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捷
【摘 要】情感文化是小學語文教學完善小學生的情感的協助者,通過語文的文化性教學建立學生的情操,利用語文教學為學生提供一個健康的情感體驗,采用多種情景體驗教學,將學生代入到各種場景,體驗其中故事,利用這種方式建立起學生的情感審美。
【關鍵詞】小學語文 情感文化 審美 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4.013
情感文化對學生不管是心理健康發展,還是學習發展在教學中都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在教學中教師運用情感教學、情景教學逐步完善學生的情感文化,促進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融入性,增強學生對語言、文學的共感,達到人文合一的學習境界。對于小學生我們要求學生在情景中體驗情感的方式,寓教于樂,達到讓學生在教學中發展自我,培養自我學習樂趣的教學目的。
一、以情景教學為主創造學生情感體驗機會
情感體驗在小學生的語文教學入門階段中的表現對教學尤為重要,其主要原因是因為學生在這時剛剛進入學校,他們剛從自由的世界中轉到有條框、有規矩的教學生活,這樣與原先不同的生活導致學生在剛入學的時候產生對學習的排斥感,這個排斥感代表學生與學習產生了隔閡,對后來的教學影響尤其明顯。學校里的一切對他們來說都顯得尤為陌生,導致學生無法真正明白學習的意義,在教學時教學效果低下,對語文情感理解不足導致學生雖聞其意,卻沒觸其理。
而情景教學的目的就是為了消除學生對學習、對學校生活、課堂生活的陌生感。情景教學主要是教師運用一些情景事例為學生創造一個體驗性的學習環境,將生活中的一些感想、感受導入到學習中,將學生隨意發散的思維收攏,讓其感受能夠進行有意識的、有目的的情感活動。情景教學拉進學生與學習、與知識之間的距離,人們常說“知識源于生活”,教學同樣也離不開生活,教師在教學中運用的一系列情景充滿了生活的元素,雖與生活聯系緊密但是在學習中的運用又是從另一種方法上對事物進行感知。在情景中的體驗更具有針對性、目的性,一切的情景設計都是為了學生有所發展,讓他們能夠在體驗中得到情感增長。
情感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表現較其他科目尤為更甚,因為它既是語文教學離不開的一種教學手段,也是讓學生能從情感上真正體會語文內涵的一種感知介質,還是對學生進行語文學習考核的一種手段,從而不管是在教師教學角度還是學生學習角度上看,情景在語文中的引入都是對語文教學有所增益的。在語文中情景設計多元,不管是幫助學生識字、看圖造句、還是還原文章情節,進行角色體驗,都具有將知識進行情景化的特點。在教學中還要注意一點的是,這些教學情景設計的體驗對于小學生來說都是人生初體驗,在以往都是不曾體會過的,故而教師在教學的時候一定要注重學生對教學的感受,及時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教學調整,力求讓學生對學習的接受度保持最高。在教學中主要以情景教學的方式梳理學生情感,當學生對知識不明了的時候利用情景讓學生找到對文字正確的體驗感受,對情感文化具有積極認知。
二、冶煉學生對知識的心得體會
“百煉成鋼”,知識需要通過學習不斷的“捶打冶煉”才能一點點將其融入到學生的“骨血”之中,只有這樣才能做到知識任憑使用。這個冶煉知識的過程時非常漫長的,而小學階段正是處于對捶打知識的第一層,無論是教學效果,還是采取的教學方法對學生的語文學習,甚至是所有的學習階段都有很大的影響。可以將接受知識的學生想象成一塊能夠成長的海綿,知識就如同海綿吸收的溶液中的溶質。如果想要一塊海綿盡可能多的吸收知識,那么有兩種方法能夠達到這個目的:一是擴增海綿的體積,這是最直接的方式,但是這種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根本上解決問題;而是增加海綿吸收的物質中的知識含量,這種方法雖然需要很多的時間來學習,但是卻進行長久發展,這也是一個對知識錘煉的過程。在教學的時候要讓學生學會整理自己對學習的心得體會,會自我整理的人才是會學習的人。在教學的時候通常會問學生對某句重點話的理解,當教師問的多了、教的多了、體會多了之后,那么學生的對于情感的理解更加深化。況且讓學生進行情感整理這也是為了讓學生在讀書的時候不被他人情感所影響,小學階段的學生總是會無意識的模仿他人,無論是情感還是行為上的模仿,而教學課本中收錄的文章所表達的感情有積極的、有消極的,通過心得整理的方式讓學生保持積極的心態,避免被消極的情感影響導致在學習中對學生產生負面的影響。讓學生能夠明白書中是他人的故事,而我們要保持好自己的心態,既能體驗世間百態但又能立住學生的赤子之心,達到學習心理的健康發展。
三、發散學生情感文化的運用
情感文化在教學中的運用有很多方向,并非只是針對語文學習的某一個方面,漸漸將情感普及到整體學習中不斷將情感進行運用打磨,使之在語文文化中發光發彩。在諸多的運用情感方面中有幾個方面情感運用的表現尤為突出:一是對文章的理解情感;二是對中華文化的歸屬情感;三是情感向人文文化的轉化。俗話說“情之所起,一往而深”,這句話的真諦不僅在愛情上顯示出來,在學生的學習上也展現了一二。
情感文化對于學生的語文學習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只有學生有情,才能真正地感受到文字的情、文章的情、文學的情,對于語文的解讀能夠達到更深的層次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文字的表面走不到文章深處去。情感有多種,情感文化有多重,教學中教師要引領學生進行情感發散,有情既情,觸物既物。當學生的語文情感體驗積累到了一定程度,那么將會引導學生的語文學習新一輪的蛻變,將看似與自己無關的語文學習變得與自己緊密相連,讓學習變成一種愛好,變成一種如同學生與生俱來的情感文化。
總之,教師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對學生情感文化的發展的關注是不能減少的,語文教學的過程是對學生情感文化進行發展的一種途徑,但是情感文化對語文教學又是一種促進,兩者雖然看似前者被后者包含,但是實際上卻是有包含共同體的不同存在,只有做好情感文化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質量。
參考文獻
[1]劉甲鳳,劉西娟.情感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4(8).
[2]劉敏.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新課程·小學,2014(11).
[3]吳妍英.淺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的策略[J].讀書文摘,2016(2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