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紅梅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發展深化,小學語文閱讀不再是傳統形式下單一枯燥的默讀課文、背誦課文,且教師講解閱讀練習題不僅僅是圍繞題目組織展開,而是注重與實踐的聯系,理解大于記憶。將生本理念融入小學閱讀教學中去,更充分體現了素質教育理念下對學生心靈式的啟發和學生特長的培養。針對生本理念展開其在小學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探索,希望為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學生全面掌握知識與技能提供綿薄之力。
關鍵詞:生本理念;小學閱讀;教學理念;運用方向
生本理念的出現,使得小學語文的閱讀課堂不再是簡單依賴老師的灌輸講解,而注入了以學生為本,學生為課堂主人的新力量。在生本理念下注重培養學生自主閱讀能力和閱讀興趣,使學生課后可以廣泛讀書,提高學生的閱讀素養。首先,我們就生本理念進行具體分析,從生本理念開始,探討生本理念運用于小學閱讀教學中的益處。
一、生本理念的教學定位與概念分析
生本教育是以“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為宗旨的教育,是真正做到以學生為學習的主人,為學生好學而設計的教育。生本教育強調了學生為本,生命為本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學生身心全面自主發展,符合素質教育改革的發展趨勢。生本教育與師本化、灌注性教學相對立,有強大穿透力、沖擊力、震撼力和感染力,是不同于之前傳統單一枯燥教育理念的一種新型活泛的教育理念。
二、生本理念在閱讀中運用的益處
生本教育理念運用于小學閱讀教學中,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接受程度和個人感受。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去改變傳統閱讀課脫離現實的理論教育現實。加強閱讀課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將學生帶入情景,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增加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對完善學生的心理發展和提高學生的創造力影響巨大。
三、生本理念在小學閱讀教學中的運用
1.運用生本理念,營造自主閱讀氛圍
生本理念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將生本理念運用到小學閱讀教學中,以語文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意見為前提,用生動活潑的語氣和充滿想象力的語言去描繪課文,使學生對閱讀產生興趣并沉浸在想象的快樂空間中,從而使學生對閱讀產生渴望,去閱讀課后閱讀材料,養成自主閱讀習慣,提高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并使學生能夠獨立思考,交換位置去比量,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
例如,語文教師可以選擇一些語言優美、內容淺顯的課文,如《小蝌蚪找媽媽》這種簡短而又易懂的小故事、《烏鴉喝水》這種寓言性質的小故事,可以運用生動的語言形象化地刻畫出故事的情景,且又淺顯易懂,可以促進學生產生自主閱讀能力。
2.運用生本理念,以個人水平實施輔導
由于學生的閱讀面不同,且小學是閱讀的初始階段,每個學生的先天閱讀素質也不同。所以班級上學生的閱讀水平參差不齊。這需要教師在生本理念下,既尊重學生的知識接受能力,又可以高效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因此采用因材施教的授課方法最為合適。根據課下交談或課堂考查了解學生的閱讀優劣方面。分層次小組,分開對學生進行閱讀課講授,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例如,通過教學評估、課上提問引導學生對閱讀課文的理解,課下與同學的交流,去了解同學們的閱讀水平,針對不同的閱讀水平劃分層次。在自主閱讀的基礎上,對不同小組閱讀課上易出現的問題加以輔導,提高同學們的閱讀水平。
3.運用生本理念,增強交流閱讀體驗
運用生本理念,教師將自己的位置擺在和學生平等的位置,并將同學們看做班級的主體,教師只是輔導者,引導同學們去思考。在課堂上與同學們一起對閱讀進行分析探討。老師可以就課文發表自己的見解,學生也可以就自己對課文的看法發表不同的見解,這樣每個同學講出自己的看法,總結得出最準確的課文理解知識,使大家的思想得到交流、碰撞,增加同學們的情感體驗和閱讀能力,從而使其身心得以充分發展。
例如,在同學們一起閱讀過《坐井觀天》后,談談對文章中青蛙、小鳥的認識,通過這個故事我們收獲到了什么?老師可以說小鳥的見識廣,因為它可以自由地在天空翱翔。學生也可以想到,青蛙只能看到一口井上方的天,因為它只能在井里,所以它目光狹小也情有可原。通過這種討論,無論對錯進行集體討論,使學生的思想得到交匯,互相彌補空缺,提高了閱讀能力。
總而言之,生本理念是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的,可以引導同學們不斷自主學習,為提高學習知識技能和完善心理情感提供動力。將生本理念運用在小學閱讀教學中,通過多彩的閱讀課堂教學,營造良好的自主閱讀氛圍,使學生沉醉在閱讀的美好世界里;通過考查同學們的閱讀能力差異因材施教,去提高同學們的閱讀水平;通過教師與同學們的深刻交流,情感交流體驗,去激發同學們的閱讀興趣。運用這種方法讓生本理念滲透在閱讀的方方面面,以此為同學們的身心發展貢獻一份綿薄之力。
參考文獻:
[1]柴軍應.生本教育思想內涵探析[J].基礎教育研究,2010(10).
[2]黃靜.淺談如何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華夏教師,2015(12).
編輯 張珍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