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麗
摘 要 在中國近600家出版社中,大多數出版社都出版教輔產品。教輔產品符合師生的需求,能保證社會效益的同時,還能給出版社帶來經濟效益。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師生還可以通過微博、微信公眾號等自媒體閱讀到感興趣的內容。傳統教輔出版受到了一定的沖擊,如何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得以生存和發展,是我們要面對的問題。出版社如何利用數字技術完成教輔數字出版的轉型升級,是當務之急。在這個基礎上,還能轉型升級其他的圖書產品。
關鍵詞 教輔出版;數字出版;品牌;平臺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8)202-0156-02
2016年,全國有584家出版社,其中中央級出版社219家,地方出版社365家,共出版圖書、報刊、音像制品和電子出版物512.53億冊(份、盒、張),較2015年降了6.90%。其中,出版圖書增長了4.32%,占出版總量的17.63%;報刊出版數量降低,占出版總量的81.37%;音像制品有較大的滑坡,降低了24.79%,僅占總量的0.43%;而電子出版物有了35.57%的增長[ 1 ]。
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發布的《第十四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顯示,2016年我國成年國民各媒介綜合閱讀率為79.9%,較2015年上升了0.3個百分點。數字化閱讀方式的接觸率為68.2%,較2015年上升了4.2個百分點。圖書閱讀率為58.8%,較2015年上升了0.4個百分點;報刊閱讀率較2015年有較大幅度的下降。
數字化閱讀的發展,提升了國民綜合閱讀率,但圖書閱讀率放緩了增長勢頭。2016年我國成年人均圖書閱讀量為7.86本,其中紙質圖書4.65本,電子書3.21本。對國民閱讀形式的傾向研究發現,對于同樣內容的電子和紙質圖書,51.2%的人數字閱讀接觸者愿意購買電子圖書[ 2 ]。
當今以數字化為基礎的互聯網發展已經徹底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傳統紙質出版業也面臨著巨大的改變。而以近2億中小學學生為受眾的教輔出版在我國出版行業中市場份額巨大,估計年市場收入高于1 000億元。全國500多家出版社都參與教輔出版工作,并且以新的形式——數字出版,積極投入教輔出版的工作中。
以數字出版為技術手段,教輔不只是紙質產品競爭,而是以更加豐富的信息,更加有趣的資料等,增強用戶的體驗感的出版物。單純以圖書銷售為主的紙質教輔模式不能適應競爭激烈的圖書銷售市場。教輔的適用對象是學校師生,他們現在接受輔導的方式已經不僅是教輔書、課外書,而且能接觸到更多的網絡教育平臺、手機教輔等等。相比紙質書籍,數字出版的色彩、畫面、音質等都給師生很好的體驗感,而使他們愿意面對多媒體設備、平板電腦等。如果出版社能在出版傳統紙質的基礎上,發揮其在資金、內容、渠道和品牌等方面的優勢,向有技術或平臺支撐的新媒體企業學習,大膽創新,充分考慮讓紙質教輔與數字出版的融合,實現優勢互補,達到1+1>2的效果。這種改變一定會給出版社的教輔產業帶來新的活力,嘗到數字出版給教輔帶來的成果[ 3 ]。
1 積極培養教輔數字出版人才
傳統紙質出版向數字化轉型面對的難題是缺乏數字出版方面的人才,體制、機制不健全。一方面,做傳統紙質教輔的編輯對數字出版不熟悉;另一方面,懂數字出版(移動互聯網出版)的人才短缺。因此,出版企業要加強對傳統出版從業人員的培訓,加入新媒體出版的理念和知識,加強數字出版人才隊伍的建設。這兩年來,傳統出版企業已開始重視教輔數字出版,不少出版企業成立了數字出版部門,對教輔數字出版積極探索,并加強培養教輔數字人才的力度。
教輔數字出版人才需要熟悉紙質教輔和數字技術;了解教輔出版流程、學校師生需求及面對的競爭激烈的教輔市場;充分調研海量教輔,并對其內容進行挖掘與整合;了解互聯網為載體的數字出版技術和應用方式;了解教輔數字出版的受眾,他們的習慣、偏好等;深入研究、了解互聯網企業(包括移動互聯網企業)。培養教輔數字出版人才的方式可以是組織專家上課、培訓,參加相關數字出版會議,考察集團內部技術先進成熟的單位,有條件的單位還能組織優秀人才出國考察培訓等,將人才培養落到實處[ 4 ]。
業內人事常調侃數字出版說,“不做等死,做了找死”,這是因為數字出版的前期投入巨大,盡管可以預期教輔數字出版的盈利,但較短時間內就實現較大盈利是不太現實的,畢竟前期人才培養,盈利模式的探索都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得到回報,因此出版企業在制定人才培養預算時,也應從五年、十年等較長時間來看,而不應該指望一兩年就有大的收獲。
2 提高教輔出版質量,打造教輔品牌
