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民辦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生態遞進理論模式研究

2018-01-17 11:42:08肖開寧
廣西教育·C版 2018年10期
關鍵詞: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

【摘 要】本文論述傳統高等職業教育往往注重解決學生專業技能技術問題,而變化、復雜的職場更需要具有復合、創新、優良職業品質的人才;新時期的高職院校應從市場需求出發,創新職業人才培養模式,引領高發展潛力應用型職業人才的培養;從理論創新的角度,初步建立中國高職院校職業人才培養的生態遞進模型。

【關鍵詞】高等職業教育? 人才培養? 生態遞進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8)10C-0110-03

一、我國高等職業教育概況

(一)我國高等職業教育面臨的問題與挑戰

1.近三十年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使舊的計劃經濟觀念、價值觀被部分顛覆,“金錢崇拜”“物質崇拜”等頻現,整個社會的價值觀體系出現不穩定狀況,給整個社會職場、學校都帶來諸多負面影響。因此,價值觀與職業品德需要在新的時期重建。

2.科技理性至上觀導致職業教育技能化在經濟改革時代的發展中弊端凸顯。我國發展生產力,發展經濟,必然會強調對技術的渴求、對科學理性的崇拜。科技理性至上觀影響到職業教育領域,這體現在整個職業教育從理論到實踐竭力追求科學化、理性化、技能化,視效率為生命,把學生物化,把價值事實化,把哲學科學化,把道德知識化,把人的思維理性化,把理性知識視為唯一合法的知識。于是職業化和以分科為中心的工業化職業教育模式橫行,教育的目的唯分數論,應試教育盛行。職業教育則過分強調技能技術教育,高職教育的弊端越來越凸顯,而對職業院校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適應與發展潛能教育則遠遠不足。

3.當今科技化、信息化、智能化迅猛發展,高職學生受到的影響是全面的,原有單元化教育已不適應新一代90后、00后,傳統職業教育教學模式面臨重大挑戰。

4.在中國特有的獨生子女群體,許多家長(50后、60后、70后)往往過分寵溺子女,故80后、90后、00后相當部分學生缺乏社會實踐與社會交往訓練,喪失部分社會生存能力。

5.長期的和平與生活無憂年代,造成新一代年青人體能和意志薄弱化,相當部分學校和家庭減少甚至取消體育戶外活動,缺少運動成為普遍現象。

6.中國的高職教育體系相對還是較封閉的,教育行政部門主導,職場、業界特別是占就業市場80%以上的民營企業(民營經濟)對高職院校影響有限。換一角度講,目前高職學生、高職院校所處的生態環境尚未達到理想狀態。

(二)當前高職高專學生的特性特點,加大了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復雜性和難度

1.高職高專招生錄取分通常在300分以下,屬于高考考生的低層,而民辦高職招生更是“低中選低”,近幾年來,廣西民辦職業院校有70%~80%的學生高考分數都處于200分左右。

2.高職高專的學生有60%~80%來自農村和鄉鎮的普通家庭,他們往往都缺少就業創業時必要的社會資源與階層上升背景。

3.部分分數低、不愛學習的高職學生群體,學習自覺性較低,其中少數人還成為潛在的“問題青年”,若教育不好,往往成為社會不穩定因素。

4.中國的高職高專大多數傳承本科教育模式,目前傳統的、注重精英培養的教育方式往往難以解決高職高專學生可持續性的成才成長問題。

面對以上問題,高職高專教育方式必須從市場出發,整合資源,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才能尋找到高職高專學生積極、高效、優質的可持續成長成功之路。

按目前的大學畢業生職業發展趨勢,出身底層、無重要資源的學生想要快速晉升,一是通過創業,首先成為企業主,創造新的社會身份;二是具備良好的職業能力,擠進職場的中高層,參與并贏得社會競爭。因此,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主要教授技術技能,培養工匠型人才是不夠的,還要按照市場需求,加強高職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使之具備一定的發展潛力。

本文嘗試從生態教育學的角度,探討構建一種適應時代發展的高職院校職業人才培養模式。這種模式既重視受教育者個體,強調個性的培養,把個人當成教育過程中心,注重綜合素質、職業品質培養,循著這種思路,智力、創造性和價值觀都放在突出的地位,同時也注重技能、技巧、專業能力及實踐能力培養,即培養雙高素質職業人才。

