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友江
摘要:新的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對數學“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更為迫切。通過嘗試,探索提高高中學生數學“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途徑。
關鍵詞:數學語言;高中數學;新課程
在新的高中數學課程標準中,對數學“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新課程必修課程內容確定的原則是“滿足未來公民的基本數學需求,為學生進一步的學習提供必要的數學準備”。數學課堂教學“要通過典型的例子的分析和學生自主探究活動,使學生理解數學概念,結論逐步形成的過程”。對學生的學習活動要求是“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不應只限于接受、記憶、模仿和練習,高中數學課程還要倡導自主探索、動手實踐、合作交流、閱讀自學等學習數學的方式”。高中數學課程還提倡體現數學的文化價值,并在適當的內容中提出對“數學文化”的學習要求。從新的課程標準提出的這些要求來看,學生的自主探究需要多聽,多讀,合作交流需要多說,動手實踐需要多寫,從這個層面上看,新課程理念的要求對數學“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的要求更為迫切。
數學學習活動中,聽、說、讀、寫的能力有其特定的內涵,它們不但是數學課堂學習活動的前提和不可或缺的學習能力,而且也是提高數學課堂學習效率的保證。在這一點上,我們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在大面積實施新課改的今天,我們有必要在學生數學“聽、說、讀、寫”能力方面做出大膽的嘗試,以避免“只會看題、做題,不會說題”的新的“高分低能”的現象的出現。那如何培養學生在“聽、說、讀、寫”方面的能力呢?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首先要解決三個認識問題。第一個認識就是提高教學決策者和教學實施者的認識。就是要認識到數學中的“聽、說、讀、寫”能力與學生其他的數學學習能力同等重要,它也是數學思維的載體,是數學思維的具體體現,學生數學“聽、說、讀、寫”能力的好壞也直接關系到他們數學思維的發展及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掌握和運用,也直接影響學生將來進一步學習數學,分析解決數學問題、自主探究數學問題的效果。第二個認識就是提高教學實施者---教師的思想認識。要改變傳統的以分定能力的觀念,在重視基礎知識教學、基本技能訓練和能力培養的前提下,要創設各種條件為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多樣的學習方式創造有利的條件,特別是提高自主學習、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創造條件,以讓學生體驗數學發現和創造的歷程,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而這些手段的實施的著力點就是切實提高學生在數學“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三是教師要正確認識學生在“聽、說、讀、寫”能力方面的問題:一是學生在“聽、說、讀、寫”方面的興趣,二是學生在數學知識、數學經驗、數學語言方面的儲備,三是對學生在“聽、說、讀、寫”能力的有效評價。
其次是為學生提高“聽、說、讀、寫”能力創造必要的條件。作為教學的主要實施者,數學教師要不斷地摸索培養學生這方面的規律和方法,教師要在自己的課堂上注意數學語言的運用,除了教學用語必須合乎一般的語法規則和邏輯要求外,也要體現數學語言的通俗化和大眾化,還要使用規范的數學語言,培養學生在使用數學語言時的嚴謹性和邏輯性。教師要在課堂上多創設情境讓學生思考和交流,要讓學生有表現自我數學語言能力的機會,如讓學生復述教師或同伴的發言、發表自己對某個問題的見解等。如果有條件的話,在課堂上留充分的時間讓學生組成小組進行交流學習、展示小組學習成果、撰寫經驗小論文等方式來提高學生在“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注重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的整合。教師和學校要多創造條件使用多媒體技術,讓學生自學。可以通過公共的免費網絡資源為學生提供新的學習平臺、通過聽優秀教師的示范和講解來拓展視。開放學校或社區的圖書館,為學生提供大量的數學科普讀物(如數學史、數學學習方法、趣味數學、數學專題講座、數學小論文寫出等)和以學生為閱讀對象的數學和自然科學期刊等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從而提高學生在數學“說”的方面的能力。班級或者學校設立學生數學交流平臺,開展數學故事演講比賽、數學小論文評比等方式來提高學生的興趣和參與度,也可以在校刊或以學生為主要閱讀對象的讀物或期刊上發表(遺憾的是這類讀物和期刊多以教師的寫作為主、學生的參與度較低)。
三是要對學生在“聽、說、讀、寫”等方面的活動做出恰當、及時的反饋和評價。學生學習成績的好壞可以通過測試來完成,而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差異卻無法進行量化。教師要通過課堂提問,傾聽學生在表達方面的能力;通過學生觀看視頻講解后的復述來了解學生聽的效果;通過學生課外閱讀數學方面的書籍判斷學生在讀方面的興趣;通過學生作業的表達看學生運用合理數學語言表達和寫作方面的能力;對學生在“聽、說、讀、寫”方面表現出的進步進行實時的表揚和肯定,充分調動學生在“聽、說、讀、寫”能力培養方面的興趣。教師、班級、學校也要對開展以提高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為目的的活動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如對演講、論文寫作等優秀者、進步者進行表彰,讓這類獎勵不亞于成績優秀者、進步者,這對于全面提高學生在數學“聽、說、讀、寫”能力是至關重要的。
當然、數學中的“聽、說、讀、寫”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其中的每一個環節都離不開教師的積極引導和點撥,更需要學生的積極主動的學習精神和合作意識和參與意識。只有師生之間的和諧配合,才能在“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工作上取得最佳效果。總之、要真正提高學生在數學“聽、說、讀、寫”方面的能力,需要全社會的努力,需要我們每個數學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在轟轟烈烈的新課改的大背景下,這個工作顯得尤其重要又尤為迫切。
參考文獻
[1]陳淑蘭.“重視學生數學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J].職業教育研究 2006年第3期。
[2]劉勇.“淺談數學教學中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J].新世紀論叢 北京藝術與科學電子出版社2006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