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永平
【摘要】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小學語文教學的課程改革逐漸加大了,而且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也使語文素養有了更多的關注與重視。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卻仍然存在了一些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對其進行改進和反思。本文將結合一些相關的資料,來試著分析一下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語文素養 ?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1-0052-02
前言
所謂的“語文素養”,其實就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學會的且具備的內在的品質,其中既包含文化素養、心理素質,又包含了思想道德品質等。在教學過程中,之所以需要加強對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原因有很多,主要有語文素養的培養能夠促使學生對其他科目進行有效的學習,能夠使得學生的綜合素養得到好的培養,能夠使學生掙脫應試教育所帶來的束縛等。也正是因為語文素養的培養能夠對學生帶來這樣一些影響,所以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更加要注意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對學生的語文素養進行有效的培養。接下來,本文將以蘇教版六年級上冊的教學內容為例,來試著探討一下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策略。
一、目前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雖說目前在“素質教育”與“新課改理念”的督促下,各個學校都對學生的語文素養投以重視。但是由于傳統教訓理念太過頑固,使得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還是出現了一些問題,仍舊需要進一步完善。具體的教學現狀如下:
第一個問題,便是在教學之中仍舊存在著濃重的應試教育觀念。目前的語文素養的培養雖說已經形成一種潮流,但是在部分地區,應試教育理念仍舊存在,且被高度重視。這樣一種教學理念,便使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仍舊選擇對學生進行知識“灌輸”,而不是對學生的語文素養進行培養。
第二個問題,便是目前的語文教學內容比較狹隘。雖說語文是一門語言學科,且其中的理論知識特別多,但是學生所學的知識還是需要與實際生活相聯系,所以教師對學生進行教學的內容需要更多的來源于實際,而不是一味地注重死板的教材。如果教師只將目光投注在教材之上,那么學生對語文知識的了解便會存在狹隘性。
第三個問題,便是學生的意識還不夠到位。小學生的年齡較小,由于年齡的局限,使得他們對于語文素養的重要性沒有明確的認識。而且,在教師以及家長的影響下,成績依舊是他們學習的目的,所以便使得他們對語文素養的學習有所忽視。
二、在高年級語文教學中培養語文素養的策略
(一)加強師生之間的有效溝通
為了使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提升,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可以通過加強師生之間的有效溝通,來使得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提高。而且,在學生與教師以及其他學生進行有效溝通的過程中,不僅會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能夠使得他們的交際能力有所增強。
(二)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積極性
為了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首先要做的便是使其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能夠得到提高,從而使他們對語文感興趣。當然,培養積極性的方式是多樣的,在這里主要說一下現代化教學工具的使用。
例如,以“負荊請罪”這篇課文為例。這篇課文的主要教學目的,是帶領學生對廉頗知錯就改及藺相如顧全大局的品質進行體會。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可以在課前就在網上搜集一些相關的視頻。因為學生對于以前的事情以及文言文的解讀其實并不多,所以通過在網上下載相關的視頻,然后在課堂上用多媒體教學工具播放出來,使學生對“負荊請罪”這個故事產生興趣。這樣一來,不僅使學生對“負荊請罪”這一故事的來源以及含義有明確的認識,還能夠使他們在有印象的情況下更好的理解文章,以及體會體會藺相如為國家而不計較私怨、委曲求全的博大胸襟和廉頗知錯就改的可貴精神。這樣一來,也就達到了語文素養培養的目的。
(三)多方面拓展學生語文視野
語文教學內容如果太過狹隘,不利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所以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需要對學生的語文視野進行拓展。比如說,教師在帶領學生觀看新聞的時候,可以布置一些相關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假期的時候進行操作。通過具體的實踐,來使得學生的語文視野得到拓展。在實踐活動中,不僅會使得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提高,還能夠在另一層面上使學生的思想素養得到提升。
結語
總的來說,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方式有很多,教師要做的便是先要注意到就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然后針對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以此來使得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增強。
參考文獻:
[1]張兆勛.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s1):73.
[2]武喜平.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探討[J].時代教育,2015,(4):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