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小紅
摘要:數形結合是指通過數上構形或形中覓數來解決問題的一種思想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它既是一種重要的數學思想與方法,又是一種理解數學、學好數學的有效手段。我們在研究數的時候,往往要借助于形的直觀來分析,使數更加清晰、透徹;在探討形的時候,又往往離不開數的本質。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機地滲透數形結合思想,通過尋找數與形之間的關系,能使疑惑概念、難解題目豁然開朗,迎刃而解。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形結合;應用策略
受制于客觀條件,小學生的思維理解能力普遍較差,因而在數學學習方面處于劣勢地位。數形結合思想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內涵,幫助學生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變成直觀的幾何圖形,學生更易于理解,學習興趣更容易被激發。此外,數形結合思想還有益于豐富學生的想象力,發展學生的思維理解能力,因而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滲透數形結合思想重要且必要。
一、認識數的概念
學生剛開始接觸數學時,大部分都是接觸數字,即通過認識數字,為接下來數字的計算學習打下基礎。剛開始,小學生認識10以內的數字時,都是用數手指的方式,認識20以內的數字時可能會數粉筆或火柴,100以內,甚至1000以內的數則要借助一定的圖形規律來認識。從20以內的數字認識規律來分析,小學生對實物的依賴性很強,實物也確實能夠幫助學生記憶數字,認識數字。因此,以此為依據,認識1000以內的數字時可以采用俄羅斯方塊的概念。多媒體課件中可以展示1個方塊、1X10個方塊、10X10個方塊、100X10個方塊,利用學生對圖形的敏感性,引導學生發現個、十、百、千之間的倍數關系,從而更好的認識數字概念。
除了認識簡單的數字之外,24小時計時法是小學三年級數學的教學重點和難點,也可以借助形,加深學生對計時的認識。例如,可以結合生活中的實物—鐘表進行分析和學習,但是由于實物鐘表走的太慢,且難以讓學生更加直觀的觀察到24小時的計時情況。因此,可以在多媒體課件中,給出鐘表時針的變動圖,通過觀察時針的運動情況和老師的引導,直觀的認識24小時的計時方法。
二、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
雖然圖形能夠形象、直觀地展示問題,但是解題時也需要借助“數”的計算,尤其是針對一些相對復雜的空間立體圖。要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不僅需要在教學中貼合實際,還需要利用準確的計算,加強學生的空間觀念。例如:“一個棱長總和為84cm的正方體,它的表面積是( ),體積是( )”。這道題就形象地解釋了數形結合的思想,正方形提手就能畫出,可是要想解決這道題,并不只能依靠圖形解題,還需要準確地計算。
三、使抽象數學概念直觀化
在小學數學課程的教學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很多的數學概念,有的數學概念十分抽象。有的教師為了簡化教學過程,將原本應該向學生認真表述的概念簡化,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要求學生記住概念和定義。這種做法忽略了在數學概念教學中構建知識的過程,導致很多小學生機械地掌握、理解數學概念和知識。因此,這就要求小學數學教師必須充分利用教學內容,應用數形結合思想,根據教學內容的基本特征,巧妙地將抽象的數學概念簡單化,并通過圖形的方式展現在學生面前,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如在講解“分數的意義和性質”時,針對分數的概念比較抽象的問題,教師可以畫一個正方形,并將其分為兩部分,然后涂上不同的顏色,讓學生直觀地了解二分之一的概念。
四、解決小學數學應用題
圖形雖然有具體、直觀的特點,但是它有一個明顯的弊端在于不能揭示數學中的某些規律和原理,所以在教學中提倡教師以形助教,通過分析圖形簡化對問題的剖析。但是也需要注重數量在教學中的運用,這樣才能在不斷的學習中提升學生的思維層次。通過“形”可以幫助學生迅速理清應用題中給出的數量關系,從而建立等式,得出答案。例如:某班共有25名同學,老師鼓勵大家為了充實自己的課外生活,參加一些課外小組。其中,參加美術組的有10人,音樂組12人,沒參加課外小組的是6人,求參加兩個小組的人數?解答這道題時完全可以借助如圖1所示的韋恩圖。通過分析圖示,可以得出參加課外小組的人數為25-6=19人,參加美術組和音樂組的人數和為10+12=21人,顯然陰影部分為3人。
五、提升學生數學計算能力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絕大部分知識都是和計算有關的,因此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準確掌握各個概念和知識點,以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圖形直觀地講解問題,這對于學生充分掌握知識點也將起到更大的促進作用。此外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該利用正確的方法對學生進行引導,特別是在對小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學生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還不完善,因此就要求教師采用正確的方式和態度對學生進行引導,在教會學生學習方法的同時,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知識點,以便掌握更多的學習方式。
比如,在分數的乘法計算教學中,教師就可以采用和實際相結合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指導。以學校的刷墻工作為例,在這個過程中,可以用圖片的形式來展現刷墻工作,并向學生提出問題:如果一個工人需要用一個小時完成一個教學樓的五分之一,那么四分之三個小時內,工人可以完成多少?之后向學生詳細講解分數相乘的含義,并向學生闡述解答過程,通過這種方式,學生也能更好地理解問題,讓學生深刻地掌握知識和解題技巧。在這個過程中要求教師也要對學生的圖形畫法及解題形式加以研究,以便更準確地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
結語:
數形結合作為數學教學中的一項重要手段,不論是對學生的思維培養,還是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都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所以在今后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數形結合思想的應用加以重視,從而幫助學生更為準確地理解知識和問題,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
參考文獻:
[1]韓玉敏.數形結合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科學中國人,2017(14).
[2]付閃閃.數形結合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與應用[J].考試周刊,2013(52):63-63.
[3]常莉燕.數形結合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踐運用[J].吉林教育,2015(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