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琬茹+高云柱
【摘要】課堂提問是一門藝術,也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方面.本文就高中數學課堂提問的技巧和方法談談自己的想法和體會.
【關鍵詞】高中數學;課堂提問;教學效果
課堂提問是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和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新課標引領下的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起引導作用的教學活動中的重要教學形式,更是實施教學過程的必備手段和常規方式.在課堂教學期間,教師以課堂提問為階梯,在檢查教學效果的同時,引導學生對提出的問題進行思考,從而很好地參與教學,并與教師共同推進教學環節,以構成一個完整的課堂教學過程.
夸美紐斯主張: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的強弱“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的效率”.數學課堂中,課堂提問的設置尤為重要,生動精彩的提問,不僅能快速抓住學生的注意力,還能引起他們思考和分析的興趣,鍛煉和提升邏輯思維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課堂提問的有效與否關系到整個教學活動效果的優劣.那么如何讓課堂提問起到最好效果,這是值得每一位數學教師研究的學問.
一、言之有物,準確地有的放矢
首先,備課不僅要做到“備教材”,還要做到“備學生”,對授課教師來說,明確而清晰地認識所教學生的數學水平、智力水平、傾向的聽課方式以及對新知識的理解接受能力,能夠幫助其在授課過程中及時做出有效的判斷和選擇,掌握提問什么、何時提問、提問誰,都是一門深刻的學問,甚至是藝術.
其次,數學講究的是嚴謹,高中階段內容繁重,每一堂課都要學生多聽、多做、多思考、多收獲.而這一切的引導者就是師者,教師作為數學課堂的引導者,無論是課題的導入、數學知識的講解,還是求解數學題;無論是新授課、復習課,還是習題課,都離不開課堂提問.所以教師除了要掌握好教材內容外,更要精心準備課堂上的問題.當教師教態溫和,語速不急不緩提出一個好的問題時,能夠吸引全班每一名學生的注意力,并同時為這個問題開動大腦去思考和研究,積極參與到這個提問與回答的環節中,這就是提問對于整堂課的重要意義.
二、語言幽默,使學生樂學數學
第一,注重情感教學.數學始終都是令許多高中學生感到頭疼的一門學科,學生的畏難心理使得他們對數學始終懷著仰望和抗拒的心態,高中數學與初中相比深度和難度都更進了一層,要求學生有更高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對思維的邏輯性、敏捷度有更高的要求,很多初中的佼佼者由于學習內容和學習方法不適應,學生感到學習越來越吃力,數學成績下降,學習興趣低下,有的學生甚至產生了厭學心理.所以,情感教學已經越來越受到廣大教師的重視,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愛好至關重要.這就對教師的個人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幽默可以贏得學生的喜悅心理,提高教學效果.不僅如此,還能把嚴肅的批評化為溫和的笑聲,活躍課堂氣氛.既是教育的手段,又是智慧的象征.
和我同年組的李老師是一名幽默風趣、深得學生喜愛的數學教師,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她打破了傳統的師生問好環節的模式.每節課上課前兩分鐘,她總是洋溢著甜美的微笑走進班級,學生全體起立大聲宣誓“數學誓言”,在熱情高漲氣氛中開始一堂數學課的探索.學生很喜歡參與這樣新鮮的活動,每節課前如此宣誓一番使得他們精神飽滿,困意全無,積極投入學習中.毫不意外的是,她們班的數學成績在我們學年所有平行班級中成績最高.
三、啟發鼓勵,變被動為主動
第一,創設趣味提問可以使提問更加有效.學生心中一直有“為何學數學、數學有何用”的疑惑,教師在教學中滲透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將生活中有趣的素材提取進課堂,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但是問題的設置要具有一定的啟發性,在興趣的激發下使學生思考并解決問題.
第二,評價是最好的老師,提問過后不能忘記評價.教師的表揚對學生是一種對內因施加催化作用,得以改變學生的外在表現狀態的教學手段,能使學生的學習思想狀態以波動的、快速前進的方式發展,高中生多為15~18周歲的青少年,這個年齡段雖已接近成年,但學生的內心仍是孩子,受到表揚會讓他們備受鼓舞,身心愉悅,從而為獲得更多贊揚而倍加努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第三,在高中數學課堂中,優化課堂提問策略,對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數學課堂的內容是否深厚,學生學習動力是否十足,課堂教學成果是否顯著都與課堂提問有著絲絲入扣的聯系.課堂提問的研究越是深入,就越是感受到研究課堂提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作為一線高中數學教師,不能為了追求飽滿的課堂容量而只是機械地對學生進行提問,甚至不提問,填鴨的教學模式看起來是面對高考,珍惜每寸光陰,殊不知這所謂的高效,實際卻是揠苗助長.而數學課堂一旦僵化,就會如同板結的土壤一樣難以孕育知識的幼苗,要讓學生的思維不斷發散,讓他們的知識水平不斷提升至新的高度,必須將課堂提問這一環節重視起來.
【參考文獻】
[1]唐曉童.課堂提問:啟發式教學的一種重要手段[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6(12):27-28.
[2]田廣增.課堂提問的有效策略[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0(11):47-48.
[3]馬貴.課堂提問方法的有效性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3(4):132,16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