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立足于當前高中物理課堂現(xiàn)狀,從創(chuàng)設良好課堂氣氛、開展學生組內合作、課后鞏固環(huán)節(jié)三個方面論述如何構建高效課堂,希望對廣大教師有所幫助。
關鍵詞:高中物理;高效課堂;策略
當今社會,各個行業(yè)競爭激烈,學校之間的競爭也同樣激烈,因此,教師有責任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一方面可以培養(yǎng)更多優(yōu)秀人才,另一方面也能幫助學校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因此,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就成為高中物理課程改革的研究方向。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論述,以期獲得較好的效果。
一、 創(chuàng)設良好氛圍,開展有效互動
高中生的內心處于青春叛逆期,心中不喜歡哪一科其學科成績必然不盡如人意。如何讓學生愛上較難的物理課程,這就需要教師用心去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一個良好的課堂氣氛有助于師生雙方開展有效互動,長此以往,學生的內心也會樂于學習物理知識。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手段,設置情境教學來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幫助他們快速進入到課堂學習狀態(tài),從而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
如,在“機械能轉換與永恒定律”這一課開始時,筆者在教室屋頂掛了一個小鋼球,邀請一名學生站在鋼球開始擺動的位置,然后擺動鋼球,起初學生很害怕鋼球碰到伙伴的鼻子,但慢慢地發(fā)現(xiàn)卻鋼球永遠不會碰到鼻子。在這節(jié)課中,筆者還引用“乒乓球彈起后為何會靜止”這一個問題,引導學生尋找原因。同學們在輕松的課堂氛圍中,紛紛回答:“因為重力原因導致球跳得越來越低最終靜止。”“乒乓球與地面有摩擦力。”筆者在總結學生回答后,說機械能減少,通過摩擦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進而引出課堂學習內容。這種趣味性的小實驗情境導入,能夠快速吸引學生的目光,起到了引人入勝的積極效果。
二、 進行組內合作,分層次教學
近年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理論被應用到物理教學中,但多數只是流于形式,這就導致學生在課堂上不知所措,既不能進行自主研究,又浪費教學時間,教學效率極其低下。筆者依據學生學習水平的不同開展組內合作、分層次教學,每組設置一位小組長。學生組長在組內合作中應當依據每位學生不同的特長,使每個人都能感受到自己在團隊中的價值,讓其與組內其他人建立起彼此信賴的關系,引導他們與同伴開展高效的探究,從而達到提升團隊戰(zhàn)斗力的目的。
如,在“摩擦力”這一知識點的教學過程中,筆者先讓學生以自學和組內討論的方式,找到靜摩擦力和滑動摩擦力的區(qū)別,以及滑動摩擦力產生的特定條件、影響因素及計算公式,要求學習一般和較好的同學能夠掌握如何計算最大靜摩擦力。在學生討論過程中,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誤認為壓力N的大小與滑動物體所受的重力是相等的,于是,邀請成績較好的學生指出大家在學習中的誤區(qū),即,只有在兩物體的垂直面垂直情況下,物體在水平拉力作用下,沿著水平面滑動時,壓力N的大小才能與物體本身受到的重力相同。學生通過自學、組內互助、師生互動的方式,能夠理解并掌握摩擦力這一知識點。
三、 布置課后作業(yè)、鞏固課堂所學
在課后復習環(huán)節(jié),教師應當給學生講清楚復習的意義,布置一些課后作業(yè),引導其認真地完成復習以鞏固課堂學習成果并規(guī)范解題思路。習題的難度要難易均勻,這樣就能照顧到大多數學生,教師也能夠了解全班同學對相關知識點的掌握情況,進而調整后期的教學進度及計劃,在最大程度上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如,在講授完“功、功率”這一節(jié)課后,筆者要求學生完成下面兩道習題,以方便后續(xù)學習勢能、動能和動能定理。筆者布置的習題如下:
①下面物理量及其對應的國際單位制單位符號,正確的是()
A. 力,kgB. 功率,JC. 電場強度,C/ND. 電壓,V
②假設質量為1kg的物體靜止于水平面上,假設物體可以視為質點,水平面為光滑狀態(tài),從t=0時起,在第1秒內有2N的水平外力作用于物體上,在第2秒內再施加同方向的1N的外力作用。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 0~2s內外力的平均功率是9/4W
B. 第2秒內外力所做的功是5/4J
C. 第2秒末外力的瞬時功率最大
D. 第1秒內與第2秒內質點動能增加量的比值是4/5
這兩道習題是高考試題,①題是基礎題型,②是拔高題型,學生通過第①題可以掌握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及回憶、鞏固其他概念,通過第②題能夠熟練掌握動能定理、功率等相關計算公式;教師通過批改課后作業(yè)會了解學生對教材內容的掌握程度,也有了調整后續(xù)教學的參考依據。
總之,通過教師構建的高效課堂,學生能夠快速掌握相關的物理知識,從而能夠應用相關內容解決一些問題,有效提升自己的物理素養(yǎng),為將來進修打下堅實的基礎,最終成為一名高素質人才。教師應當走在構建物理高效課堂的改革路上,應當重視創(chuàng)設良好氛圍—組內合作—課后練習等環(huán)節(jié),提高物理課堂的效率和質量。
參考文獻:
[1]徐傳洋.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構建[J].科協(xié)論壇,2011(03):169-170.
[2]趙加良.創(chuàng)設認知沖突情境,營造物理教學新契機[J].物理教學探討,2014(04):4-7.
作者簡介:
馬曉玲,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銀川市,銀川市第九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