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旭生
【摘要】在中學地理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手段輔助教學是時代發展的需要。近年來,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國家對基礎教育的投資力度也逐步加大,現在各級學校基本配齊了現代化教學設備,為初中地理教學應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提供了技術支持和物質保障。文章對多媒體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初中地理;教學策略
地理是初中學段的一門重要學科,尤其是在當前文理分科的情況下,在初中學段打好地理基礎對未來的學習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當前我國大力推進教學改革,將傳統的教學成績拉回到教學質量上來。如何搞好地理教學,成為當前教師們研究的重點。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多媒體開始不斷應用到教學中來,為教師板書、學生理解帶來了方便,但我們仍需看清多媒體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我們應當吸取教學優點,摒棄多媒體教學弊端,使初中地理教學效率和教學水平得到不斷提升。
一、多媒體教學的優勢
(一)承載的信息量大、全、精
傳統地理教學中,教師教學通常靠板書,需要學生對板書的理解來完成教學。此類教學受限于教師的板書能力與學生的理解能力。由于地理教學的特殊性,許多板書所需時間很長,花費了許多課堂時間。而多媒體的應用突破了傳統板書的桎梏,可以使所需板書的圖片或內容更加立體地呈現出來。例如在講解“等高線”這一內容時,可以到網上找一組梯田水稻種植的圖片供學生觀看,這樣一來,學生對等高線的理解就更為清晰。
(二)教學方式更加靈活和豐富
傳統的地理教學中,教師課前的備課方式大多從課本本身出發,所能準備的材料有限,講課的形式較為單一(板書講解式)。多媒體的應用,使得教師可以將晦澀難懂的知識點運用多媒體進行處理,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多媒體不僅有圖像,還有聲音,讓學生如身臨其境,這種教學效果是傳統教學方式不能比擬的。
二、初中地理多媒體教學存在的問題
多媒體教學是近年來新興的教學模式,雖然相較傳統教學模式來說有許多優勢,但由于其發展時間短,教學使用中存在一些不合理的情況,對初中地理教學工作帶來一定困擾。
(一)教學中過分依賴多媒體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需清醒地認識到多媒體只是教學活動的輔助工作。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能使初中地理教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在目前的教學活動中,部分年輕教師過度依賴多媒體,沒有根據教學實際情況合理使用,知識點過于堆砌,學生難以消化和思考。多媒體的應用能有效節約教師板書時間和吸引學生學習興趣,這一點不容忽視,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科學設計多媒體教學內容,突出教學重點、難點,避免同質內容反復播放,否則會給學生的思維帶來混亂。此外,過分依賴多媒體教學,還會使教師逐步喪失板書教學方面的能力。一旦多媒體出現故障,就會使得教學工作難以為繼。
(二)偏離教學目標
多媒體是新生事物,許多學生在以往的學習過程中尚未接觸或較少接觸。多媒體的音視頻效應能夠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但需要注意的是,初中地理的教學,不單單是讓學生看,而是要學生懂,最終理解知識點和知識內涵。教師要將學生對多媒體的興趣拉回到對地理知識的學習興趣上。
(三)課堂教學模式成為借助于高科技的“滿堂灌”
濫用多媒體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只能阻礙課堂上師生之間的交流。有經驗的教師都能從學生的眼神和面部表情中接收信息,然后做出相應的反應,而學生也可以從教師的面部表情和手勢中得到鼓勵,受到啟發。這種交流是無聲卻必不可少的。如果教師手不離鼠標,學生眼不離屏幕,就會隔斷這種無聲的交流,師生面對面的熱烈融洽的交流氣氛就會大減,而這種課堂教學模式實質上也就成了一種借助于高科技的“滿堂灌”。
一堂課中全部或大部分時間用于多媒體教學,其效果不如間斷地、適時地用好。從心理學、教育學的角度來講,從人的注意效應看,適時的變化是最能產生明顯的良性效應的。以學生的心理特點和發展為原則,用多媒體教學在中學階段以15~18分鐘為宜,在導入、解疑、反饋、總結之時采用能突出教學中的重點,突破教學中的難點,教學效果最為明顯。
因此,多媒體教學需科學運用,不然會給教學效果帶來很多負面影響。在當前的初中地理教學中,一定先要讓學生做好預習工作,列出知識點,讓學生有目的地做好預習,再通過多媒體輔助工具,幫助學生答疑解惑,鞏固知識點。
三、科學運用多媒體教學
(一)運用多媒體展現地理的美
興趣是學習的導師,只有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才能讓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有效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營造課堂氛圍,將傳統的地理學習轉變為可參與式的“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在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不能脫離教學任務,而是與之相結合走一條更為高效的教學路徑。
(二)運用多媒體提升學生理解和記憶能力
傳統教學模式是一種平面的板書教學模式,利用平面板書教授這種三維地理內容,對于教師來說十分困難,對于學生來說,又難以提起學習興趣,且難以理解。傳統教學活動中,學生的理解主要靠腦補畫面來理解地形、地貌、氣候等學科要點。采用多媒體技術,能很好地將平面板書轉化為音視頻形式,幫助學生腦補,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和記憶。比方說“地球的運動”這一節內容比較抽象,而初一學生的知識儲備和空間思維能力有限,因此學生對于地球如何自轉和公轉,以及在自轉公轉的過程中會產生什么現象等問題不容易理解。這時如果教師利用Flash制作地球自轉和公轉的動畫來演示這一現象,學生通過觀看演示的情況,就能很容易理解地球自轉和公轉方向、周期,產生的地理現象及原因等知識。
總之,對于多媒體這一新興產物,我們不能排斥,也不能太依賴,更不能盲從,需從科學的角度對待和應用。教師需要正確處理多媒體與教學任務的關系,同時協調好教師和學生的關系,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心理和學習中的不足,通過科學的方法不斷改善教學方法,應用好多媒體這一輔助工具,不斷提升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張成奎.多媒體信息技術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23):156-157.
[2]付秀香.多媒體使初中地理教學更精彩[J].學周刊,2014(04):170-171.
[3]趙獻青.初中地理教師如何發揮多媒體優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J].學周刊,2014(20):110.
[4]張樂安.多媒體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途徑研究[J].商,2014(06):246.
[5]陸健.多媒體技術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才智,2015(23):15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