二、高職院校職業人才培養生態進化模型的理論依據

(一)從生態學視角來進行職業人才培養

職業教育系統如同自然生態系統一樣,具有相應的生態特征。職業教育生態系統是一種有目的的系統,有系統內的生態功能和系統外的生態功能。其內在功能為育才,培養職場高級人才,其外在功能主要為社會功能,如傳承文化、協助個人社會化、使人們建立共同的價值觀等。教育生態學是20世紀70年代中期興起的一門新興學科,它是教育學和生態學相互滲透的結果。英國教育學家阿什比早在1966年就已經提出“高等教育生態學”的概念,1976年,哥倫比亞大學師范學院院長克雷明在其所著的《公共教育》中列出專章討論了教育生態學問題。生態教育思想是20世紀在西方國家出現的一種新型教育思潮。它是教育者對以工業化、城市化、效率化為標識的現代化的幻滅和生態問題的惡化的一種批判思想。現代社會的生態危機一方面反映了自然界功能的紊亂和失調,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的信念、視野、價值偏愛優先順序和忠誠體系的混亂和支離破碎,即人的生存價值定位表現為混亂、無序和不堪。

(二)職業人才培養的生態模型基于“相互作用論”

克雷明教育生態學理論對教育的概念進行了重新定義,他從生態學視角來看教育,重視對于教育的多元綜合分析,尤其重視教育的社會環境,看到了家庭環境、學校環境、校外教育機構的教育作用。克雷明認為,生態學原本是研究生物體與其棲息環境之間辯證關系的科學,而教育生態學的理論基礎就是“相互作用論”,教育是一個有機的、復雜統一的生態系統,教育與環境之間、教育系統內部子系統之間存在物質、能量、信息交換過程及相互影響和相互適應的關系。這種關系包括以下定律:

1.限制因子定律。一種生物或環境的發展必然會受到多種因子的影響,高職院校學生個人的發展必然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

2.耐度定律和最適度定律。學生個體在自身發展一定階段上,對周圍生態環境的各種生態因子都有自己適應范圍的上限和下限,在此范圍內主體能很好發展,否則將走向反面,這就是高職教育教學中應該遵守的最適度原則,而不是最佳原則,這一點與傳統的唯分數論是截然不同的。

3.花盆效應。生態學上稱之為局部生境效應。花盆里栽不出萬年松,花盆是一個半人工、半自然的小生態環境,在空間上有局限性,還要人為地為之創造適宜的環境。因此,在花盆內的個體、群體一旦離開此小生態環境,就會失去生存能力。因此,當前相對封閉、半封閉的高職教育系統,使學生脫離現實生活,從書本、校內實訓室到社會就會產生極大的不適應。因此,高職教育不能脫離現實閉門造車,應最大限度地讓學生逐步適應社會競爭,成為高職學生進入“叢林”社會的演練場,提高學生的承載力,使其走出校門后能盡快適應社會。

(三)高職院校職業人才培養生態進化模式的創新點

高職教育生態環境分為外生態、類生態和內生態三種,外生態是指自然環境,類生態是指人文環境,內生態是人的發展。高職人才培養的生態進化模型強調了人的身心和諧發展與自我進化,用生態的可持續性來代替技術的可持續性,把高職教育的目的指向適應職場、提高素質與發展潛力、增進學生個體的幸福與職業發展,而非單向度的提高學生技術、技能水平。

1.遞進與進化定律。本模式體現了人生存發展的遞進進化層次,表明了人的成長發展受內因與外因同時作用,內因包括智力、體力與能力,還包括人的一切情感、意志、態度、創新能力等,外因則包括社會、環境、信息等方面外在影響。人的成長是漸進、遞進的,到了一定程度則發生進化、跨越式發展變化,高職教育也要遵循這一定律。

2.生態平衡原理。高職教育的生態圈既包括國家、社會、政治這樣的大生態系統,包括國內外職場、業界、用人單位、行業這樣的中型生態系統,也包括學校、家庭、社會、公眾傳媒、群體系等微觀生態系統。系統內是尋求不斷平衡的過程。因此,高職教育不能閉門造車,而應充分與系統內各方進行融合、溝通、協調、合作,才能取得較大協調效應。

