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強
摘 要:受傳統教育理念影響,我國教學教學注重學生分數成績、理論知識的提高,缺少實踐能力的培養。伴隨著現代教育改革的深化,強調打破傳統教學理念、注重教學方法的創新與學生興趣培養。對此,筆者以中專語文教學為例,通過探究式教學實現教學方法創新、實現教學目標,就其實踐方法展開分析。
關鍵詞:探究式教學 中專語文教學 實踐方法
探究式教學強調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培養,為學生提供更大的學習空間,提倡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起到引導作用。而中專語文課程作為必修學科,對學生綜合素養、理解能力、文字功底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將其與探究式教學結合符合新課程改革目標,人才培養要求,值得進一步推廣應用。[1]
一、中專語文應用探究式教學的重要作用
探究式教學強調教師發揮引導作用、緊貼教學目標,以教材為基礎、以學生自主意識培養為目標。實際教學中,學生之間通過研究、討論、資料搜集獲取知識、提高學習能力、增強自主學習意識。探究式教學實質為通過探索式學習培養人才,讓學生學會主動動腦思考,自主探究從而實現學以致用。[2]
新課程背景下,強調學生自主意識調動、學習興趣激發、擺脫依賴性,這與探究式教學目標相吻合。相對于發達國家,我國職業教育起步較晚,很長一段時間中存在空白;加之人們對職業教育的偏見進而出現重理論、輕實踐現象。而語文作為一門必修課程,一直延續灌輸式、填鴨式教學,過于重視學生理論知識的掌握,缺乏創新意識、自主意識培養。而應用探究式教學有效解決了這一問題,實際教學中重視學生實踐能力、創造力提升,培養學生語文學習習慣養成從而為走向社會奠定基礎。同時,更好的提升學生綜合素養、文化品位、欣賞水平。[3]
二、探究式教學理論特征分析
探究式教學的推廣應用有著穩定的理論基礎,構建主義理論、認知學派的學習理論、人文主義教學理念是其基礎。其中,建構主義強調:學習的過程也是知識探索、積累的過程。學生應發揮主體地位,總結經驗,并非完全的接受知識灌輸;應在已學的經驗上不斷的擴大知識視野。而現代教學理論則注重: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積累知識、掌握學習技巧、調動學習主動性。實際教學中,基于教師的有效指導下圍繞教學問題、材料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進而提高學習能力。[4]
首先,學生主動參與。以往語文教學以理論知識講解為主要方法,學生被動的接受,教學效率較低。現如今,應用探究式教學打破了這一教學模式,注重學生主觀意識培養、由被動變主動,主動分析、主動探索。教師就像一盞路燈,為學生照亮前進的路。
其次,豐富了教學內容。在過去,語文教學以教材為根本,學生知識的吸取也僅限于教材內容。探究式教學中,提倡基于教材內容上豐富教學資源,學生主動搜集素材主動化解疑惑。這也正是探究式教學開放性、自主性特點展現,更好的引導學生走出教材、擴大知識視野,提高學習效率。
最后,探究式教學多元化、創新性特點。語文問題答案并不像數學答案一樣具有唯一性,而探究式教學成果也不注重答案的標準化,學生只要明確探究結果即可。眾所周知,學生之間有明顯的差異性,基于探究式教學方法下教學結果也必定呈現多樣化、創新性特點。
三、探究式教學在中專語文教學中的實踐方法
1.創新教學理念,教師發揮引導作用
相對于灌輸式教學,探究式教學更加多樣、靈活,重視學生積極性調動、主觀意識創造,學生通過相互交流、溝通及教師的正確指導掌握更多語文知識,并于教師進行有效的互動。不過,探究式教學的實踐應用還需要教師創新教學理念,發揮引導作用。中專語文教材中有一些奠定文章內容,就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展開學習目標設計,激發學生創新意識與表達能力。學生在自主設計過程中,便于教師了解學生個性特點從而進行個性化教學,讓學生集中注意力提高教學效率。
比如:在《石縫間的生命》教學中,交由學生進行課堂設計。對此,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搜集資料、了解文章背景、作者生平等;讓學生體會作者對石縫間的頑強生命力。有的學生通過播放《命運交響曲》表達對生命的理解,有的學生展示了一組植物艱難而又倔強地從石縫間生長的鏡頭。該過程中,每個學生都發散思維,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教學效果明顯。
2.緊貼與專業特點,開展探究式教學
中專學生在語文學習中難以對有關任務情感有全面的理解、語文技能與學習技巧掌握不足。對此,教師通過探究式教學以學生專業特點及就業發展為基礎,展開多樣化的實踐活動,幫助學生對所學內容有新的認識。教師可以展開教學經驗重組或學生對學習經驗展開重組,從而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比如:在《職場起點》學習時,以小組為單位展開校友感悟采訪活動;或者對已經走向工作崗位的學生進行經驗學習,有助于學生增強所學專業的認識與就業狀態。并且,對學生社會能力、交流水平也有一定幫助,實現全面發展。為今后走向工作崗位奠定基礎。此外,教師也可以開展班級內角色互換,模擬真實的工作環境,調動學習主動性。
3.情境教學、調動探究熱情
實際教學中,教師為學生創建一定的情境氛圍,吸引學生眼球進而產生學生興趣,主動投入到語文教學中。在情景教學中,教師布置問題并通過適當的引導讓學生展開問題探究。比如:《神奇的極光》教學中,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一些海市蜃樓、隕星墜落、極地奇光圖片。隨后,布置問題:你從“極光一瞥”這部分內容中看見了什么?“一瞥”的含義是什么?引導學生帶著問題走進課文從中找到答案。
結語
探究式教學遵循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注重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自主探究的培養。實際教學中,還需要教師立足于多方面展開教學設計,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吳紫薇,周春玲.小學語文運用探究式教學的意義及策略[J].基礎教育研究,2017(15).
[2]任剛,任洪婉.從探究式教學角度審視近年來的語文專題教學[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7(06).
[3]馮霞.立足學科特色,培養探究意識——探究式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少年,2017(02).
[4]許利華.探究式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