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當今高校大學生上網率100%的互聯網時代,新媒體技術日新月異,大學生網絡生活現狀如何,又呈現出怎樣的特點?本文試通過發放問卷、個人訪談等方式進行調查,統計分析當下湖北師范大學內大學生的網絡生活狀況,針對統計調查數據,總結當前本校大學生網絡生活的特點,為今后探討新媒體環境下本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對策提供數據支持和分析基礎。
關鍵詞:互聯網;新媒體;手機;湖北師范大學
根據CNNIC(2017年)第3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調查顯示,中國手機網民占比達95.1%;網民以10-39歲群體為主,其中20-29歲年齡段的網民占比最高,達30.3%,隨著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可以認為大學生群體是網絡使用的重要主體。
一、新媒體視域下大學生網絡生活情況調查
本項目對湖北師范大學20個學院不同年級的350名在校本科生發放調查問卷,回收有效問卷321份。調查對象中,女生269人,男生52人。其中,大二文史類專業學生143人,理工類專業學生50人;大三文史類專業學生有60名,理工類專業學生68名。
1.手機上網時長
通過數據統計發現,每天通過手機上網少于2小時的有21人,約占總調查對象人數的6.5%;時長2—4小時的有130人,約占40.5%;時長4—6小時有102人,約占31.8%;時長6小時以上有68人,約占21.2%。
2.手機上網用途
結合大學生實際,本文將智能手機的用途主要分為信息資訊、社交需要、購物及支付、教育學習、休閑娛樂和運動健身6類。統計圖示如下:
通過分析,社交用途作為大學生手機上網的首要功能,使用頻率最高,共有304人次選擇,占總人次的94.7%。其次,購物及支付功能使用率也高居第二,占總人次的85.98%,符合我國網購潮流和支付無紙幣化趨勢。教育學習功能的使用頻率也位列前三,手機移動學習的方式也越來越被大學生所接受。休閑娛樂和信息咨詢功能使用率也也分別達到74.45%和70.09%。運動健身功能以73人次的選擇,使用率排列最后。
3.手機上網與課堂
根據調查問卷中的設問分析統計,有97.2%的學生在課堂上使用手機作為學習的輔助工具,其中49.84%的學生經常使用;39.88%的學生很少使用;7.48%的學生則每天使用。另外,有95.02%的學生在課堂上使用手機進行與學習無關的事情,其中59.5%很少使用;31.15%經常使用;4.36%每天使用,只有4.98%的學生從不在課堂上使用手機進行與學習無關的事情。
二、新媒體視域下大學生網絡生活情況特點
1.大學生網絡社交成主要社交方式
網絡社交隨著新媒體,尤其是智能手機社交APP的推陳出新,與傳統網絡相比更具有即時性、分享性、真實性、互動性的特征,使得網絡社交成為當代大學生社交的只要方式。
首先,“即時性”和“分享性”。大學生使用頻率最高的幾項社交軟體包括QQ、微信、微博、人人、Instagram等結合手機網絡(3G/4G)的可移動、快速性,隨時隨地可將身邊發生或知曉的事件、心情與近在咫尺或遠在他鄉的好友進行聊天(語音或文字)、分享即時動態(圖片或小視頻);反之,同樣利用移動互聯網,及時可以分享到其他好友的最新動態。
其次,“真實性”和“互動性”。各國社會,各階層領域的名人、精英、網紅、團體等實體通過實名認證,在不斷推廣,宣傳,分享他們的思想、理論、項目,甚至生活,不僅確保了真實性,更拉近了與普通大眾的距離,通過新媒體下的社交平臺,進行圈粉(關注)、留言互動、網絡直播等社交活動,增強了與受眾群體的互動性。同時,互聯網管理日趨規范化和法制化,很多社交軟件實行實名制,如2017年9月8日,微博官方發布關于微博推進完成賬號實名制的公告,也使得大學生社交互動規范化,形成良性循環。
2.大學生網絡生活手機依賴性增強
通過問卷分析還可以初步得出,當今大學生對于網絡生活的依賴性越來越強。互聯網新媒體以其特有的信息傳遞和傳播方式,使大學生在語言交流、娛樂體驗、行為處事,甚至思維方式以及價值理念等方面產生潛移默化地變化,很大程度地影響和改變了當今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和習慣。當今互聯網技術的發達以及網絡上層出不窮的資源,使得學生們足不出戶便能通過游戲、聊天、觀看影視頻等方法消磨大部分的課余時間。同時,精彩紛繁的網絡生活也能讓大學生們找到自己的興趣點,這樣便更離不開網絡。另外,在網絡上度過課余時間的群體已不再局限于宅在宿舍埋頭玩游戲的男生了,通過調查數據也發現,越來越多的女生通過觀看影視劇、網購、網游等方式來度過課余生活。
3.大學生網絡生活內容娛樂生活化
在對大學生手機上網進行的主要活動的調查統計中發現,選擇社交的比例是最高的,這也是當今移動手機新媒體最主要的功能,無論是大學生還是社會工作群體,利用手機社交聊天已逐漸取代了書信,甚至是短信和電話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作用,成為日常工作、學習和生活溝通交流中最為常用、便捷的方式。同時,在對本校大學生手機上網最常使用的APP的調查統計中,QQ和微信兩種軟體的選擇率都高達95%以上,再次證明利用手機社交是大學生網絡生活的第一選擇。另外,利用手機進行娛樂活動(視頻、游戲等)、進行網絡購物的人次比例也達到了74.45%和85.98%,這些選項的比例均高達70%以上,可見這幾項帶有娛樂休閑性質的網絡活動是當代大學生網絡生活的主要選擇。
4.大學生課堂相機與照片代替筆記
隨著大學生手機普及率的100%,多媒體技術的廣泛應用,大學課堂奮筆疾書記筆記的學生逐漸被“拍拍客”取代,利用手機、IPAD等工具拍筆記的學生越來越多,逐漸成為課堂學習的一種新方式。
用拍照的方法的確加快了筆記記錄的速度,還可以幫助學生全面掌握知識,彌補遺漏、錯記的缺陷。同時,將筆記載入移動設備里,可隨時進行閱讀、消化。但如果在課堂上,學生忙于拍照,學習思維容易被打斷,甚至沒有思考,反而影響學習,即使課后補習,效果肯定不如教師現場解讀的好。
由此可見,在互聯網新媒體快速發展的今天,網絡生活已成為湖北師范大學學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呈現出網絡社交成主要社交方式,手機依賴性增強,網絡生活內容娛樂生活化,課堂相機與照片代替筆記等顯著特征。
[參考文獻]
[1]楊婧婧.大學生網絡生活現狀、特點及對策——以莆田學院大學生為例[J].莆田學院學報,2015(6)
[2]樊九思.新媒體的發展對大學生學習生活習慣的影響[D].四川師范大學,2015
[3]張力.新媒體對高校新生入學教育影響與應用[J].同行,2016
基金項目:湖北師范大學2016年思想政治教育專項研究項目的階段性成果(2016SZB12)
(作者單位:湖北師范大學文學院,湖北 黃石 43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