三、職業人才培養生態模型設計及其含義

高職人才培養模式受各方面因素影響,很難有統一的公示或用數學模型來說明。為了說明人才培養模式中各要素的關系,嘗試把人才培養中的關鍵要素通過數學式來表達,使得高職人才培養的內涵要素更加清晰,具體如下:

模式一:S=M[(P+I+T)e]÷EF(基本模式)

模式二:S=M[(P+I+T)e](a+f+w)÷EF(升級模式)

模式三:S=M{[(P+I+T)e]a+f+w}5c÷EF(理論模式)

S-survival success,生存,成功(高職職業生涯的成功),發展。

M-高職學生價值觀與職業品質,在模式中,M可為正數,也可為負數,表示一個人的價值觀與職業品質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負面的,但M≠0,即高職學生(畢業生)不可能沒有態度與價值觀。

P-Physical Capacity,高職生體力水平、身體能力綜合協調,EF:環境影響系數,高職學生成長與發展,深受內外環境影響,P>0。

I-Intelligence,高職生智力水平,I>0。

T-Technical Ability,高職生技能與能力水平,T>0。

e-execution,高職生執行力,行動力。

a-attitude,態度。

f-emotion quotient,情商。

w-will quotient,意商。

c-creative,創新創業力。

(一)價值取向和職業品質是方向

價值觀、職業品質等是決定一個人在社會環境中生存的主導因素。如果價值觀、職業品質為負數,則代表個人產生的是負能量,對個體甚至會對社會造成危害。如果為正數,則代表個人產生正能量,對個體、對社會則產生積極的影響。不同社會形態、結構中價值觀與職業品質要求是不一樣的。因此,高職教育中價值觀、職業品質教育必不可少。

(二)關鍵能力培養及適應力是核心

高等職業教育以適應社會需要為目標,以培養技術應用能力為主線來設計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和培養方案,強調理論教學和實踐訓練并重,承擔著為經濟社會建設培養生產、建設、管理一線技術應用型人才的重任。職業能力是多種能力的綜合,一般來說職業能力分為一般職業能力、專業能力和綜合能力,如圖1。

關鍵能力是社會人在其專業領域和社會生活中最核心的能力,具有普遍的適應性,不會因為科學技術進步而過時而被淘汰,對勞動者未來的發展起到關鍵作用。因此,學生的關鍵能力是綜合能力,也是隱性能力、發展潛能。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與實踐,已基本形成了以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為主或突出強調培養學生技能的教育理念,生態進化型職業教育初步將“關鍵能力”的教育理念引入人才培養模式中。

該模式以數學公式來體現,體現了各個要素對人的成功(S)的作用,有的因子起正負的作用,如道德M,道德是正數或負數,則直接影響S的正負,S為正,人的才能將對社會有益,發揮正能量,若道德為負,人的才能將對社會有害,發揮負能量。有的因子起倍數作用,如體能、智能,有的因子起次方的作用,對結果(S-成功)的影響是乘數效應。

(三)數學視域下的人才培養內涵

1.本模式體現了學生生存發展的進化層次,表明了人的成長受內因與外因同時作用。

2.價值觀、道德水平等是決定一個人生存(成功)正向與否的主導因素。如果價值觀、道德水平為負數,在某個社會環境中則代表個人產生的是負能量,對個體甚至社會造成危害。如果道德為正數,則代表個人產生正能量,對個體、對社會則產生積極的影響。

3.人的一生所接受的教育也應該是遞進式的。個人的基本生存能力是P、I、T之和,即體力、智力和能力水平,只要不為0,人就具備了一定的生存能力。職業教育首先要發展學生基本的生存能力,即保證學生具有體力、智力和能力,并付諸于實踐、行動。

4.公式中的次冪的組合,代表了促進、催化、放大個體生存(成功)的主要因素。行動力、執行力是人生成功的第一層次因素,只有把體力、智力和能力付諸實踐和行動,才可能生存,否則就是“懶人吃餅”的結局。情商、意商、態度則是影響個人成功的第二層次的催化劑,具有激活與放大的效力,人可實現遞進層次中的第四階段的成功。而創新則是實現個體突破自我的主要因素,有了創新能力,人可以挖掘潛能,追求卓越,實現自我突破,進化到更高水平的層級。

