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翠萍
【摘 要】近年來,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與發展,我國越來越多的高職院校開始重視實驗室建設和教學管理職能之間的整合,在很大程度上這樣可以提升高職院校辦學水平,促進高職院校得到持續穩定發展。本文根據目前的高職院校實驗室的建設和教學管理工作情況,首先介紹了關于實驗室建設和教學管理職能整合的思考,然后分析了實驗室建設與教學管理特點要素和實驗室工作管理職能整合的必要性,最后提出實驗教學項目和實驗教學體系的構建。
【關鍵詞】該校;實驗室建設;教學管理職能;整合
高職院校實驗室是培養技術性人才的主要基地,隨著高等教育的迅速發展,實驗室不只是在科研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也是高職院校為地方經濟發展建設提供服務的重點。但是在目前的技術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改革形勢下,很多地方的高職院校都不能準確認識實驗室和實驗教學管理工作的最新要求,或者管理制度缺乏全面性,從而造成建設規劃不科學、管理水平不高。
一、關于實驗室建設和教學管理職能整合的思考
(一)高等教育發展對實驗室作用的基本要求
如果認為在以傳授知識為主的精英教育時期實驗教學的最大目的是的驗證理論,加深對知識的印象。[1]那么,高職院校實驗室建設依托課程設置以及專業也具備一定的合理性。在現階段高職院校人才目標定位下,實驗教學不只是擔負著促使理論知識轉換為能力的功能,對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激發學生創造思維能力、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實現素質、知識全面發展,起到最關鍵的作用。比如:我國高職院校的應用型專業。2012年國家教育部統計:1745所高職院校中,76.3%學校開展工程教育專業;2008年高職院校工程教育專業學生數量在27萬左右,理科學生人數是7.5萬;2012年高職院校工程教育專業學生人數是90萬,遠遠超出美國;2016年在我國高職院校總專業中高等工程類專業學生在校學生人數有900萬。[2]由此可見,高職院校在培養人才的時候,必須要增強實踐環節的練習,加強學生感性思維認識,提高學生動手實踐能力,激發學生創造思維能力,培養學生“構思、設計和運行”的能力,加強就業競爭優勢,應該以綜合性實踐訓練平臺為主要依托,就這方面來看,在高職院校培養應用型人才過程中實驗室教學資源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實驗室建設與教學管理特點要素分析
第一,實驗教學內容。實驗教學內容主要是由兩個部分組成,分別是探索研究性發展和基礎規范性實驗轉化成綜合設計性。其二,資源組成。隨著質量工程項目建設的進一步推進,資源優化整合已經逐漸成為現實,根據大平臺建設的觀念,實驗教學中心功能面向學科專業服務。第三,功能。實驗室擔負著多種強大的功能,主要包括實驗教學、社會服務、學科競賽以及科學研究等等。[3]第四,管理。涉及范圍廣,比如:實驗室建設規劃、科學研究和實驗室教學資源的開放性、儀器設備保養等等。第五,建設擴展。主要涉及到高質量資源校際共享制度、跨專業教學資源共享開放管理制度建設等等。
三、實驗室工作管理職能整合的必要性分析
從每個要素的特點分析能夠看出,以上每個關鍵環節都是一壞扣一環。如果某個環節出現問題,必定會導致管理運行水平較低、效益不高、大量資源浪費,難以真正滿足應用型人才的實際需求。所以實驗室建設和實驗教學管理職能之間存在緊密的關聯,只有優化整合才可以實現最大化的管理效率。尤其是目前的實驗室規模中,很多學校積極促進基層學術組織建設工作,課程貫徹落實到有關的基層學術組織中。[4]據了解,國家教育部已經出臺《高等學校本科實驗教學運行基本工作規程》,當前就草案的具體內容來講,高職院校現階段的實驗室管理實際工作情況,在落實中還會涉及到各個部門,管理方面也存在很多不順的現象。因此,必須要將實驗室安全工作管理職能、實驗室團隊建設管理職能、環境資源建設管理職能以及實驗消耗材料管理職能整合到同一個職能部門,這對促進實驗室工作正常開展具有較強的必要性。
四、實驗室建設和教學管理
實驗室管理工作不僅要認真貫徹學校及上校的政策機制,構建校級的管理機制,而且要將實驗教學和實驗室建設相結合,以此更好地滿足專業人才技能培養目標的實驗教學,切實確保教學、科學研究實驗室建設穩定發展,實驗室工作有序進行。
(一)實驗教學項目和實驗教學體系構建
不斷開展科研和實驗教學是實驗室工作的主要目標,而且實驗教學的關鍵依據是實驗項目。對于實驗室項目的設計,是由實驗室管理職能部門積極組織每個實驗教學中心、課程負責人,結合專業人才培養的能力目標,依據已有的實驗教學資源,努力開發實驗教學項目,為項目的順利實施創造良好的條件。構建完善的實驗教學內容體系,而且一直保持動態更新,以此更好地滿足專業建設和教學變革的需求。
(二)環境資源建設
在滿足實驗項目教學的同時考慮教師科研的需求,是環境資源建設的主要任務。為了可以合理的建立實驗教學中心環境以及實驗教學所需要的儀器設備,應該以確保實驗項目教學需求、促進實驗開放為主要依據。[5]并且還要充分考慮實驗室的全面發展及特色,重點負責組織制定科學的實驗室建設規劃,在資源投入方面要嚴格按照規劃執行,有效開展實驗室建設項目績效考核,實現最大化的教學資源有效利用率,從而形成一套健全的實驗室建設管理制度。同時,還要利用社會資源將實驗室共建工作做到位。
(三)實驗室團隊建設
高職院校每所實驗教學中心的管理工作人員、實驗技術人員配置,必須要在管理部門充分考慮的基礎上,結合資源資產值、實驗教學工作量,積極配合人事部門合理的制定實驗室員工的定編管理機制,探究將固定與流動進行有機結合的用人方法,以此更加有效地滿足實驗教學需求,更新設備、正確定編。[6]管理機構還要按照實驗室的發展,科學的制定實驗技術工作人員的培訓規劃,而且認真貫徹落實,構建內部提升和外部培訓相融合的能力加強制度,實驗室員工的工作崗位職責和工作績效考核評估標準等團隊建設管理機制,而且進行有計劃、有目的的組織實施。
五、結語
地方高職院校技術型人才的培養定位在綜合應用型,培養具備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該專業問題能力的技術型人才,而實驗室是技術型學科真正實現能力目標培養的主要場所,實驗室建設和教學管理就顯得十分重要,也勢必會成為順應技術型人才培養教學建設的核心環節。
【參考文獻】
[1]杜華英,朱麗琴,徐明生,蔣艷,周琪,黃冬艷.高職院校實驗室管理及利用效率的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8(46):263-264.
[2]姚舸.物聯網背景下的高職院校實驗室信息化管理分析[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18(10):103+116.
[3]金君,熊薇薇.地方高職院校實驗室信息化平臺建設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8,21(20):207-208.
[4]陳曦.高職院校實驗室建設與管理共性問題的探討[J].天津市工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8,35(03):61-64.
[5]魯越青,朱小芳,白忠喜.對高職院校實驗室建設與教學管理職能整合的思考[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30(04):146-149.
[6]趙東方. 完善地方高職院校校院兩級教學管理體制研究[D].東北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