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國
摘 要:隨著我國新課改深入發展,教師在教授學生科學文化知識同時,更加注重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繼而達到“德育”、“智育”、“體育”等教育形式和諧發展,優化配置教育資源發揮學科育人能效的目的。本文通過對基于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高職體育教學現狀及改進對策進行分析,以期為提高高職體育教學質量提供依據。
關鍵詞:綜合素質 高職體育 教學現狀 改進對策
高職院校作為培育優質應用型技術人才重要教育機構,存在“重視技能教育,忽視體育教育”消極現象,影響學生綜合素養培育實況,為此高職院校需在新課改背景下,積極思考高職體育教學現狀,以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為導向,思考體育教學方略改進對策顯得尤為重要。
一、分析基于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高職體育教學現狀
1.缺乏良好的體育教育氛圍。相較于普通高中來講,高職學生不僅需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還需學習專業技能,為充分發揮高職教育優勢,高職院校將教育重心放在專業素養培育層面,忽視體育教育對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性,未能為體育教學營建良好的教學氛圍,降低高職體育教學質量。
2.缺乏科學的教育方法。當前高職體育教師普遍采用模仿式教學法,要求學生跟學教師所展示的體育運動方法,針對理論知識則采用口傳心授式教學方法,面向學生單項灌輸體育知識,無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削減學生體育運動積極性,影響高職體育教學成效。
3.缺乏有效的教育理念。為在有限課時內向學生講授更多體育知識及運動方法,教師通常情況下不注重師生互動,并以主觀視角開展教學實踐,無法引導學生自主運動,徒增學生體育學習壓力,有時教師所規設的運動訓練強度超出學生身體負荷,加之學生運動能力有待提高,容易造成肌肉拉傷、急性挫傷等運動傷害,降低學生自主運動質量,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教育目標淪為空談,造成這種現象主要原因在于教師未能掌握學生體育運動與學習切實需求,無法優化體育教育體系,阻滯高職體育教育事業良性發展[1]。
二、基于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高職體育教學改進對策
通過對高職體育教學實況進行分析可知,缺乏良好的體育教育氛圍、科學的教育方法、有效的教育理念,已然成為降低高職體育教學質量突出內因,影響學生綜合素質提升成效,基于此高職體育教師需立足新課改浪潮,積極思考以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為目標的高職體育教學改進對策,繼而提高高職體育教學綜合質量。
1.營建良好的體育教育氛圍。高職院校需轉變育人觀念,明晰提升學生綜合素質離不開體育教育,鼓勵體育教師創新實踐教學方略,迎合新時期學生身體素質實況,調整體育教學體系,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同時與體育課程聯動,以全校為單位建立“體育運動”聯動機制,如豐富課間操表現形式,引導學生創新并參與到課間操運動中,在校內組建籃球隊、排球隊、足球隊、乒乓球隊等,定期組織隊內訓練與競賽,營建良好的體育運動氛圍,引導學生自主運動,為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奠定基礎,同時高職院校需加大體育教育設施采辦力度,依據體育教育教學衛生標準,保障運動設施、體育教學場地優質、安全,滿足學生個性化運動訴求,為教師整合體育教學資源,創新教學方法提供條件[2]。
2.踐行科學的教育方法。教師需立足新課改浪潮,積極學習先進教育手段,創新體育教學方法,例如教師在進行“800m”中場跑教學時,可以采用“分層教學法”,率先在教學前以100m速跑成績、學生體育學習興趣、機體素養等因素為導向,科學分設體育學習層級,教師在“教育情感”上不做層級區分,在“教學方法”上需做好層級區分,針對體育運動能力較弱,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適延長教育周期,以4課時為基準,引導學生以200m+/課時為目標,完成遞進型體育運動與學習任務,確保學生機體可以循序漸進接受800m中長跑強度,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針對體育運動能力強,身體素質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適當追加中長跑難度,如在跑道上設置障礙等,繼而提高學生身體素質,豐富體育教學形式,賦予體育教學趣味性。再如,教師在進行“籃球運動技巧”教學時,可以采用“游戲化教學法”,在引導學生鞏固傳接球動作及相關知識時,可以組織學生排成“蛇形”,以1--2人為間隔進行傳接球,鍛煉學生反應力、臂力、傳接球能力等素素養,達到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同時學生在游戲氛圍中更為放松,可以積極參與其中,為提高高職體育教學質量奠定基礎。
3.施行有效的教育理念。首先,高職體育教師需踐行“以人為本”教育理念,將教育主體位置留給學生,例如教師在運用“合作學習教學法”組織學生學習足球運動技巧時,需將關注重點放在學生身上,通過觀察學生足球運動興趣、運動能力等個性化學習訴求,合理組建合作學習小組,依據學生足球運動能力提升情況靈活調整組內成員,確保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氛圍穩定、和諧、高效,繼而提高高職體育教學質量;其次,高職體育教師需踐行“核心素養”教育理念,將培養學生終身體育運動意識,運動自我保護能力等體育素養視為教育目標,例如教師可以“第二課堂”形式,組織學生學習其感興趣的體育運動,如瑜伽、武術、防身術、拳擊、跆拳道等,激發學生體育運動興趣,彌補高職體育教育內容缺陷,同時引導學生樹立自主運動目標,讓趣味運動成為學生生活的一部分,繼而引導學生自主運動,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最后,高職體育教師需踐行“自省”理念,定期反觀自身體育教學優勢與劣勢,通過開展教研活動,探尋解決教育問題之良策,不斷提高教師育人能力,為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夯實教育基石[3]。
結語
綜上所述,為有效提升學生綜合素質,高職院校需確保做到體育、德育、智育并重,引導體育教師創新實踐教學方法,踐行“以人為本”、“核心素養”、“自省”等科學高效的教育理念,營建良好的體育教學氛圍,引導學生自主運動,培養學生體育核心素養,在提高教師體育教學能力同時,有效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繼而提高高職學生綜合競爭實力。
參考文獻
[1]趙鳳英,畢霍龍,趙寧.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J].當代體育科技,2017(35):96,98.
[2]孫偉.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體育教學新模式的構建[J].拳擊與格斗,2018(18):38.
[3]張漢光.體育游戲在高職體育教學中應用策略分析[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8(10):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