【參考文獻】

[1]秦荃田.全息教學論原理[M].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1990

[2]Cremin Lawrence(美)著,吳鼎福,諸文蔚譯.教育生態學[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0

[3]劉海燕.人才心理學[M].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 1998

[4]賀祖斌.高等教育生態論[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5]錢俊生,余謀昌.生態哲學[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4

[6]任凱,白燕.教育生態學[M].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2

[7]范國睿.教育生態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8]陳賽.從可持續發展觀看生態倫理學的價值取向[M].洛陽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1)

【作者簡介】肖開寧(1962— ),男,廣東大埔人,廣西經濟職業學院副教授,在讀博士生,研究方向:工商企業管理與市場營銷。

(責編 丁 夢)

【摘 要】本文論述傳統高等職業教育往往注重解決學生專業技能技術問題,而變化、復雜的職場更需要具有復合、創新、優良職業品質的人才;新時期的高職院校應從市場需求出發,創新職業人才培養模式,引領高發展潛力應用型職業人才的培養;從理論創新的角度,初步建立中國高職院校職業人才培養的生態遞進模型。

【關鍵詞】高等職業教育? 人才培養? 生態遞進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8)10C-0110-03

一、我國高等職業教育概況

(一)我國高等職業教育面臨的問題與挑戰

1.近三十年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使舊的計劃經濟觀念、價值觀被部分顛覆,“金錢崇拜”“物質崇拜”等頻現,整個社會的價值觀體系出現不穩定狀況,給整個社會職場、學校都帶來諸多負面影響。因此,價值觀與職業品德需要在新的時期重建。

2.科技理性至上觀導致職業教育技能化在經濟改革時代的發展中弊端凸顯。我國發展生產力,發展經濟,必然會強調對技術的渴求、對科學理性的崇拜。科技理性至上觀影響到職業教育領域,這體現在整個職業教育從理論到實踐竭力追求科學化、理性化、技能化,視效率為生命,把學生物化,把價值事實化,把哲學科學化,把道德知識化,把人的思維理性化,把理性知識視為唯一合法的知識。于是職業化和以分科為中心的工業化職業教育模式橫行,教育的目的唯分數論,應試教育盛行。職業教育則過分強調技能技術教育,高職教育的弊端越來越凸顯,而對職業院校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適應與發展潛能教育則遠遠不足。

3.當今科技化、信息化、智能化迅猛發展,高職學生受到的影響是全面的,原有單元化教育已不適應新一代90后、00后,傳統職業教育教學模式面臨重大挑戰。

4.在中國特有的獨生子女群體,許多家長(50后、60后、70后)往往過分寵溺子女,故80后、90后、00后相當部分學生缺乏社會實踐與社會交往訓練,喪失部分社會生存能力。

5.長期的和平與生活無憂年代,造成新一代年青人體能和意志薄弱化,相當部分學校和家庭減少甚至取消體育戶外活動,缺少運動成為普遍現象。

6.中國的高職教育體系相對還是較封閉的,教育行政部門主導,職場、業界特別是占就業市場80%以上的民營企業(民營經濟)對高職院校影響有限。換一角度講,目前高職學生、高職院校所處的生態環境尚未達到理想狀態。

(二)當前高職高專學生的特性特點,加大了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復雜性和難度

1.高職高專招生錄取分通常在300分以下,屬于高考考生的低層,而民辦高職招生更是“低中選低”,近幾年來,廣西民辦職業院校有70%~80%的學生高考分數都處于200分左右。

2.高職高專的學生有60%~80%來自農村和鄉鎮的普通家庭,他們往往都缺少就業創業時必要的社會資源與階層上升背景。

3.部分分數低、不愛學習的高職學生群體,學習自覺性較低,其中少數人還成為潛在的“問題青年”,若教育不好,往往成為社會不穩定因素。

4.中國的高職高專大多數傳承本科教育模式,目前傳統的、注重精英培養的教育方式往往難以解決高職高專學生可持續性的成才成長問題。

面對以上問題,高職高專教育方式必須從市場出發,整合資源,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才能尋找到高職高專學生積極、高效、優質的可持續成長成功之路。

