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數學作為學生學習的基礎學科之一,在每個階段都非常重要,尤其是到了初中。而且學生要學習七八科的知識,內容繁多,就數學學科而言,初中階段數學知識難度加大,內容增加,學習壓力比較大,因此有些學生成了“學困生”。面對這些存在問題的學生,教師應該如何對癥下藥才能解決問題呢?本文即從導致出現初中數學“學困生”的原因入手,分析學生的學習障礙,通過三方面的教學策略幫助學生跨越數學學習障礙,學好數學。
關鍵詞:初中數學;學困生;學習障礙;教學策略
沒有人是天生都會學習的,天才也是靠平時的積累。初中數學的學習也不例外。對于“學困生”,教師要給予足夠的關心和耐心,幫助學生克服障礙。本文主要從三方面談談如何幫助“學困生”走出學習障礙。
一、 初中數學“學困生”學習障礙及原因分析
“學困生”,顧名思義,就是學習方面有困難的學生,學生的學習障礙主要有三點:一是概念理解不透徹,做題不會做;二是沒有學習興趣,學習的知識不能和生活實際結合;三是有些學生達不到老師要求的學習目標等等。而初中數學是學生數學學習生涯非常關鍵的一環,因此學生一定要在教師的幫助下,克服這些困難。
二、 初中數學“學困生”教學策略研究
面對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教師一定要積極的尋找方法,對癥下藥,找出解決對策,幫助“學困生”克服難題。
(一) 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適當降低學習目標
首先,教師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適當降低學習目標。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不同,對問題的接受能力和解決能力不一樣,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來制定學習目標。對于基礎比較好的同學,目標可以相對來說高一些,對于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教師可以適當放低要求。因材施教,用不同的方法去對待不同層次的學生,爭取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不同的模塊適合不同層次的學生,如最基礎的例題,要求每個學生都要掌握,有的題是屬于提升能力的,這些題可以由基礎好的同學去做,去思考,去探究。
例如,在學習第十九章第三節“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對于三角形知識的了解,來確立學習目標,對于“學困生”,適當降低要求,設定他們可以完成的學習目標。如,學會判定直角三角形,理解清楚勾股定理的原理,并會運用。而對于層次較好的學生,可以嘗試一些探究題。
(二) 實施學生一對一互相幫扶學習的策略
其次,實施一對一互相幫扶學習的策略。初中生的思維比較敏感,有些學生比較內向,不愛和老師溝通,有了難題不敢去找老師請教,尤其是一些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怕老師責怪,這樣一來,學生有了問題不能及時解決,問題只會越來越多。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讓學生之間互相幫助。基礎好的和基礎薄弱的兩個學生為一組,“學困生”可以請教他的小老師,基礎好的同學在給“學困生”講解的這個過程中可以鞏固學到的知識,
“學困生”在這個過程中,可以解決自己存在的問題,兩個人一起學習,共同進步。
一對一互相幫扶,可以在全班營造一種良好的學習數學的氛圍,“學困生”有了問題可以得到及時的解決,基礎好的學生又能通過給同學講題鞏固自己學過的知識,兩全其美。這個過程中,如果有特別難的題,學生之間還可以在一起討論解決,這樣,整個班的學風都比較正,學生學習數學的氛圍也會比較好,而且還能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合作意識。
(三) 激發學習興趣,培養良好學習習慣
最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良好學習習慣。孔子曾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誠然如是,學習過程中,最重要也最基礎的就是學習興趣,數學作為一門揭示真理的學科尤其需要學習興趣。學困生在數學學習方面存在不少問題,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沒有學習興趣。他們不認為學習數學是件快樂的事,而且把學習當做任務,而且這個任務不好完成。學生從心底里覺得數學難,數學課枯燥,數學題不會寫,這樣的畏難情緒一旦產生,學習數學就會痛苦不堪。因此,作為學生,最重要也最基礎的就是培養數學學科的學習興趣。尤其是對于“學困生”來說,學習興趣尤為重要。有了學習興趣,學習數學就不再是痛苦的事情,有了學習興趣,數學題也變成了一個個等待學生征服的高山。
例如,在學習七年級上冊第十一章“圖形的運動”時,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圖形是如何變換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一節“圖形的平移”比較基礎簡單一些,第二節“圖形的旋轉”需要學生多一些的思考,一個圖形旋轉以后會如何變化?軸對稱圖形和中心對稱圖形的特點是什么?先以問題引導學生對這些知識產生興趣,這樣,學習有了興趣,就有了學習的動力。
此外,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尤其是“學困生”,錯題要利用好。每一次大考的試卷和平時的錯題,要好好利用,可以把題重新抄到本子上,再做一遍。利用好錯題,鞏固基礎知識,爭取下次遇到同樣的題不會再錯。
三、 結語
初中階段,是學生學習的關鍵時期,尤其是對于數學的學習。學習中出現問題不可怕,重要的是要積極尋找方法去解決問題。對于數學“學困生”,不僅老師要尋找適當的方法去指導學生學習,學生自己也要有危機意識,努力去克服問題,要為成功去尋找方法,而不去為自己的失敗找借口。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的在學習上得心應手,真正學好數學。
參考文獻:
[1]劉小春.初中數學“學困生”學習障礙及教學策略[J].教育科學:引文版,2017(2)000144.
[2]陳旺,謝榮.初中數學“學困生”學習障礙及數學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15(40):79.
[3]范忠奎.初中數學“學困生”的學習障礙及教學策略分析[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5(15):64.
作者簡介:黃梅,安徽省淮北市,安徽省淮北市淮北實驗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