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華
【摘 要】農村中學教育教學管理是指在農村中學這一中學區域進行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的教學模式。農村中學教育教學管理的有效性是指,在農村中學教育教學的時候作出管理活動決策的有效性、人員的有效性以及環境的有效性等各個管理程序方面的有效性。
【關鍵詞】農村教育 中學教育 教學管理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4.156
隨著新農村建設的推進,農村的教育教學也日益被提上了日程。農村教學已不再是憑借以往簡單的教學模式就可以解決的粗制教學,而已然有了自己的教學體系的細致化教學。同時農村中學教育教學管理也逐步凸顯了其重要性。自古以來率軍打仗似乎都離不開一個優秀將領的指導。同樣我們的教育管理活動也離不開一個優秀決策者的引領。而決策者的正確的先導作用的最重要的體現就是其管理的有效性。在接下來我們就將簡單地分析農村中學教育教學管理的有效性。
一、農村中學教育教學管理的有效性體現在教育工作領導隊伍決策的有效性上
農村中學教育教學管理的有效性體現在教育工作領導隊伍決策的有效性上。策為萬事之始,好的決策往往能夠提高整個計劃的成功率。因此在這里作為農村中學教育管理體系中的領導者,我的首要觀點就是農村中學教育教學管理的有效性會被集中體現在教育工作領導隊伍決策的有效性上。在這里有幾個值得注意的方面:
首先,我在這里說的是整個教育工作領導隊伍,并不是強調某一個人的決策的重要性,教學活動的任何一個決策都絕對不可能因為哪一個人的拍腦袋決定就可以任意下達的。哪怕是這個下達命令的人是學校的校長或者是書記也不能,因為就算是學校的最高領導也難免會有犯錯的時候,沒有誰可以拍胸脯保證自己的決策絕對萬無一失。只要是人就會有疏忽大意的時候,這也是可以被人意識和考慮到的地方。因此為了降低教學的失誤,為了避免決策的不合理性,在這里我們進行相關的教育教學活動的時候一定要在自己的領導班子內進行。而這樣經過多方的意見的提出和我們在各個方面的認真討論和分析以后,再進行相應的意見的收集和整合,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就可以在最終得出另大家都較為滿意的并且適合教學的決策結果。眾人拾柴火焰高。我們的教育管理活動的順利進行不是通過哪一個特定人或者說特定的職位來實現的,而是通過大家的不懈努力,一同創造實現的。
其次,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還應該強調的外在的客觀因素。在社會這樣的概念剛被提出之時,就意味著生為社會個體的人類,并不能夠脫離社會的本身進行相應的社會活動。這從側面也向我們說明了在社會活動中自身一定要注意的就是外在的客觀因素。我們的決策是農村中學教學領導隊伍所下達的運用在農村中學的決策。也就是說這樣的決策絕對不能夠脫離農村中學這樣的大環境。而農村中學的環境又包括哪些方面呢?我粗略地列舉一下,應該包括農村中學本身的教學環境、農村中學的教學資源配置情況、農村中學的教學對象的受教育程度、農村中學的教學對象的家庭狀況等各個方面。這樣結合相應的客觀環境集合眾人之力所做出的教育教學的決策判斷一定能夠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二、農村中學教育教學管理的有效性體現在教務人員分配的有效性上
農村中學教育教學管理的有效性體現在教務人員分配的有效性上。若說在農村中學教育中能起到決定性作用的人是誰,那么十有八九這個人會是教師。因為在教育教學的活動中教師絕對是最大的承擔者和付出者,尤其是在農村教師身上,他們承擔的會是更多更多。因為農村中學教學資源和環境的問題,很多時候我們并不能得到優秀的長期的教師資源。很多優秀教師在選擇支教幾年或者工作幾年之后都會紛紛以不同的方式離開。這也造成了一個怪像,那就是農村中學不缺教師卻又往往留不住那些優秀的教師群體。而教師隊伍的頻頻換動對于學生的影響也是頗深的,很多學生才剛剛適應這個教師的教學模式就要迎接這個教師的離開,而他們往往又要花上不少的時間去適應另一個教師的教學模式。這樣的教學顯然是對學生十分不利的,因為它對于培養學生的一個固有的、有規律的學習思維并沒有好處。
這又是農村中學教育的現狀,需要農村教育教學管理中教務人員分配的有效性了。教務處和校長在納入一個新師源的時候一定要了解這樣的師源的可靠性,對于不便于久留的教師應該表示理解,并且盡早作出相應的教學安排。對這種教師,學校可以安排他們去接快班,這樣就算日后教師離開了,作為快班里的優秀的學生也能夠很快地適應新的教學模式。同時學校應該考慮到一個及時的接班問題,要認真叮囑教師,在他們要離開自己的任職一定要提前作出報告,再根據具體的情況安排新的教師接任。
三、農村中學教育教學管理的有效性體現在教學環境安排的有效性上
農村中學教育教學管理的有效性體現在教學環境安排的有效性上。農村教學的安排還一定要和學校的教學環境相結合。也就是說農村中學教育教學管理也一定要體現在教學環境的安排上。
首先,教學的教學設施的好壞。其實在近幾年來農村的教學設施已經得到了莫大的改善。所以說我在這里提到的好壞其實也只是一個相互比較下生成的概念而已,并不是一個絕對的好或者差。教學設施好其實意味著它能夠在很多方面促使教學順利進行下去。比如說教室內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其實能夠更加豐富課堂的教學,并且增加教學的活力。所以說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的環境安排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教學計劃進行下去。
其次,教學的對象的家庭環境的好壞。在這里我們提到的教學環境絕對不僅僅指的是學校內的環境而已,更是指的學生所處的家庭環境。與城市內的家庭教育環境不同,農村內的家庭教育環境有的時候會更加錯綜復雜,有的時候學生家庭的教育環境對學生的影響是極為深遠并且不可磨滅的。農村學生家庭教育背景很多時候離不開他們的家庭經濟背景,往往經濟條件與家庭背景的好壞成一個正比關系,而農村的家庭教育環境也不僅僅是經濟方面還有留守家庭等多個不一樣的因素。總之學校的管理一定要協調好學校內和學校外的教學環境,做好相應的安排。
農村中學的教育規模雖然比不上城市中學教育規模的龐大但是也應該受到應有的重視。在農村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團隊的領導者更應該著重考慮到管理在農村教育教學發展中所起到的重要性,要不斷提高自身的領導能力,打造一個高效率的教師團隊,以此來提高農村中學教育教學管理的有效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