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敬
摘 要:新的課程理念認為,課堂教學不是簡單的知識學習過程,而是在教與學的過程中盡可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的理想課堂。使學生在知識輸入與輸出中能夠感受過程,尋得規律,發展思維。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掌握學習的要領,以期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從而可以提高學習效率,而利用思維導圖的教與學,就不失為一種簡單而有效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思維導圖,生物教與學,知識點,預習,復習,高效
引 言: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就是要使同學們在學習中更為輕松的掌握各個知識點,提綱挈領的形成知識網絡,做到重難點明確。
正 文:新的課程理念認為,課堂教學不是簡單的知識學習過程,而是在教與學的過程中盡可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的理想課堂。使學生在知識輸入與輸出中能夠感受過程,尋得規律,發展思維。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掌握學習的要領,以期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從而可以提高學習效率。下面和大家探討一下我認為還不錯的一種學習方法———利用思維導圖的教與學。
一、打有準備之仗,事半功倍
學生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首先要在課前做好預習工作,那么預習就分為被動預習和主動預習兩種。被動預習就是完成老師或家長布置的預習任務,主動預習則是自己主動安排的學習任務。但不管是被動預習還是主動預習,都必須要明確預習的目的,閱讀相關的教材資料,完成相關的任務,做到對知識點有初步的認知。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說:“學生通過預習,自己自主學習,得到理解,當討論的時候,見到自己的理解與討論的結果相吻合,就有了成功的快感;或者看到自己的理解與討論結果不相吻合,就作比量短長的思索;并且預習的時候絕不會沒有困惑,困惑而無法解決,到討論的時候就集中了追求理解的注意力。這種快感、思索與注意力,足以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增進閱讀的效果,有很高的價值。”針對學科特點,我認為課前利用畫思維導圖的方式進行預習就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預習就是在學習某件事情之前進行自學準備以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預習的工作一定要在正式聽課之前進行,針對高中生物教材每一章的內容連貫性較強的特點,建議一整章內容為一整體預習,這樣更能在宏觀上全局把握,思路清晰連貫。在做這個工作的時候很多學生會以為這樣做太浪費時間,其實則不然,如果能善于做好預習,則在學習中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聽課的時候條理性就會更強,更容易抓住重點,更容易形成知識網絡,成績自然也就得到提高。
預習是上課前抽出一定的時間對即將要上的教學內容進行閱讀研究,了解其大意,做到心中有數,以便掌握聽課的主動權,預習所花費的時間不需太多,但必須提綱挈領,掌握所學章節的大意,要有條理性,這就需要在草稿紙上畫出思維導圖,將所學章節的各知識要點簡單明了的體現在思維導圖之上,做到一目了然。比如高中生物必修一的第二章:組成細胞的分子,這一章內容主要敘述了細胞所含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那么我們就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程度,邊閱讀邊思考,邊記錄,將這一節內容簡單的通過思維導圖反映在一張紙上,從而做到聽課時,有備而來,心中有數。大家可以通過制作預習思維導圖,將這一章的主要內容很明了的反映在我們眼前。
2. 事情并非止步于此,下一步也就是在聽課時,聽課后,進一步的完善上述的思維導圖由粗到細,由簡到精,注重知識點的強調。比如:細胞分子中有機化合物與無機化合物,有機化合物中蛋白質,核酸,糖類脂類等等,甚至我們還可以根據老師在上課時講授的內容再將所學知識再研究,再升華,進而反映在思維導圖上,使一張簡單的預習思維導圖,更完善,更豐滿。例如圖
試想一張如此立體完善,一目了然的思維導圖由我們在預習,學習中完成,導圖躍然紙上,那么這一章節的知識點是不是就藏于心中,刻于腦中了,當然也就會很好地掌握了。
二、做精準細致之功,錦上添花
1、思維導圖應用于課后復習
如若說思維導圖在預習中應用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那么它在復習中就起著定海神針,統攬全局的作用。復習中我們應該注重基礎知識的梳理,形成知識網絡是非常重要的,基礎知識是學生解決問題的源泉。切記眉毛胡子一把抓,毫無條理的盲目復習。如,脫氧核糖核苷酸——基因——DNA——DNA結構和復制——基因表達——基因突變——可遺傳變異來源——進化。這樣幫助學生歸納出一條主線,以利于學生系統地獲得知識,并形成聯系的觀點,活躍思維,在遇到問題時,才能迅速將知識分解、遷移、轉換、重組,使問題得到解決。所以復習時關鍵要知識點清晰連貫,這時思維導圖便可起到大作用。如高中生物知識體系的核心部分之一——細胞代謝,這一專題的重點在于物質的跨膜運輸、酶和ATP、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我們不僅在學習中要著重掌握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及其應用。同時,必須通過看書對課本知識進行梳理歸納,進行分析綜合,找出知識的內在聯系,使點、線、面結合形成知識網絡,因此生物復習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對基礎知識加以整理和歸類,使之成為知識鏈和知識網,便于學生理解性記憶和回顧。如例圖
2、思維導圖應用于總復習
筆者本人今年所帶班級正好處于高三,這至關重要的一年讓孩子們覺得時間緊迫,壓力倍增。所以如何能幫助孩子們減輕壓力,學科復習上盡可能精,準,全才是王道。因此通過復習使知識進一步系統化,應加強對學生認識知識的遷移能力的培養,幫助學生建立基礎知識之間的思維轉換模式,促使學生思維活動從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升。而思維導圖的應用就有助于加強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推理能力,這些能力的獲得對于復習備考的學生,尤其是對中等生來說可能是質的飛躍。在復習的時候,我們把之前所學一些重要的知識點很清晰地反映在思維導圖上,采用多向思維的導向幫助學習者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思維導圖的關鍵詞上,就不需要浪費時間精力在一些無關緊要的問題上,節省了寶貴的學習時間,利用關鍵詞答題,也會使答題更為準確精煉,抓住得分點,效果更好。在復習的時候,關鍵的知識點之間我們還可以進行集結,這樣也有利于把更多的相關知識點聯系在一起,形成更大的知識網絡,方便系統的掌握。心中自有乾坤在,定然守得云開見月明。
綜上所述,我們應首先認識與了解思維導圖的結構特點,進而認識到思維導圖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應用的可行性基礎,以此來不斷地促進思維導圖教學模式在高中生物課堂中的應用,并可以結合課堂教學效果及對思維導圖在課程中應用出現的一些問題進行反思,適時調整,從而優化知識網絡,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加牢固。這樣做的同時也能更好的促進我們積極主動的去理順各個知識點,不斷研究與分析思維導圖在高中生物課堂中的應用,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都具有不可小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