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東昱 張敏
【摘要】隨著鋼結構的廣泛應用和迅速發展,鋼結構課程作為土木工程專業的主干課程,其重要性和地位在不斷地增強。本文針對哈爾濱工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鋼結構教學特點和問題,以培養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兼備的優秀人才為目標,探討了目前通識教育中少學時情況下,鋼結構課程教學體系的改革和創新。
【關鍵詞】鋼結構 ?教學改革 ?實踐能力
【基金項目】2018年華南農業大學教學改革與教學研究項目。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0-0221-01
鋼結構課程是高等學校土木工程專業重要的一門專業技術課,該課程在已有結構基本知識的基礎上,著重培養學生對鋼結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同時培養學生鋼結構工程設計與應用的能力。在土木工程專業系列課程體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文針對目前學院鋼結構課程教學,提出系列相適應的改革措施,促進少課時情況下,鋼結構教學效果的全面提升,為學院土木工程特色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提供有力保障。
1.教學資源平臺建設
鋼結構課程組根據培養目標的要求,建設教學資源平臺,在少學時情況下,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空間和環境,充分調動學生課后學習和探索的興致,利用課余時間鍛煉,提高認知能力和實踐能力。
針對土木工程結構類專業課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內容復雜,信息量少、平面講解不易為學生領會的現象,課程組教師可利用網絡建立基于電子課程、電子教案及其他網絡資源的教學平臺。增加課堂理論教學材料的綜合性和豐富性,滿足學生對鋼結構技術發展及應用的愛好和興趣。
1)靜態在線教學資料建設
課程組首先根據學習要求對資源平臺進行整體設計。制定了課程學習目標、學習進度要求;開發了多種網絡資源:除授課教案和授課錄像外,對難以理解的概念設計了原理動畫,為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設計了大量自測題和習題、并進行網上評分,為使學生拓展學習提供了學術講壇、推薦了參考文獻等。
2)動態在線教學建設
根據鋼結構快速發展和實踐性很強的特點,在平臺上不斷展示和更新大量工程實例、同時學生可根據教學進度進行自主參觀的要求,從而豐富了教學內容、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此外可以建立學習論壇,由學生提問、精彩作業、案例討論、教師感言等部分組成。通過學習論壇,讓學生們可以自由發表對課程內容的見解,學生之間可以自由討論,互相學習,共同提高。在線作業能夠激勵學生結合工作實際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
2.加強實踐技能和創新能力培養
實踐技能和創新思維能力是現代工科大學生培養的基本要求。鋼結構既有較強的理論性,又與實際工程緊密結合。除了在課堂上通過多媒體手段向學生介紹鋼結構工程的實例、圖片,通過教學模具使學生增強感性認識外,采用其他方式加強學生實踐技能和創新能力也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環節。
1)首先要求學生自己參觀一些鋼結構建筑,了解其結構類型和構成等。通過認識學習,組織學生參觀不同形式的鋼結構,來加強對知識的學習和掌握。同時可以開設鋼結構實驗課,在結構試驗課程中列入鋼結構桁架的加載測試內容,構件連接破壞試驗等,通過試驗,使得學生可以將抽象的書面知識形象的表現出來,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所學內容。
2)根據現代鋼結構的應用發展狀況改進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內容,將在國內大多數鋼結構教學中長期采用的鋼屋架設計從課程設計內容改為正常教學中的習題內容,代之以目前廣泛應用的門式剛架廠房作為課程設計內容,并制定全新的課程設計任務書。達到了學以致用的目的。
3.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目前高校對教師的學歷要求都比較高,大量的年輕教師大學畢業就進入大學任教,工程經驗十分缺乏。對于鋼結構這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來說,教師實踐經驗的缺失使得理論聯系實際在很多情況下成為一句空話。因此,各高等院校應加強這部分教師的培養,派遣其參與到工程單位的建設中去,以獲得相應的工程經驗,更好的為教學服務。
總結:
《鋼結構》是土木工程專業的必修課,屬專業課課程。它在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和獨立分析、解決工程實際能力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該課程是一門綜合性和應用性很強的課程,特別是隨著我國鋼結構的巨大發展,各類新型、大跨、復雜鋼結構建筑的運用,本課程的教學理念、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也應更新和變化,才能滿足培養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為一體的現代化人才需求。
參考文獻:
[1]鄧夕勝,董事爾.鋼結構教學改革探討[J].高等建筑教育,2008(5):167-169.
[2]李偉.高校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教學改革與實踐創新[J].沈陽教育學院學報,2009(2):63 -65.
[3]宋高麗.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鋼結構課程教學初探[J].高等建筑教育,2010(3):71-73.
作者簡介:
張東昱(1974-),男,北京市人,哈爾濱工業大學副教授。
張敏(1980-),女,陜西省銅川市人,華南農業大學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