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東
摘 要:隨著我國的社會日益進步,在高等教育中,對于鋼琴進行教學也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而不斷地出現多樣化,同時鋼琴教學的水平和質量也相應得到提高。我國高校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學的模式也出現了一定的問題,這就使得高校鋼琴教學的創新和發展受到了嚴重的制約。本文通過對高校鋼琴教學中出現的問題進行闡述,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高校鋼琴教學 存在的問題 解決措施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10-0-01
一、前言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相應的得到了提高,鋼琴因其所具有的較高的藝術欣賞性,逐漸擺脫了只有少數人可以擁有的局面,鋼琴不斷走進人們的生活中,并成為大多數家長以及藝術生的選擇。近幾年以來,大部分高校開始開設鋼琴課程,對于鋼琴教育進行大范圍的推廣,是我國在藝術方面進行發展的重要表現,但在其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也出現許多矛盾和困難。這些問題的出現,使得鋼琴的教育和發展受到阻礙,同時對于社會主義建設也產生了不良的影響。
二、高校鋼琴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
近幾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高等院校對于招生的規模也在不斷地擴大,這就需要對高校的相關教學體制進行更加全面的考慮,對于舊的教學體制以及舊的教學結構進行更新,并建立更新的教學思想以及教學模式。目前來說,對于我國的高校鋼琴進行教學,受到舊的教學理念的制約,使得新建的教學結構受到了阻礙,特別是對于教師而言,在課堂上進行鋼琴教學的教學中,教師需要對教學的內容進行完成,并運用一定的教學方法來實現對學生的教育[1]。但是即使是這樣,對于學生教學的評價仍舊是通過學生的分數來進行好壞評價,這使得教師的教學模式的創新受到了嚴重的束縛。因此,課堂上依舊是說教式的教學模式,老師講,學生聽,學生上課的氣氛太過于呆板,教師在課堂上講解的內容依舊是以考試內容為主,對于學生的學習特性也沒有顧及,因此導致課堂上的教學質量得不到提高。
2.學生之間存在較大差異
在進行鋼琴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對于鋼琴掌握的基礎也是相差甚遠,這使得對鋼琴教學的順利進行產生阻礙。一部分的學生,從小就能夠有機會接受到鋼琴的教育,因此具備一定學習鋼琴的基礎,而另一部分學生,對于鋼琴來說只是稍微的了解,甚至有些學生從沒有接觸過鋼琴[2]。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面臨著學生鋼琴學習基礎差,認知水平也有所差異的問題,對于傳統的教學方法已不能夠滿足學生的需求。不同的學生對于鋼琴學習的需求程度也有所不同,因此教師需要通過因材施教的原則進行教學,并根據學生的層次不同對鋼琴教學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案。
3.忽視綜合素養的培養
在進行鋼琴教學的過程中,大部分高校都會忽視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教師在鋼琴教學中,一般過于注重對學生鋼琴彈奏的技巧進行訓練和培養,這反而使得教師在教學中忽視了將鋼琴中樂理與其他音樂文化進行結合教學[]。鋼琴作為較重要的音樂表達方式,不僅對于彈奏鋼琴的人的彈奏技巧要求極高,同時對于彈奏者所具備的音樂素養也有較高的要求,并在進行彈奏中注入自己的思想感情,從而達到以音樂動人的效果。在傳統的鋼琴教學中,教師對于鋼琴彈奏技巧的教學過于看重,從而使得學生對于音樂的文化底蘊出現缺乏,這就使得學生對于鋼琴的演奏缺乏情感[3]。因此,在進行鋼琴的教學中,教師需要對教學的內容進行多元化的設計,讓學生接觸到音樂的不同方面,從而培養出具有綜合素養的藝術人才。
4.高校對鋼琴教學不夠重視
在我國大部分開設鋼琴教學的高校,以及相關的鋼琴教學老師,對于鋼琴的教學都沒有足夠的重視,不論是學校在鋼琴課程的安排上,還是教師對于鋼琴教學的備課上,都明顯的存在著不足。對于學生而言,一些學生由于高中對于音樂的興趣,希望在高校中能夠進行更加深入、專業的學習,從而提高自己的音樂水平,但是面臨現實情況卻是高校對于鋼琴的教學意識不足,教學體制仍舊是傳統的方式,從而使得學生的音樂水平難以得到提高[4]。
三、高校鋼琴教學中存在問題的解決措施
1.轉變教學理念
教師,作為組織教學活動的引導者,教師主要的教學理念對于教學活動也會起到指導性的作用,對于課堂的整體教學具有重要的影響。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與時代的不斷進步,人們對于鋼琴演奏者的人才的要求也在逐漸提高,這就需要教師對傳統的鋼琴教學方法以及教學理念進行轉變,并根據現代教學模式的要求創建高效的課堂,并將新的教學理念運用到一切的教學活動當中[5]。同時,教師需要樹立培養綜合素養人才的理念,在進行鋼琴教學中不僅要注重學生的彈奏技巧,同時還應該對學生的音樂文化素養進行培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打破傳統教學觀念的束縛,對于教學的理念不斷地進行創新,從而培育出社會所需要的復合型人才。
2.教學模式進行創新
在高校的鋼琴教學中,由于鋼琴教育的稀缺性,對于鋼琴的教學一般都是采用一對一的教學模式。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同時也促使高校的鋼琴教育得到了廣泛的推廣,這就使得越來越多的人能夠接觸到鋼琴教育,并產生了對鋼琴進行學習的興趣,即對于鋼琴進行教育將變得更加大眾化。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就不能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這就需要教師對于教學模式進行創新,也就是對于一對多的教學模式進行應用。在鋼琴教學中,鋼琴的教學內容一般都是通過對音樂作品進行賞析以及教師對于彈奏技巧進行演講,這些教學的內容對于一對多教學模式的應用也十分的適合。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不僅使得教學的氛圍更加的融洽,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在音樂方面的合作能力以及創新能力。
3.實行分組分層教學
對于學生進行分組、分層進行教學,主要是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面對學生在鋼琴的演奏技巧以及所擅長的曲風上存在著較大差異的問題,就需要根據學生自身的具體情況進行分層教學,從而盡最大的可能滿足每個學生對于鋼琴教學的需求。對其進行分組,一般每個小組中的學生在演奏水平或者是擅長的曲風都是相似的,又或者是小組中的學生具有相同的欠缺。通過對分組、分層教學方法的應用,不僅提高了教師教學的質量,同時也使得學生進行交流和討論更加的便捷。
四、結束語
教育是一個在不斷發展中進行創新的過程,隨著時代的進步,對以教學的目標以及需求也在不斷發生著變化。面對新的教育形式,對于高校鋼琴課程進行教學,不僅對于高校鋼琴教學的模式提出了新的標準,同時對于鋼琴教學的專業技能也應該進行提高,這就需要對于鋼琴教師進行培養,從而使得我國的鋼琴教育能夠得到更大的提升。因此,對于鋼琴教育需要不斷的進行普及,培育出更多社會所需要的鋼琴人才,從而使我國民族的音樂藝術修養能夠得以提升。
參考文獻
[1]李旸.淺談高校鋼琴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措施[J].才智,2016,(27):176.
[2]汪在東.鋼琴教學之“歸元”——高師鋼琴教學探討[D].湖南師范大學,2007.
[3]趙錦霞.高校鋼琴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北方音樂,2016,36(21):196.
[4]郭瑞.高職院校鋼琴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分析[J].戲劇之家,2017,(5):224,226.
[5]高學強.關于高職院校在示范校建設中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的思考[J].教育與職業,2008,(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