按目前的大學畢業生職業發展趨勢,出身底層、無重要資源的學生想要快速晉升,一是通過創業,首先成為企業主,創造新的社會身份;二是具備良好的職業能力,擠進職場的中高層,參與并贏得社會競爭。因此,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主要教授技術技能,培養工匠型人才是不夠的,還要按照市場需求,加強高職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使之具備一定的發展潛力。

本文嘗試從生態教育學的角度,探討構建一種適應時代發展的高職院校職業人才培養模式。這種模式既重視受教育者個體,強調個性的培養,把個人當成教育過程中心,注重綜合素質、職業品質培養,循著這種思路,智力、創造性和價值觀都放在突出的地位,同時也注重技能、技巧、專業能力及實踐能力培養,即培養雙高素質職業人才。

二、高職院校職業人才培養生態進化模型的理論依據

(一)從生態學視角來進行職業人才培養

職業教育系統如同自然生態系統一樣,具有相應的生態特征。職業教育生態系統是一種有目的的系統,有系統內的生態功能和系統外的生態功能。其內在功能為育才,培養職場高級人才,其外在功能主要為社會功能,如傳承文化、協助個人社會化、使人們建立共同的價值觀等。教育生態學是20世紀70年代中期興起的一門新興學科,它是教育學和生態學相互滲透的結果。英國教育學家阿什比早在1966年就已經提出“高等教育生態學”的概念,1976年,哥倫比亞大學師范學院院長克雷明在其所著的《公共教育》中列出專章討論了教育生態學問題。生態教育思想是20世紀在西方國家出現的一種新型教育思潮。它是教育者對以工業化、城市化、效率化為標識的現代化的幻滅和生態問題的惡化的一種批判思想。現代社會的生態危機一方面反映了自然界功能的紊亂和失調,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的信念、視野、價值偏愛優先順序和忠誠體系的混亂和支離破碎,即人的生存價值定位表現為混亂、無序和不堪。

(二)職業人才培養的生態模型基于“相互作用論”

克雷明教育生態學理論對教育的概念進行了重新定義,他從生態學視角來看教育,重視對于教育的多元綜合分析,尤其重視教育的社會環境,看到了家庭環境、學校環境、校外教育機構的教育作用。克雷明認為,生態學原本是研究生物體與其棲息環境之間辯證關系的科學,而教育生態學的理論基礎就是“相互作用論”,教育是一個有機的、復雜統一的生態系統,教育與環境之間、教育系統內部子系統之間存在物質、能量、信息交換過程及相互影響和相互適應的關系。這種關系包括以下定律:

1.限制因子定律。一種生物或環境的發展必然會受到多種因子的影響,高職院校學生個人的發展必然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

2.耐度定律和最適度定律。學生個體在自身發展一定階段上,對周圍生態環境的各種生態因子都有自己適應范圍的上限和下限,在此范圍內主體能很好發展,否則將走向反面,這就是高職教育教學中應該遵守的最適度原則,而不是最佳原則,這一點與傳統的唯分數論是截然不同的。

3.花盆效應。生態學上稱之為局部生境效應。花盆里栽不出萬年松,花盆是一個半人工、半自然的小生態環境,在空間上有局限性,還要人為地為之創造適宜的環境。因此,在花盆內的個體、群體一旦離開此小生態環境,就會失去生存能力。因此,當前相對封閉、半封閉的高職教育系統,使學生脫離現實生活,從書本、校內實訓室到社會就會產生極大的不適應。因此,高職教育不能脫離現實閉門造車,應最大限度地讓學生逐步適應社會競爭,成為高職學生進入“叢林”社會的演練場,提高學生的承載力,使其走出校門后能盡快適應社會。

(三)高職院校職業人才培養生態進化模式的創新點

高職教育生態環境分為外生態、類生態和內生態三種,外生態是指自然環境,類生態是指人文環境,內生態是人的發展。高職人才培養的生態進化模型強調了人的身心和諧發展與自我進化,用生態的可持續性來代替技術的可持續性,把高職教育的目的指向適應職場、提高素質與發展潛力、增進學生個體的幸福與職業發展,而非單向度的提高學生技術、技能水平。

