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紅梅
摘 要:語文一直是教學中的主要學科,其中作文占據了重要的部分。尤其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由于學生年齡因素的限制,學生在各方面的認知都還不完善,而寫作是語文教學中綜合性較強的部分,對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文章的構造都有一定的考查,因此在小學寫作中,學生經常出現無話可寫的狀況。在寫作教學中,學生往往提不起興趣,對于題目稍有難度的寫作更是出現強烈的抵觸心理,這樣的惡性循環,很大程度背離了新課標對教學的要求。對于解決這些問題,從生本理念著手,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做出了簡要說明。
關鍵詞:生本理念;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策略研究
所謂生本理念,顧名思義就是在教學中秉承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實施教學活動,生本理念是一種教學思想,也是一種教學方式。隨著教育事業的改革和發展,新課標的出臺對語文教學目標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語文寫作教學中實現生本理念,尊重學生間的個體差異,實現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已經成為現階段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教學手段。
一、現階段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現狀
首先,現階段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更加注重學生對優秀作品或者段落的背誦,導致學生寫出的作文千篇一律,沒有獨特的靈魂。教師沒有對學生的生活進行及時引導,因此學生也體會不到實際生活中的感受,進而也沒有積累生活中的素材,所以在寫作中除了圍繞背誦的段落來進行寫作外沒有獨具一格的寫作素材和寫作方向。有的學生甚至在寫作中直接照搬原文,沒有任何創新和中心思想的體現。其次,語文作為文學語言類學科,相比理科類的選課對于在培養學生人文素養方面具有極大的優勢,在寫作教學中除了要教授學生基本的寫作技巧外還有在文中能夠體現語文學科的人文內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但是在實際的寫作中,學生寫出的文章往往非常假大空,遠離生活實際。最后,在寫作教學中,除了要觀察生活現象,緊密聯系生活實際外,還要加強課外閱讀,通過經典作品的閱讀,讓學生體會文章的人文內涵,情感表達,進而開闊自己的視野。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為了考試成績,傳授給學生的學做套路會對學生的成績在短時間有提升外也很大程度地禁錮了學生思維模式,對于以后學生的發展會產生很大的阻礙。
二、基于生本理念下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研究
1.作文教學中加強和生活實際的聯系
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教師要適當地引導學生走進生活實際,并且引導學生將寫作和生活實際有效地聯系起來,對于生活中的現象作為寫作的素材,或者將自己的親身經歷,真實的體驗作為寫作的中心,以此來提升作文的生命力。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手段往往趨于功利性,這確實會對學生的寫作成績有所提升,但是卻背離了教學中的生本理念。因此,在寫作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一些優秀作品的背誦,以此來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學生可以模仿經典作品的寫作手法和寫作形式,但是在內容的選擇上要盡量選擇貼近生活實際的素材,或者教師可以讓學生主動參與到社會實踐中去,以此作為寫作的素材,由于親身體驗過坐椅能夠更好地通過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感受。例如,現在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學生會有外出旅游的經歷,因此在一些敘事或者寫景的作文中,在寫作一些描述性的作文的時候,就可以描寫在旅游過程中發生的事和看到的景物,由于是親身經歷,親眼看到,在寫作中才會體現出自己的情感,讓作文富有生命力。
2.運用有效手段,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小學寫作教學中,教師如果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感受到寫作的樂趣,而不是煎熬,那勢必會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基于生本理念的教育前提下,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體發展。在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選擇開放性的教學,比如,在寫作時關于作文題目大家可以自擬,這樣學生就可以自由地發揮。當然,在作文的評價階段,教師可以作為評價的一個環節,然后進行學生間的互評,這樣才能讓學生真正意義上感受到自己和別人的差距,這樣的方式也很好地為學生構建了科學的競爭環境,讓學生在寫作中可以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3.引導學生閱讀,積累作文素材
豐富的課外閱讀可以讓學生從中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這樣學生則可以在課外閱讀中,受到課外讀物潛移默化的影響,讓學生體會經典作品的語言表達和思想感情,進而為日后的寫作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當然基于生本理念的教育模式,在進行課外閱讀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意愿體檢學生喜歡看的讀物,這樣學生才有興趣全神貫注地進入閱讀的天堂。這對于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實現教育的生本理念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既要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又要遵循生本教育理念,這是一個需要長時間探索的過程。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更深入地進行教學的探索,創新更多更有效的寫作技巧,在實現以學生為本的教育前提下,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王正國.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學周刊,2016.
[2]王甲河.生本教育及其對小學語文教學的啟示研究[J].亞太教育,2015.
編輯 謝尾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