及校園課堂,潛移默化的教育學生,端正學生思想和行為認知。同時,學校老師要加強自身的綜合素養,文明授課,做到以身作則。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師。大部分學生對老師天生都具有一種敬仰心理,老師的管教力度在一定程度上高于家人的說教,德育在基礎教育中占據重要地位,所以老師一定要樹立好正確的思想道德社會價值觀,加強自身的師德修養,老師在學生成長道路中要正確引導學生的行為認知,成為學生正確的導向標桿。
三、建設文明家庭,培養優秀學子
《荀子·勸學》中曾講“居必則鄉,游必就士”。環境對于一個人的成長及其重要,選擇良師益友和有利于學習的環境,可以讓人遠邪近正,修身立德。家庭是一個人成長生活的地方,孩子的品行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父母的影響,所以父母的言行舉止對于孩子來說至關重要,擁有良好的家庭氛圍,孩子才可以擁有構建良好的品行的基礎。孩子的許多方面的表現均可以折射出父母的影子。諸如有的學生以自我為中心,不能意識到集體的重要性,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父母的管教不當。現如今,獨生子女居多,孩子從出生那一刻就被父母捧在手心無微不至的關懷,學生自我獨立性差,有的學生在中學階段被送往寄宿學校,由于生活自理能力較弱,又比較以自我為中心。在處理一些事情過程不能獨立完成,由于不求助于集體,不能認知到集體的重要性。久而久之,學生因為處理事情接二連三的失敗會衍生頹敗心理,對自我的能力產生懷疑,對自身失去信心,嚴重者會產生自閉心理。再諸如有的父母在成人社會中所養成的攀比心理,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的認知,讓孩子自認為不穿品牌就很丟人沒有面子,使得孩子越來越注重表面功夫,喪失對內在的重視,使學生成為一個“空殼子”。所以父母要在平時生活中注重構建良好的家庭氛圍,重視自身的言行舉止,端正自身的思想價值觀,給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多帶孩子參與社會公益實踐活動,培養其集體意識,團隊合作意識,為孩子打造培養自身素養的良好基礎環境,有效幫助其成長過程中的綜合素養的培育和提升。
青少年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必須加強對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使之擁有正確的社會價值觀,通過實踐使其樹立起生活中的節約意識,團隊意識等綜合意識,加強對中學生的精神文明思想道德教育,既有利于中學生在成長道路上規范自身的行為認知提升綜合素養,同時又有助于整個國家社會的進步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羅承鑫.墨子勤儉節約思想對中學生勤儉觀的教育作用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4.
[2]趙雪晶.我國中學教師教學評價素養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4.
[3]萬寶英.家庭環境對未成年人社會化的影響研究[D].河北大學,2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