1.遞進與進化定律。本模式體現了人生存發展的遞進進化層次,表明了人的成長發展受內因與外因同時作用,內因包括智力、體力與能力,還包括人的一切情感、意志、態度、創新能力等,外因則包括社會、環境、信息等方面外在影響。人的成長是漸進、遞進的,到了一定程度則發生進化、跨越式發展變化,高職教育也要遵循這一定律。

2.生態平衡原理。高職教育的生態圈既包括國家、社會、政治這樣的大生態系統,包括國內外職場、業界、用人單位、行業這樣的中型生態系統,也包括學校、家庭、社會、公眾傳媒、群體系等微觀生態系統。系統內是尋求不斷平衡的過程。因此,高職教育不能閉門造車,而應充分與系統內各方進行融合、溝通、協調、合作,才能取得較大協調效應。

三、職業人才培養生態模型設計及其含義

高職人才培養模式受各方面因素影響,很難有統一的公示或用數學模型來說明。為了說明人才培養模式中各要素的關系,嘗試把人才培養中的關鍵要素通過數學式來表達,使得高職人才培養的內涵要素更加清晰,具體如下:

模式一:S=M[(P+I+T)e]÷EF(基本模式)

模式二:S=M[(P+I+T)e](a+f+w)÷EF(升級模式)

模式三:S=M{[(P+I+T)e]a+f+w}5c÷EF(理論模式)

S-survival success,生存,成功(高職職業生涯的成功),發展。

M-高職學生價值觀與職業品質,在模式中,M可為正數,也可為負數,表示一個人的價值觀與職業品質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負面的,但M≠0,即高職學生(畢業生)不可能沒有態度與價值觀。

P-Physical Capacity,高職生體力水平、身體能力綜合協調,EF:環境影響系數,高職學生成長與發展,深受內外環境影響,P>0。

I-Intelligence,高職生智力水平,I>0。

T-Technical Ability,高職生技能與能力水平,T>0。

e-execution,高職生執行力,行動力。

a-attitude,態度。

f-emotion quotient,情商。

w-will quotient,意商。

c-creative,創新創業力。

(一)價值取向和職業品質是方向

價值觀、職業品質等是決定一個人在社會環境中生存的主導因素。如果價值觀、職業品質為負數,則代表個人產生的是負能量,對個體甚至會對社會造成危害。如果為正數,則代表個人產生正能量,對個體、對社會則產生積極的影響。不同社會形態、結構中價值觀與職業品質要求是不一樣的。因此,高職教育中價值觀、職業品質教育必不可少。

(二)關鍵能力培養及適應力是核心

高等職業教育以適應社會需要為目標,以培養技術應用能力為主線來設計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和培養方案,強調理論教學和實踐訓練并重,承擔著為經濟社會建設培養生產、建設、管理一線技術應用型人才的重任。職業能力是多種能力的綜合,一般來說職業能力分為一般職業能力、專業能力和綜合能力,如圖1。

圖1

關鍵能力是社會人在其專業領域和社會生活中最核心的能力,具有普遍的適應性,不會因為科學技術進步而過時而被淘汰,對勞動者未來的發展起到關鍵作用。因此,學生的關鍵能力是綜合能力,也是隱性能力、發展潛能。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與實踐,已基本形成了以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為主或突出強調培養學生技能的教育理念,生態進化型職業教育初步將“關鍵能力”的教育理念引入人才培養模式中。

該模式以數學公式來體現,體現了各個要素對人的成功(S)的作用,有的因子起正負的作用,如道德M,道德是正數或負數,則直接影響S的正負,S為正,人的才能將對社會有益,發揮正能量,若道德為負,人的才能將對社會有害,發揮負能量。有的因子起倍數作用,如體能、智能,有的因子起次方的作用,對結果(S-成功)的影響是乘數效應。

