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具有基礎性、前瞻性、實踐性特點,通過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有利于學生實現知識技能的有效整合,促使學科知識的有效融通,能夠建立起數學學習與生活實踐之間的密切關系,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理解數學學習的深刻內涵,進而構建起更完善的數學認知體系。核心素養的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潛移默化的過程,同時也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
關鍵詞:小學數學;核心素養;教學實踐
數學是基礎教育的必修內容,關系到學生的未來成長和全面發展。小學階段正是系統進行數學教學的開端,也是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關鍵階段。這一階段既要關注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過程,又要注重其教育外顯因素的體現,密切結合新課標,建立起更科學、更有效的核心素養培養體系,推動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的深入進行。
一、深入解讀教材,挖掘教學內容中蘊含的核心素養
數學核心素養培養是建立在學生數學知識技能、思維模式基礎之上的,與現實生活實踐有著密切聯系。數學教師需要深入發掘教材中的核心素養內容,通過知識的引導和啟發作用,幫助學生構建清晰的學習目標,深入發掘核心素養內涵,將其具象化、形象化,只有這樣才能切實落實核心素養培養目標。
例如,在“平行四邊形面積”教學中,學生需要掌握相關計算公式,并能夠通過公式推導完成解題任務。在這一課教學內容中,核心素養的培養需要集中在培養學生良好的空間感,學習運用數學思維進行推理,將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建立符號意識等方面。通過課堂探究使學生掌握更多的數學活動經驗。以思維為驅動,實現核心素養的外化,實現從理論教育到教學實踐的過渡。
二、在知識技能培養中融合數學核心素養教育
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以知識技能為基礎,同時又要高于基本技能。這是一個系統性工程,蘊含于知識的認知、理解、發現、應用過程中。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概念是其核心樞紐,在概念基礎上形成各種公式、定理,進而實現測量、運算等實踐操作。因此,教師需要關注數學知識的形成發展過程,幫助學生建立數學思維,理解概念關系,梳理知識結構,培養學生的基本推理和模型理解能力。
例如,在“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托馬斯小火車”情境,每節車廂可以乘坐4位乘客,5節車廂能夠坐多少名乘客?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水平會用連續想象的形式獲得答案,但如果用乘法進行計算,那么通過“4×5”就能夠直接得出答案。這樣的情境引導有利于學生了解乘法的意義,從而激發學生的乘法學習積極性。
三、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還需要教師將其貫穿于數學教學的全過程,培養學生通過數學知識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實際問題的解決不但能夠鞏固學生的知識理解,同時還能活化學生的數學思維,實現數學知識技能的綜合運用,掌握更多的數學解題方法,進而建立起學生的數學知識應用意識,通過實際問題的解決強化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成效。
例如,在綜合運算學習中,教師可以引入真實情境:班上有12個同學參加了書法興趣組,參加繪畫組的人數比書法班少3人,參加音樂小組的人數又比繪畫組多6人,問班上共有多少同學參加了興趣小組?與現實生活相結合創設問題情境,有利于強化學生的數學知識應用能力,為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奠定良好基礎。
四、核心素養培養要注重落實,長期堅持
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需要貫穿于數學教學始終,不但需要注重有形內容,如各項概念定理等,同時還需要引導學生體會其中的無形內容,即學生數學思想、思維理念等內容的培養。這就需要教師以當前數學教學為基礎,主動引導學生參與到數學教育改革中來,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合作學習、動手操作的能力,能夠掌握更多的數學知識技能,同時能夠對數學思想有所感悟。教師要具備長遠發展目光,從整體出發結合學生的成長規律和知識水平、學段差異,建立起循序漸進、逐步提高、持續推動、縱深發展的嶄新數學教學格局,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是當前教育改革、培養綜合素質人才的基礎所在。在小學數學改革深入發展的大環境下,核心素養的培養是育人育德的必然要求。教師應當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落實到日常教學中,通過教學創新、實踐、反思等一系列過程,找到核心素養培養的切入點和突破口,通過數學教學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切實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培養素質過硬的全面發展人才。
參考文獻:
[1]褚宏啟,張詠梅,田一.我國學生的核心素養及其培育[J].中小學管理,2015(9).
[2]柳夕浪.從“素質”到“核心素養”:關于“培養什么樣的人”的進一步追問[J].教育科學研究,2014(3).
作者簡介:周展鴻(1989.10—),女,漢族,籍貫:廣東省廣州市,當前職務:教師,當前職稱:中小學數學二級職稱,學歷:大學本科,研究方向:數學教育。
編輯 趙飛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