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燕青
【摘要】數學是教育教學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學生從小就接觸的學科,所以對學生學習的重要性不用多說.然而,隨著年級的逐漸升高,數學的學習難度也越來越大,尤其到了高中,加之面臨著高考的負擔,學好高中數學對學生來說是一個挑戰,從而導致大量學習困難生的產生.于是在教學過程中,關注學困生的學習,促進學困生數學能力的提升是廣大教師共同關注的要點.
【關鍵詞】高中數學;學困生;能力提升;策略
數學是我國開展教學的主要科目,并且大多數學科的誕生是建立在數學的基礎上,所以要想實現個人的全面與長遠發展,就必須學好數學.然而到了高中,學生要學習的學科逐漸增多,要掌握的內容也越來越難,致使一部分學生學習起來有著“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覺,最終淪為學困生.在高考的重壓下,學生不能存在偏科現象,實現個人的全面發展,才能在這一場人生轉折點的考試中取得良好成績.所以,在當前形勢下,教師做好學困生的提升工作刻不容緩.下面筆者將針對高中數學教學,淺談學困生的提升策略.
一、注重對學困生的關愛
筆者根據對一些學困生的調查,他們普遍存在自卑的心理,自卑心理是影響學生正常學習的重要心理因素.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本身就學不好數學,如果再得不到應有的關愛,那么會造成學生的惡性循環,最終使得數學成績無法得到有效提升.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正確地選擇教學方法,給予學困生更多的關愛,幫助學困生擺脫自卑的心理,重塑學習數學的信心.并且,在課堂教學之外,教師可以為學生制訂具有針對性的學習策略,幫助學生走出困境;同時,也可以在教學活動執行過程中,多多關注學困生的發展,并給予適當幫助.比如,在教學中遇到一些較為基礎簡單的題目,教師可以點名讓學生上講臺來演示題目的解答過程.這樣的方式不但能夠檢測學生對基礎知識掌握的情況,而且當學生解答出題目之后能樹立學生的信心,激發繼續學習的信心.又如,在課后教師根據當天的學習情況,為學生制訂具有針對性的計劃來彌補學習漏洞,選擇具有針對性的習題讓學生練習,加強對知識的掌握.
二、成立合作學習的機制
在新課程改革中,合作學習法已經被多次提及,并且在長期實踐中得到了良好的運用,形成了一定完善的機制,產生了較多可行的運用經驗.那么,在學困生的幫扶教學中也可以運用合作學習法,讓學困生組成各自的學習小組,組員之間在教師無法及時指導的時候可以自行組織,對存在問題的地方進行討論,利用集體智慧解決難題,并實現小組成員的共同進步.并且,學困生之間有一種惺惺相惜的感覺,具有更多的共同語言,溝通起來相比教師更有針對性,更易于理解.但是,在其中做好分組工作是關鍵,畢竟學困生都是存在各自的學習困難,如果將一群具有同樣困難的人放在一起,只會加深問題的嚴重性.所以,教師要做好學生的摸底工作,了解學生的困難所在,進行交叉分配,從而能夠實現組員之間的優勢互補、取長補短.例如,可以讓幾何知識存在困難的學生搭配函數知識存在困難的學生,不至于所有的學生都同時難以理解一個知識點,導致發現問題時,無人能正確解答.
三、有效實現家校聯盟
筆者認為,家庭因素和教師因素都是影響學困生形成的因素.所以,實現家校聯盟,讓家長與教師組成統一戰線,共同來解決學生的學習困難,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學校的時候,教師從家長處了解到學生在家的學習情況,知道學生的問題,從而在教學中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進行解決;而在家里的時候,教師會布置一定的學習任務,家長需要作為教師幫手,監督學生完成相關的任務,同時做好記錄方便給教師做好反饋工作.要實現家校聯盟,有許多可以實際采用的措施.筆者認為建立家校聯系本就是具有可行性的方法,每天在校期間,教師將學生的學習狀況做好記錄,并布置好相關的課后任務,同時在家校聯系本上設置完備的表格由家長填寫.回到家之后,家長參照家校聯系本上的任務,監督學生完成,并根據表格的要求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填寫,把學生的具體情況通過家校聯系本反饋給教師.就這樣讓學生在家里、學校都能得到應有的進步,這是保證學困生能順利進步的雙保險.
四、科學運用科技交流平臺
隨著科學技術與互聯網技術的普及,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無盡的便利,那么在教師的教學工作中也有無數高效的工具,而對于學困生的轉化工作中,一個良好的交流平臺是幫助教師提高轉化成效的保障.當學生在教師不在的情況下,家長又難以進行有效指導,交流平臺就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手段,學生可以利用科技交流平臺與自己的教師進行交流,或者尋求其他人的幫助,從而解決困難.并且,一個高效的科技交流平臺,還能有效實現資源共享與經驗分享,幫助學困生盡快擺脫學習困境.但是,在使用的過程中學生一定要保持住學習的恒心,不被外界的誘惑所吸引,從而保證不會花費寶貴的學習時間來做與學習無關的事情,加重學習的困難.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家長可以在自己的手機上建立一個微信群,添加一些學困生與教師及其他專業人士,當自己的孩子遇到學習困難時,在家長的監督下進行交流,從而讓學生沒有機會來開小差,保證學習的效率.
五、結 語
以上是筆者的淺薄見解,總而言之,每名學生都是教師的心頭肉,在教學中必須注重每名學生的全面發展,尤其對學困生更要付出更多,幫助他們取得良好的學習成效,實現進步,擺脫學困生的帽子.然而,教學始終是一個瞬息萬變的過程,每名學困生都有著不同的情況與特點,需要教師在今后的教學中仔細研究、大膽實踐,摸索出最適合自己與學生的教學模式,促進學困生的發展,促進高中數學學科的長遠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