(三)數學視域下的人才培養內涵

1.本模式體現了學生生存發展的進化層次,表明了人的成長受內因與外因同時作用。

2.價值觀、道德水平等是決定一個人生存(成功)正向與否的主導因素。如果價值觀、道德水平為負數,在某個社會環境中則代表個人產生的是負能量,對個體甚至社會造成危害。如果道德為正數,則代表個人產生正能量,對個體、對社會則產生積極的影響。

3.人的一生所接受的教育也應該是遞進式的。個人的基本生存能力是P、I、T之和,即體力、智力和能力水平,只要不為0,人就具備了一定的生存能力。職業教育首先要發展學生基本的生存能力,即保證學生具有體力、智力和能力,并付諸于實踐、行動。

圖2

4.公式中的次冪的組合,代表了促進、催化、放大個體生存(成功)的主要因素。行動力、執行力是人生成功的第一層次因素,只有把體力、智力和能力付諸實踐和行動,才可能生存,否則就是“懶人吃餅”的結局。情商、意商、態度則是影響個人成功的第二層次的催化劑,具有激活與放大的效力,人可實現遞進層次中的第四階段的成功。而創新則是實現個體突破自我的主要因素,有了創新能力,人可以挖掘潛能,追求卓越,實現自我突破,進化到更高水平的層級。

【參考文獻】

[1]秦荃田.全息教學論原理[M].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1990

[2]Cremin Lawrence(美)著,吳鼎福,諸文蔚譯.教育生態學[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0

[3]劉海燕.人才心理學[M].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 1998

[4]賀祖斌.高等教育生態論[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5]錢俊生,余謀昌.生態哲學[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4

[6]任凱,白燕.教育生態學[M].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2

[7]范國睿.教育生態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8]陳賽.從可持續發展觀看生態倫理學的價值取向[M].洛陽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1)

猜你喜歡
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
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SPOC混合教學模式設計探討
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
基于現代學徒制高職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
東方教育(2016年16期)2016-11-25 01:54:10
高職院校“三個空間”就業體系構建研究與實踐
紡織行業職業結構變遷對高職現代紡織專業人才培養的啟示
職教論壇(2016年24期)2016-11-14 08:45:16
淺論我國高等專科職業教育發展現狀及對策探討
速錄專業 “三個一” 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
考試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17:27
學研產模式下的醫藥英語人才培養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7:49
基于人才培養的中職生日常管理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8:35
基于人才培養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2:22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性69交片免费看| 中国国产A一级毛片| 黄色网在线| 在线欧美日韩国产| 国产亚洲日韩av在线| 欧美午夜理伦三级在线观看| 国产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 欧美a√在线| 东京热av无码电影一区二区| 青青草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视频a| 爆乳熟妇一区二区三区| 99视频有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免费国产好深啊好涨好硬视频| 五月天久久婷婷| 免费福利视频网站| 91亚洲免费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另类| 伊人丁香五月天久久综合| 国产91透明丝袜美腿在线|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古装| 成人免费一级片| 国产91色| 久久综合色视频| 国产精女同一区二区三区久| 欧美成人国产|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国产精品妖精视频| 欧美天堂久久| 日本在线亚洲|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视频在线观看 | 老司国产精品视频| 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站欣赏网| 在线观看国产网址你懂的|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成人| 广东一级毛片| 亚洲综合网在线观看| 日韩123欧美字幕| 国产微拍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丝袜丝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动漫在线观看| 青青操国产视频| 五月激情综合网| 天堂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欧美激情网址| 天天操天天噜|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日本午夜三级| 国产青榴视频|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一区| 福利在线不卡一区| 久草性视频| 国产a在视频线精品视频下载| 国产精品入口麻豆| 国产欧美亚洲精品第3页在线| 欧美日韩资源| 无码高潮喷水专区久久| 97狠狠操| 国产迷奸在线看| 免费午夜无码18禁无码影院| 99ri精品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日韩一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资源站| 台湾AV国片精品女同性| 大陆精大陆国产国语精品1024| 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 91精品国产自产91精品资源| 国产精品无码制服丝袜| 日韩人妻少妇一区二区| 青青操国产视频|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99| 97超爽成人免费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男人的天堂网| 在线免费无码视频| 欧美精品在线看| 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国产网站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9966精品国产免费| 欧洲成人免费视频| 欧美www在线观看| 思思99热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