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怡辰+劉震+李亞彬+李楊+宮世宇
摘要:職業教育作為教育體系中的重要構成部分,是促進經濟生長和社會進步的根本,是教育與經濟的最佳聯合點。長期實現與地方化工企業合作,向化工企業輸送人才,通過學徒制校企合作教學改革促使學生掌握與企業相關專業知識,優化現代學徒制校企合作辦學機制,真正實現職業教育培養地方人才服務地方企業的宗旨。
關鍵詞: 現代學徒制;校企合作;化工專業;辦學機制
內蒙古呼倫貝爾地區處于高寒偏遠地區,對外人才引進困難較大,為保護本土企業長效發展,解決本地區人才就業問題,其當代學徒制校企互助辦學機制研究顯得尤為重要。實施現代學徒制校企合作在促進當今教育改革的同時,更能提高職業院校的教學效果,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
一、 國內外研究現狀述評
現代學徒制采用的人才培養模式由政府組織管理,教育部設有學習與技能委員會全方位責任學徒制人才培養方式。學校、企業和學生三方簽訂培訓培養協議。由企業對其培訓投入資金,以工學交替的模式進行學習培訓。中小型企業承擔學員的培訓任務為學生提供專業技術熟練的技工師傅,先進的生產設備,實際操作中所需要的原材料,企業可以獲得政府撥款,學校提供學員的后勤保障,企業既可擁有技術熟練的員工又可擁有足夠的后備員工。
我國采用的是現代學徒制校企合作辦學機制人才培養方式,以企業或政府形式投入資金組織建設職業院校校內實習實訓基地和校外實習實訓基地,企業派高級人才到職業院校兼職任教,職業院校派專業教師到企業定崗實習進行專業培訓,企業與職業院校共同制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企業適當為職業院校提供專項資金資助。
二、 呼倫貝爾職業技術學院化學工程系校企合作機制探究與實踐
(一) 實施背景
呼倫貝爾地區經十年的建設先后引進了云南馳宏、云天化、大唐、華電、神華、中煤、金新化工、東北阜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東能源等企業,以上企業的發展建設均離不開化工專業人才。由于呼倫貝爾地區春季大風少雨,夏季溫涼短促,秋季降溫快,霜凍早,冬季嚴寒漫長這種特殊的氣候使本地區對外人才引進困難較大,為保護本土化工企業長效發展,解決本地區人才就業問題,實施現代學徒制校企合作辦學,改變傳統校企合作運行機制是十分必要的。
(二) 校企合作基本情況
結合呼倫貝爾金新化工有限公司、東北阜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現狀,化工行業屬于高危行業,進入企業實習的學生不能像企業技術人員一樣動手操作,化工專業畢業學生進入企業學習的安全和管理方面是難解決的問題。學生安全的限制條件使學生進入企業學習僅限于參觀,學生的學習效果不理想,反而為企業帶來負擔影響生產。
為解決企業實踐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根據企業對專業人才的培養要求,結合呼倫貝爾職業技術學校化學工程系自身具備的化工單元操作仿真教學條件,采用以企業需求為導向,職業能力培養為目標的教學法,將理論知識的學習與實習實踐操作相結合。教學過程中關注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深化擴展對學生專業知識的教育,提高教師的自身專業素質,教學運行過程中及時對教學質量進行監督檢測,評估反饋教學效果,積極與企業溝通,按企業定位實施考核方案,注重學生專業能力和適應社會能力共同培養。
(三) 校企合作教學實踐
教學過程中本著學生在校實習期間可以感受到企業的工作模式原則來實施教學,為畢業學生進入企業工作時能夠快速適應企業的工作環境做準備。教學過程中明確化工企業對于化工專業高職畢業生在理論知識和動手實踐能力的要求,教學內容“由淺入深,由廣入專”的方式教授給學生,根據市場和社會需要,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更新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果,符合學校辦學特點,對學生的思維習慣具有一定的認知,提高教師對教學方法的駕馭能力。
三、 呼倫貝爾地域現代學徒制校企合作長效機制建設
本地區現代學徒制的校企合作長效機制,需政府、企業和學校共同參與,政府提供法律政策保障機制,政策引導并明確利益相關者的責任權利,法律手段約束校企合作行為,規范校企合作行為,激勵校企合作行為;企業明確與職業院校的合作目標,就雙方訴求達成共識,具有合作共贏的價值認同,具有從大局的配合意識;職業院校完善相應的管理制度,評價機制用以檢驗學徒制校企合作機制的長效性、可逆性及復制性。
職業院校與企業共同成立“雙主體”特色辦學,確立學徒制校企合作人才培養目標,校企共同開發專業課,共同制定專項人才培養方案,建設成立企業與學校公用的師資隊伍,職業院校招生時可采取與企業訂單培養的模式,“畢業即就業”的原則。
四、 結語
長期實現與地方企業合作,向企業輸送人才,通過學徒制校企合作教學改革促使學生熟練掌握與企業相關專業知識,真正實現培養地方人才服務地方企業。優化現代學徒制校企合作辦學機制對企業而言,解決了企業招工難的問題,解決了企業選人育人成本高的問題,有效控制由于專業技術人員流失對企業造成的影響。對職業院校而言降低育人成才,提高育人質量,改善教學條件,對地方經濟而言,保護本土企業,帶動地區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 董怡辰.合成氨化工仿真.實踐教學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教學方法探究[J].考試周刊,2017(4):178.
[2] 董怡辰.化工單元操作實踐教學中以企業需求為導向的教學方法探討[J].考試周刊,2017(52):27.
[3] 萬燁鋒.德國雙元制職教模式本土化的實踐研究[D].蘇州大學碩士論文,2008:25-30.
[4] 成燕萍.實施有效教學,促進職教內涵發展[J].職業,2016(8):83.
[5] 李晶華.基于現代學徒制的校企合作運行機制探究[J].高等職業教育,2015,2.
[6] 林治平.職業學校開展現代學徒制的一些思考[J].教育管理,2015,3.
[7] 任靚.現代學徒制培養模式下校企合作管理機制研究[J].高校領導智慧,2015,12.
作者簡介:
董怡辰,劉震,李亞彬,李楊,宮世宇,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呼倫貝爾職業技術學院 化學工程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