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姿炎??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對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也逐漸重視以就業市場為導向,因此面對著培養以就業為導向的高校應用型人才也是高校的構建人才培養模式的工作重點,成為近幾年來高校追求的目標。然而,目前大多數的高校并沒有成功地培養出更多的應用型人才,因此高校也將構建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作為高校發展的必然趨勢。高校逐步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以及教育思維,開展探求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更深層次的教育改革。本文分析了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特點,闡明了以就業為導向的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意義,最終提出了構建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措施。
關鍵詞:就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
一、 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特點
(一) 培養人才社會性強
高校按照其培養人才的特點以及服務方向將學校分為教學研究型大學、應用型大學和高等職業學院。而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主要是針對于應用型大學。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既不同于傳統的教學研究型大學主要培養鉆研學術的人才也不像高等職業學院培養專業的技術型人才。應用型大學應當從自身的辦學主旨出發,按照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要求,培養出一批既掌握了基礎理論知識又具備了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還能適應社會需求的應用型人才。而培養的人才適應社會能力較強也是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根本。
(二) 培養人才的內容實用性強
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旨在培養實用性強的人才,應用型大學需要在教導學生學習基礎的學科知識后,重點指出便是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這也要成為培養學生的重要目標,成為專業課程設計的出發點。一方面,要根據專業課程的需要將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相互結合,無論是哪方面都是培養學生專業應用能力的重要基礎。另一方面要選擇培養學生專業能力的課程內容,具體劃分講授哪些內容有利于提高學生專業應用能力。
(三) 培養人才的形式更具多元性
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出案件中學生需要掌握的最基本能力就是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之中,而培養人才的形式具有多元化的特點。教師需要注重對學生進行分類指導、分類評價。比如:在教學過程中要進行啟發式教學,引導學生進行多種方式的教學,培養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另一方面對于人才的培養不僅是依靠學校進行培養,還需要引入地方政府、就業對口的企業以及相關的社會群體參與人才的培養。為在校學生提供更多的實習時間平臺,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從而打造以學習為主、政府與社會用人單位為輔的一系列多樣化的培養主體,從而形成更廣泛的人才培養聯盟,形成協同合作的良好機制,更有利于培養應用型人才。
二、 構建以就業為導向的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意義
(一) 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是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
我國經濟發展迅速,學校必須要培養更多的應用型人才,以促進我國經濟增長方式從勞動性密集型經濟向服務型經濟發展,這是社會經濟轉型的必然要求。而人才是社會發展的重要保障性因素。因此,高校制定人才培養模式必須要從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出發,注重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為經濟發展以及經濟結構的改革提供更多的技術支持。
(二) 應用型大學畢業生就業現狀的必然要求
目前,我國的大學生面臨著嚴峻的就業問題,而企業卻同時有著招人困難的問題,而造成這個局面的主要原因就是應用型大學畢業生并沒有根據自身的特色,進行對口就業。應用型大學的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難以相符。因此應用型大學人才培養中必須要傳承精英教育培養模式,時刻把握時代的脈搏,培養應用型人才。
三、 構建以就業為導向的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途徑
(一) 以就業為導向,構建新型人才培養過程
傳統的就業主要是立足于被職位或者本部門進行單一的就業指導,與教育部門溝通少,這讓就業的工作與培養人才的過程缺乏融合度。就業工作在人才培養過程中作用小,培養的人才也不符合所應聘的崗位。因此就業單位必須要與學校多方溝通,時刻掌握社會與企業對高校人才的需求。讓教學過程中形成“就業狀況調研——設置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教學——就業”的人才培養模式。從而保證就業質量,保證培養的人才符合社會需求。
(二) 以崗位需求為指導,重新制定或調整人才培養方案
應用型大學人才培養方案必須要符合崗位需求。應用型大學所學的知識主要是一定的專業基礎知識以及應用能力,而這種培養人才的模式并不符合就業狀況,必須要按照應用型人才的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知識運用能力、社會適應能力等。從而保證學生在一定崗位工作時符合工作需求。并且需要時刻關注市場人才需要的狀況,不斷地調整人才培養模式,還要科學客觀地預測未來發展趨勢,根據市場需求為經濟發展儲備人才。
(三) 加強校企合作,深化創新創業教育
應用型大學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不相符在于學校與企業缺乏合作模式,在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中要不斷加強校企之間的合作,課程安排中要協調好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的安排。通過就業部門整合社會對口企業的資源,明確企業需求,加強對崗位需求的實訓課程的教學,同時完善實習基地計劃,定期安排學生到相關企業進行實習,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校方為企業提供人才技術支持,而企業為高校提供人才實訓,合作共贏,發揮高校研究成果對企業發展的指導作用。
四、 結語
應用型大學作為教育體系的重要部分,必須要明確市場需求,承擔起為地方經濟培養高素質人才的目標,既要促進學生就業與企業的高度融合,又要注重引導學生就業解決就業問題,積極主動地促進企業、行業與高校之間的深度合作,保證學生的高質量就業。而實際上,構建以就業為導向的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還需要多方努力。
參考文獻:
[1] 陳新剛.重視實驗室管理規范,強化實驗教學程序管理[J].學周刊,2016.
[2] 梁素文.以就業為導向構建應用型翻譯人才培養模式[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6.
[3] 孔倩云.以就業為導向的地方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研究[J].教育探索,2014.
[4] 王永宏,張麗萍,于輝.高校應用型人才以就業為導向培養模式論[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3.
[5] 倪瀟瀟.以就業為導向的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探討[J].中國林業教育,2011.
作者簡介:
張姿炎,遼寧省沈陽市,沈陽大學信息工程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