每次逛書店,看到品種繁多的教輔書,眼花繚亂。單說一至九年級的語數英等學科的教輔在圖書市場上能找到幾十個甚至上百個品種,加上一些學科版本繁多,常常讓購書的家長與學生犯難。究其原因還是缺少有影響力、長銷不衰的教輔品牌,質量良莠不齊。教輔出版具有編輯和復制內容的相對確定性和傳播對象的相對穩定性的特點,尤其是中小學師生人數多,而相對盈利豐厚,因此能吸引出版社及民營出版企業的眼球。一些民營出版企業甚至通過高定價、低折扣將競爭帶入惡性。要想改變這種教育資源浪費的現狀,讓教輔出版企業遠離這種無序的低級競爭,就應努力結合數字技術,拓寬對紙質教輔的內容和形式,增強師生的使用體驗,切實提高學習效率,提高教輔質量,從而打造教輔品牌,做大做強。
要出版教輔數字出版物,除了培養人才外,還需要前期對平臺的建設和后期對平臺的維護,要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家校互動,及時反饋、互動,滿足需求,企業投入較大的支出。目前有實力、資源掌握得多的出版企業已經涉足數字出版。數字出版經過不斷的發展,將提高教輔行業準入門檻。通過正常的市場規律(優勝劣汰),一批質量低劣的教輔出版物將被淘汰,而實力強且專注教輔數字出版事業的出版企業將增強內容特色,實現內容增值,打造品牌。良好的品牌形象對市場營銷的非常有利,同類書優秀出版社就比不知名出版社的銷量好得多。出版社應當樹立好的品牌,發揮品牌效應,還可以采取向教育不發達的貧困山區學校捐助教輔圖書,或每年從使用過本企業教輔的優秀學生中選擇一定的代言人,告知使用心得等方式,加強與用戶之間的緊密聯系,讓師生通過講座、培訓等更加了解出版企業圖書,維護品牌形象。當然,通過在《中華讀書報》等知名的報刊中宣傳也有利于品牌形象的維護。出版企業好的品牌可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優勢,幫助得到較大的市場份額。
3 高效整合教輔數字出版資源
無論互聯網技術、數字出版技術如何發展,教輔最重要的還是內容,數字化出版只是將教輔內容變大、變強,讓師生更有效地教學的手段。因此,教輔出版企業要獲得持續穩健的發展,還是要及時、高效地整合教輔產品內容,建立數據庫。根據教輔的特點,數據庫需要包括各學科各級的課程標準、教案、知識點、習題、教案、圖片資料、及音頻視頻資料等。出版企業通過對多年來積累的教輔資源進行數字化、碎片化的整合、重組,并加入現在的一些新鮮元素,可以先實現圖書翻版數字化,這是教輔數字出版的基礎[ 5 ]。
數字出版強于紙質出版的地方主要在呈現方式和用戶體驗上,但要使產品有吸引力最重要的還是內容、質量。出版企業作為圖書的內容提供商,只有重視并加強內容資源及內容平臺的建設,才能立于不敗之地。教輔數字出版應逐漸從粗放式的、追求規模效應的發展模式向精細化的、以“質”取勝的模式轉變。由于應試,紙質教輔更側重于學生記憶、梳理知識,然而,數字出版將極大地豐富知識內容,英語的聽說資料,理化生的實驗資料等對學生的應用能力都起到了更大的幫助作用。因此,要在教輔數字出版中掌握核心競爭力,出版企業必須注重對教輔內容質量的提升與優化。
4 大力發展網絡互動學習模式
大部分教輔出版產品還是以紙質形態出現,呈現方式單一,缺乏趣味性。隨著教輔數字的發展,師生反映直觀形象的視頻、動畫、文字等構成的出版物能夠更好地營造學習環境,提高教學效率。出版企業最初通過完善自身的網站,建立方便教師和學生的閱讀和使用教學資源庫,向建立專門的數字教學出版平臺邁進,平臺將不斷完善教輔的知識導引功能,形成網絡教育社區。在這個社區有名校名師的指導,有在線課程,有家庭作業管理人員,學生還能進行在線測試。同時考慮到,移動用戶的人數,智能手機的發展,除了電腦網絡教育平臺,出版企業利用移動手機終端,建立好教輔微信公眾平臺和教輔App也是必須的方式[ 6 ]。
出版企業要將教輔數字出版放在戰略發展的高度上,認識到紙質出版到數字出版傳播是必然,積極主動推動教輔產業轉型升級。在互聯網時代,出版企業從教輔的內容提供商向成學習問題解決方案的教育服務商轉變,滿足師生的需求,讓教輔出版在各種平臺上與師生進行沒有障礙的交流,優化讀者的閱讀體驗。將出版與服務做到極致。
參考文獻
[1]2016年全國新聞出版業基本情況[EB/OL].中國社會科學網.http://ex.cssn.cn/xwcbx/xwcbx_zxgg/201707/ t20170725_3590299.shtml.
[2]第十四次國民閱讀調查報告發布 數字化閱讀率提升顯著[EB/OL].http://china.cnr.cn/gdgg/20170419/ t20170419_523714122.shtml.
[3]姜聯眾.教輔出版如何利用數字出版轉型升級[J].編輯之友,2013(3):26-27.
[4]丁金芳.教輔圖書數字化出版的五大路徑——以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為例[J].出版發行研究,2015(7):41-43.
[5]王亮.數字時代國內教育出版的困境與出路[J].出版廣角,2011(3):50-51.
[6]姜濤.教輔出版數字化轉型的思考和探索[J].科技傳播,2015(4):156,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