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坤英
摘 要:高效課堂是素質教育推廣以來提出的新名詞。什么是高效課堂,評價標準是什么以及采用哪種教學手段,給廣大一線教師帶來了不少困惑。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新課程標準對高效課堂有了明確的解釋和要求,為廣大一線教師指明了方向。它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應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設計生動、直觀形象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創設化學課堂情境、誘發學生興趣、開設實驗教學等提高化學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初中化學;高效課堂;素質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04-008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4.050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教師們為打造高效課堂,向45分鐘要效益的意識也在不斷增強。在此方面,不同地區、不同學校都推出了適合自身特點的教學模式。但是,廣大教師在學習和工作中不難發現,在形形色色的高效教學模式中,其共同的特征就是以“興趣”為抓手來組織開展教學。下面筆者就初中化學高效課堂的打造,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以好奇心誘發學習興趣
在《初中化學新課程標準》中強調:要讓學生以積極主動、輕松樂觀的心態去接觸化學,大膽探索其中的奧秘,進而積極學生認識化學、探索化學的強烈欲望。新課標的這一要求也恰恰是要求化學教師要圍繞學生的好奇心來開展教學。例如,在初中化學教材中有一個“雞蛋放入白醋”的實驗,這個實驗以家庭作業的形式交給學生,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實驗,并將實驗現象完整的記錄下來。學生在實驗完成后會產生很多疑問,如:為什么會有氣泡冒出?雞蛋在白醋中為什么會反復的上浮下沉?通過實踐,學生的探索欲望得到滿足,也認識到了學好化學的重要性。
二、以情境創設活躍課堂氛圍
適宜的教學情境可以有效地將學生引入學習角色。但是,教學情境的創設,需要教師深入了解學生,在情境不斷發展的環節中及時將學生的興奮點捕捉住,使學生在教學情境中,感受到輕松、自由、民主、活躍。在教學情境創設上,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創設生活情境、故事情境、辯論情境、問題情境等等。例如,在教學“元素”時,我利用多媒體播放了“新蓋中蓋”的廣告,學生既感覺熟悉又感覺好奇。在課堂上,我隱隱約約聽見有學生竊竊私語:“上課看廣告干嗎呢?”此時,我將問題呈現給學生:“在人的生命不斷延續的過程中需要補充什么?”問題一出現,學生便豁然開朗,異口同聲地回答道:“鈣”,緊接著就引入了“元素”這一課題。在生活情境和問題情境的結合下,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激發,同時也為有效課堂教學奠定了基礎。
三、以現代技術輔助教學活動
初中化學理論知識難以理解,致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但是,隨著多媒體技術的普及,教師可以將抽象的理論知識轉化成生動形象的畫面或動畫呈現給學生,增加了學習的趣味性。因此,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運用多媒體,使課堂教學更生動、更形象,使學生學得更有趣。例如,化學變化的微觀實質,其理論非常抽象,學生很難想象出分子分解的過程。在多媒體技術的輔助下,水分子分解過程被逐一展現在學生面前。通過多媒體技術的輔助,學生對教材中“化學變化中分子能夠分解為原子,原子是化學變化中最小的粒子”這一知識點有了清晰的理解。
四、以化學實驗增添課堂活力
化學是一門技術性學科,其內容需要運用實驗才能完美地展現出來,因此實驗是化學學習中的一項基礎任務。在化學教學中,巧妙引入化學實驗,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教材,而且能夠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提升他們的科學探索意識,同時還為化學課堂增添幾分活力。
化學實驗從宏觀上可以分為兩類,即:教師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教師實驗能夠營造神秘的學習氛圍,以提升學生的化學學習熱忱;學生實驗有助于學生創造能力、合作能力以及操作能力的提高。例如,在教學“二氧化碳的性質”時,我采用“跳動的硬幣”這一演示實驗來吸引學生的眼球,凝聚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主動探索的強烈欲望。隨后,用碳酸飲料——可樂,引發深思:可樂中冒出的氣泡是什么物質?很多學生認為是二氧化碳。再討論交流,說說檢驗二氧化碳的方法,并選取有關器材,設計實驗方案,歸納二氧化碳的性質。繼續誘導,進入后續探究性學習活動。提問:(1)可樂中有二氧化碳,那怎樣用實驗驗證二氧化碳可溶于水呢?小組合作,設計可行的實驗方案,再組際互相交流,陳述設計思路與實驗步驟,師生共同完善改進,明確實驗方案,并分析實驗后礦泉水瓶子變癟的原因。(2)二氧化碳溶于水的過程中發生化學反應了嗎?引導學生談談判斷依據,猜想新的生成物是什么?在猜想前,教師演示在石蕊試紙上滴加鹽酸溶液,引思:碳酸也可讓紫色石蕊試液變紅。那“碳酸飲料”中是否存在碳酸,又是如何形成的?引導學生在紫色石蕊試紙上滴入變癟礦泉水瓶子中的液體,推測:之前獲取的液體中有碳酸、水、二氧化碳,那么是哪種物質讓石蕊變色了呢?討論分析,明確實驗方案。在演示實驗的支持下,這些知識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理解更加透徹。在學生自主實驗的過程中,他們的創造能力、合作能力、動手能力、觀察和思考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五、以學生收獲增強求知欲望
新課改理念一再強調:課堂教學要服務于全體學生,讓每一個學生學有所獲。因此,學生對所需知識的獲取情況成為權衡課堂教學效果的一個重要條件。課堂教學的高效與否直接關系著學生的健康全面發展。高效的課堂學習活動是實現高效課堂的重要保障。作為初中化學教師,我們要善于鉆研教材、深入了解學生、靈活運用先進的技術手段,為課堂教學開發高效的教學活動,使每個學生學有所獲。學生在收獲知識的過程中,增強了自信心,其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也得以升華。
參考文獻:
[1] 張慶林,楊東.高效率教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申雪平,申江萍.初中化學高效課堂之我見[J].山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s2).
[3] 于慶峰.初中化學高效課堂的構建探討[J].數理化學習(教育理論版),2013(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