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是指在特定時間內由教育者有意識、有目的依托兼顧思想政治教育任務、目標的教育媒介對教育者實施的教育活動所達到的實際效果以及未來影響效果的總和。本文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內涵探討出發,從教育者、大學校園環境、注重個體自身思想政治教育習慣養成三個層面闡釋了如何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
【關鍵詞】大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 ?實效性 ?提升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0-0067-01
長期以來,各專家、學者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內涵給出了不同釋義。通過對當前我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研究的現有文獻歸納、總結后,本文認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是指在特定時間內由教育者有意識、有目的依托兼顧思想政治教育任務、目標的教育媒介對教育者實施的教育活動所達到的實際效果以及未來影響效果的總和。由此可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主要包括在特定的時間段之內實施、針對大學生進行、是有意識、有目的的教育實踐活動,其教育影響評價不僅僅應當包括校內大學生所直接呈現,也包括未來走向社會、走向工作崗位之后大學生所呈現出來的整體效果。通過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內涵的分析可知,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特定環境下(大學校園環境)對大學生實施思想政治教育最直接的傳遞者與影響者。其自身專業素養、人格魅力、做事風格以及其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都會直接或間接的傳遞給受教育者。長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踐證明,只有具有較強專業素養、人格魅力,并且能夠與大學生“打成一片”的教育者才能夠贏得新生代大學生的敬佩、愛戴,進而直接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效性。作為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能夠從自身教育背景、教育經驗出發,結合當前快速發展的科學技術水平,大量汲取當前我國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知識、理論、專業技能,努力夯實自身政治素質。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際需要,拓展視野,擴大知識面,努力與新生代大學生思想動態接軌,結合新生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踐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將所遇到的問題理論化,并在后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進行再創新。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
二、構建積極、和諧、穩定、持續發展的高校環境
構建積極、和諧、穩定、持續發展的良性高校環境是保證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效性的必要條件。大學校園是學生從高中集中式時代到進入社會的重要階段,也是其思想品德形成與發展的關鍵時期。構建積極、和諧、穩定、持續發展的良性高校環境,包括:大學校園以及大學校園周圍與大學生學習與生活環境、校園文化氛圍、宿舍文化氛圍、社團文化氛圍,以及伴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快速發展而形成虛擬社區文化氛圍(例如,微信圈、公眾號、學校網絡社區,等等),這些實體校園文化氛圍與虛擬社區文化氛圍的好壞將直接或間接影響到大學生在校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作為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能夠立足于自身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環境構建成“實——虛”相結合的教師、學生、校園環境三維立體化教育形式,能夠在大學生學習、生活過程之中遇到問題時快速與教師、其他同學溝通交流,形成良性互助的高校環境,通過顯性教育形式、隱性教育形式相結合方法,促成大學生整體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提升。同時,構建積極、和諧、穩定、持續發展的高校環境還包括對于侵害大學生合法權益事件、擾亂校園教學環境、不良社會風氣零容忍,構建順暢、高效的上報渠道,運用法律武器,切實保護大學生合法權益。
三、注重個體自身思想政治教育習慣養成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在大學時間階段內特定時間由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對大學生進行的有意識、有目的教育活動。關涉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探討,應當包括大學階段大學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之初到大學生走出校門之后學習、工作后思想轉變的整體效果。大學階段在校時間所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其他教育階段或走出校門之后相比,其所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之廣泛、品德習慣養成之效率是其他階段不可比擬的,但是如何維持大學校園環境之中塑造出來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果,是亟待研究的學術問題。本文認為: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從根本上是要求其能從特定大學校園氛圍之中將學生培養成為自覺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并在日后走入社會之后的工作、學習過程之中,自覺糾正錯誤思想瑕疵能力的個體,并在此過程之中逐漸樹立、保持、積極實踐偉大理想,努力將自身塑造成為國家、社會所需要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陳潔.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特點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8(05)
[2]龍漢武.論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四要素[J].中山大學學報論叢. 2004(05)
作者簡介:
尚進(1987.09-),女,蒙古族,內蒙古呼和浩特人,研究生,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