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靜
【摘要】地理是一門培養學生空間認知和人地協調能力的學科,是初中教學階段的重要學科,隨著新課改的有效推進,地理課堂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發生了很大的改變,這給教師課堂教學帶來了不小的挑戰,需要教師積極改進教學策略,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本文將對提高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進行研究和討論。
【關鍵詞】初中地理 ?課堂教學 ?效率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2-0163-01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而教學效率是課堂的生命,也是教師追求的主要教學目標,目前教師在地理課堂教學中師生關系還不夠和諧,對信息技術的運用還不夠充分,課后作業的布置還不夠有效等,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不斷的改進和提高,本文將結合個人多年的地理教學經驗,對提高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進行分析。
一、提高地理課堂教學效率,要建立和諧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是課堂教學的影響因素之一,因此,教師要在地理課堂和學生建立一種和諧、友好、平等的師生關系,促進地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建立和諧師生關系,首先教師樹立正確的師生觀,明確師生之間應該是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關系。其次,教師要走進學生。積極在地理課堂和學生交流互動,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狀態是否良好,當學生在學習上遇到了困難要積極幫助他們找到應對的策略,為他們指明學習的方向,激勵他們不斷克服困難,實現自我的突破和提高。例如,在學習《地形圖的判讀》時,筆者積極和學生交流,詢問學生課堂知識掌握情況,發現小李對等高線和等深線的概念不是很理解,筆者便耐心的對其講解等高線和等深線知識,學生在筆者的一遍又一遍的耐心輔導下,最終掌握了等深線和等高線及地形圖的判讀方法。最后,要使課堂民主決策,例如,在教學《多變的天氣》時,筆者在教學方法的運用、教學目標的設定等問題上就積極征詢過學生的意見,實現了教學的民主。只有這樣才有利于和諧師生關系的建立,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
二、提高地理課堂教學效率,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
隨著互聯網在學校的普及和應用,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優勢逐漸顯現,它形象、具體、可重復的特點,對教學效率的提升有很大的促進作用,而地理學科圖形多,對學生的空間思維要求較高,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恰好可以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地理空間知識,較好的解決這些問題。因此,教師要在地理課堂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不斷提高地理課堂的教學效率。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破解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例如,在學習地球的公轉時,學生對地球公轉的特點及太陽直射點的變化理解困難,筆者便利用信息技術的動畫技術,為學生演示地球的自轉和公轉的模擬畫面,并結合PPT課件對近日點和遠日點進行了重點詳細的講解,之后利用多媒體圖片,為學生還原了太陽直射點在回歸線之間的運動,拓展了學生的地理想象空間,并引導學生總結其運動規律,最終學生較好的掌握了直射點變化規律等知識點,大大提高了地理課堂的教學效率。另外,教師還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提高學生讀圖、識圖能力。例如,在學習《氣溫的變化和分布》時,筆者將等溫線利用計算機軟件制作成了GIF圖片,該圖可以從始端到終端依次動態連線,為學生展示等溫線的變化,學生經過多次觀看這張GIf圖片,對等溫線有了較為深刻的印象,也理解了等溫線的表示和制作方法,使他們的學習效果有明顯的提升??傊岣叩乩碚n堂教學效率,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
三、提高地理課堂教學效率,要進行有效作業布置
作業布置是地理教學的重要組成環節,良好的作業布置可以鞏固課堂的學習效果,升華學生對地理知識的認知,因此,教師要重視地理的作業布置,用有效的作業布置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首先,作業的布置要求做到緊扣地理教材,題目要切合地理學習時的重點和難點;其次,要求做到題量適度,具體的數量要在課堂的知識點全覆蓋和學生的精力之間找到最佳的平衡點,并且注重質量;最后,要求做到分層設計,根據學生地理知識的掌握程度不同,為其設置相應難度的題目。例如,在學習了《世界的氣候》后,對不同的學生要設置不同梯度的題目,要求能力差的學生只掌握基礎的題目,如不同地區之間的氣候差異、世界氣候的類型分布情況、影響氣候的主要原因等,這些課本最基礎的知識,而對于中等偏上的學生,要以拓展他們的地理思維為主,如可以引導學生討論氣候變暖的原因及人類的活動對氣候的影響等,提升他們的地理綜合素養??傊?,提高地理課堂教學效率,要進行有效作業布置。
綜上所述,提高地理課堂教學效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教師要在新教學理念的指引下,在地理課堂和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進行有效的作業布置,不斷促進課堂教學向好發展,最終實現地理課堂的高效率教學,帶動初中整體教學質量上一個臺階。
參考文獻:
[1]杲立軍.提高初中地理教學效率的策略[J].學周刊,2015(31):118.
[2]張彥順.新課程下初中地理課堂低效的形成原因及改進對策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