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霞
摘要: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導致城鄉差距較大,農村初中生多為留守學生,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得他們更容易迷失在成長過程中,放棄學習、過早接觸社會、形成畸形的人生觀都是農村初中學生家庭教育缺失或錯誤導致的問題,本文從農村初中學生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入手,探討提高農村初中學生家庭教育指導的策略,為我國農村教育事業發展提供思路。
關鍵詞:農村;初中學生;家庭教育;指導策略
初中生處于成長和青春期發育的關鍵時期,是學生接受知識、生理成長最重要的時期,在學生成長過程中承擔著重要的作用,在此時期內,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有效配合可以幫助初中生建立正確的三觀和思想路線,有助于初中生的終身發展。在經濟高速發展的當代,農村家庭生產方式、組成結構、教育理念都在發生巨大的變化,經濟的發展與文化的滯后導致農村家庭教育存在一定的問題,嚴重阻礙了初中生的成長和發展,需要教師通過家校一體化方式指導家庭教育,使初中生受到正確的、適宜的綜合性教育,健康發展。
一、農村初中學生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
(1)家長教育理念落后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學校教育需要家庭投入的資金越來越多,經過計算,支撐一個孩子讀完高中、考取大學的費用對于農村家庭來說承擔難度較大,若孩子讀完大學沒能找到一個好工作,那么培養的費用無法得到短期回報就會顯得得不償失,很多農村初中生的家長選擇放棄孩子義務教育外的教育,讓孩子在初中畢業后就進入社會打工賺錢。
(2)家庭教育缺失
農村青壯年多選擇入城打工,中小學生和老人留守鄉村,這種生活方式導致初中學生無法及時、穩定獲得來自家長的教育和關心,即使家長通過打工提供了相對富裕的物質生活,祖父輩的家長也很難提供全部的關懷和指導,導致農村初中學生普遍存在不良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沒有堅定的通過知識改變命運的信念,出現大批輟學生。
(3)家庭教育偏頗
農村初中學生的家長通常不關心教育領域的發展,對于教育理念、方法等信息知之甚少,容易出現棍棒教育、溺愛等家庭教育問題,影響初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還有部分家長只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在道德教育、心理成長方面忽視情況嚴重,導致初中學生的發展出現偏頗和缺失,形成畸形、扭曲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4)家庭教育方式粗放
部分初中學生在家庭中接受到的教育方式除了棍棒、罰站等體罰外,就是冷落和刻薄的數落,家長與孩子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導致雙方誤會愈發深刻,在初中生進入青春期后反叛、憂郁等情況十分嚴重,家長的教育方式過于粗放,導致家庭教育沒能緩解初中生的青春期煩惱,反而推動了初中生在青春期憤世嫉俗、叛逆、暴力等問題的發展。
二、農村初中學生家庭教育指導策略
初中教師是農村范圍內初中生能夠接觸到的具備先進教育理念、優秀教育方式方法的人群,教師需要擔負起家校一體化、家庭教育溝通指導的責任,為初中生創建科學、合理、溫馨的成長環境,盡量緩解初中生在青春期的“生長痛”。
(1)提高農村家長教育素質
想要提高初中生的成長上限要從家長入手,在學生教育的領域中家庭、學校、社會三方缺一不可,教師應當注重與家長的溝通和交流,通過家長會、家庭訪談等面對面交流方式向家長傳授家庭教育的知識與訣竅,通過講解教育實例的方式宣傳以關愛為主、以引導為輔的家庭教育理念,通過視頻等多媒體形式幫助家長在生活工作之余提高教育方面的知識和素養,從而推動家校一體化工程的建設完成,注重指導家長通過家庭教育影響學生的成長,培養更優秀的人才,從而改變一個農村家庭的未來發展。
(2)發揮家庭的優勢
家庭是初中生出生成長的地方,是其人生十數年中最熟悉的場所,家庭對一名學生的影響是無法抹除的也是最直接的,因此教師應當引導家長通過發揮家庭的優勢來引導初中學生更好的成長。家庭的顯著特點在于關懷和保護,隱藏特點是引導和教育,家長只有在關懷和愛護中所選與孩子的距離,才能更好的引導孩子成長;只有用嚴慈相濟的方式,才能更好的使孩子分清是非對錯、規范言行舉止、形成更加健康的身心發展;只有家長的言行舉止是正確的,才能夠潛移默化的影響初中生的言行;只有家長重視綜合發展,才能教育出綜合素質較高的學生。教師在對家庭教育進行指導時也應當將關懷、愛護、引導放在重點位置,用嚴慈相濟、潛移默化等方式引導初中生的成長腳步,避免拔苗助長錯誤的發生。
(3)著力改善家長的教育方式方法
教師需要通過座談、訪談、教育視頻等方式使家長明白棍棒教育、溺愛等教育方式對初中生成長的弊端,使家長明確鼓勵、耐心、支持在初中生成長中的重要性,使家長明白人生是一次馬拉松,是一個過程重于結果的過程,家長應當盡量為孩子創造成長的空間,用引導的方式使孩子健康成長,而非急切著看到結果,用激烈的手段并不能做好教育工作。教師要指導家長融洽夫妻關系、親子關系,用平和、和諧的方式進行家庭溝通,要使家長明確無論何種懲罰方式都意在讓孩子明白是非對錯,而非讓孩子屈從于自己的權威。
三、結束語
農村初中學生的成長和發展需要家庭、學校、社會的共同關注和寫作,任何一方的缺失都容易導致初中學生發展的不平衡和扭曲,初中教師需要指導家庭教育、聯合家庭教育使初中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指導和幫助。
參考文獻:
[1]王建憲.農村初中學生家庭教育指導策略[J].發展,2010(05):124.
[2]吳愛芳.淺析農村初中學生家庭教育的誤區[J].中國校外教育,2016(07):39.
[3]王小平.農村特殊家庭教育現狀的成因分析及指導[J].學周刊,2016(20):22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