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程背景下,教學理念、教學目標與教學模式等都發生了極大的轉變,為充分凸顯以生為本的理念,還要從評價角度出發,注重打造更具人性化的評價模式,其中構建發展性評價成為重要選擇。初中數學學習發展性評價的構建,旨在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產生學習的動力與積極性,強調學生的全面發展。在本文中,主要從課堂即時性評價、課后作業評價、階段性評價與數學課外活動評價四個層面著手,注重對學生能力的綜合性評價,從而實現學生素質的不斷提升。
關鍵詞:新課程;初中數學;發展性評價
教學評價是整個數學教學系統中不可或缺的,其主要是針對規定時間內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新課標的提出,對教學評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不僅要評價學生的學科成績,還要重視對學生的課外活動、實踐能力等的全方位評價,形成發展性評價,旨在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發展性評價體系的構建,能充分考慮學生的各個方面,促使整個評價系統更具公平、公正性,能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質量。
一、 發展性評價的基本概述
所謂的發展性評價就是在整個課堂中所實施的每個環節,教師需要對課堂中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開展系統化、全面性的調查與評估,重視對學生45min內課堂表現的優劣判斷。發展性評價的應用,主要是開展教與學時,教師要對學生進行評價,并將評價結果及時反饋給學生,并引導學生開展數學學習活動,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新課程背景下,發展性評價不斷衍生,其主要是借助評價者的反饋與引導來讓學生意識到學習中所存在的問題,并采取措施予以優化和調整,進而讓學生掌握合理的學習手段。在此基礎上,教師或評價者應及時提供鼓勵性評價,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與奮斗的勇氣,強調學生在數學學習、其他層面都能有所發展。從本質上來講,發展性評價其實就是呈現了評價的形成性,主要是呼吁教育工作者或評價者要關注學生發展的整個過程。學生學習時,教師要與學生保持密切的互動,及時鼓勵與引導學生,從而幫助學生盡快的掌握數學學習技能,也利于形成融洽的師生關系,便于學生養成正確而合理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在發展性評價體系中,表現性評價與真實性評價屬于典型,其主要關注與評價學生對數學知識、節能的把握情況,還要關注與評價學生價值觀、人生觀與世界觀的養成情況。與此同時,發展性評價的實施,還要求學生自評與他評密切結合,便于學生進行自我調整與自我反思,從而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
二、 初中數學學習評價現狀
縱觀當前初中數學學習評價現狀,了解到評價以終結性評價為主,此種評價方式過于單一,且僅僅憑借成績來評判學生的學習行為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公平的,最終會打擊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形成“破罐破摔”的心理,會影響初中數學教學的高效實施。傳統的教學評價模式不科學,教師會單純以最終的書面成績來評判近期學生的學習成果,是十分片面的。例如,考核數學時,學生因為身體、情緒等不良,勢必會影響發揮,最終考取的成績不甚理想,若以此來評判學生最近的努力情況,是缺乏公平性,也會打擊學生自信心。面對此類問題,應轉變學習評價理念,選擇更為全面、科學、公平的評價方式,其中,發展性評價成為首選。
三、 新課程背景下初中數學學習發展性評價的構建
1. 課堂即時性評價
在課堂中開展數學學習,需要師生的共同參與與互動,從而才能完成整個數學學習活動,便于實現對學生課堂學習情況的把握與評價,應采取即時性評價,這才能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評價的實效性極強。在課堂中,學生在學習新知識點時,掌握一點知識、取得微小的成績,開展即時評價、鼓勵與引導,會增強學生的內心成就感,最終會更加努力。數學課堂是學生獲取數學知識點的重要場所,且該場所中需要開展師生交流與互動,在互動中學習,可見,對課堂開展即時評價是十分合理的。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初中數學七年級下冊“平行線及其判定”時,在課堂中,教師對平行線的基本形態、判定定理進行展現,為讓學生全面意識到平行線的內涵與基本性質,可借助多媒體平臺展示多種線條,讓學生判斷哪些是平行線。在判斷時,若學生回答正確,教師應給出激勵性的語言、贊揚或鼓掌,讓學生意識到自身已經得到教師認可與重視,便于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與成就感。再者,學習“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組”時,既要讓學生理解消元法的基本運用手段,教師還要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意識到消元法的應用充分凸顯了“化歸”的數學思想,讓學生對消元法與化歸思想都有了重新的認知。
2. 課后作業評價
對于任何學科來看,課后作業的設定,也是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通過布置課后作業,主要是就教學情況的反饋,也是調控整個教學過程中的重要實踐活動。與此同時,通過教師指導,學生能獨立處理數學題,并親自體驗數學知識點的運用與數學技能的整個過程。通過布置課后作業,便于學生對基礎知識點的認知與理解,便于學生熟練的應用數學知識點,也利于拓展學生思維。新課程標準下,開展作業設計和評價時,應充分凸顯以生為本的理念,還要重視對學生基礎知識點的鞏固,能根據教材內容、學生水平來設置合理的題目,科學處理好學生全面發展和因材施教之間的實際關系,要求學生要在數學知識點練習和評價之中實現成功體驗。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初中數學八年級上冊“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時,為鞏固學生對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的把握,教師可選擇2~3個數學題作為課后作業,在批改學生作業時,教師應加入一些鼓勵性語言,如“這次有很大進步哦,再接再厲”、批改你的作業簡直是一種美的體驗”等,會大大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與自豪感。
3. 階段性評價
在班級內應為每個學生設置專屬的成長檔案袋,其中諸多項目需要讓學生進行互評與自評,在評價之中可進行彼此溝通,可以和教師、家長等進行對話,逐步形成自我學習、自我反思與自我教育的心理。設置成長檔案袋,主要見證中學生的成長歷程,也能讓學生及時了解自身的成長歷程,不斷養成自主學習意識。整個階段性評價主要包含學生自評、互評、家長反饋、教師點評與單元學業評價幾項內容。特別解釋一下單元學業評價,就是與傳統單元測試相似,其是發展性評價的一項關鍵內容,通過此種評價,能將學生學習成果進行量化處理,可充分凸顯學生真實水平。
4. 課外活動評價
學校應積極舉辦系列的數學課外活動,如數學手抄報、數學競賽、數學測量、數學課題調查等。在開展課外實踐活動時,能充分凸顯學生的個性化,挖掘學生潛力,還能增強學生的團結意識與集體榮譽感,從而讓學生展示自身的數學天賦,利于挖掘學生的優點。開展數學問題調查時,能充分鍛煉學生的溝通能力與交際能力,也能為學生未來的發展提供重要財富。實施課外實踐活動時,主要是要看學生是否真正的在思考問題,是否用心去做,注重學生的全方位發展,可見,做好課外實踐活動評價也十分關鍵。
四、 結束語
綜上所述,為順應新課改的實際需求,應轉變傳統單一的終結性評價模式,選擇更具人性化、公平性、發展性與系統化的評價體系,能實現對學生數學學習情況的全面評價,從而保證評價質量。發展性評價具有可持續發展的特點,主要從長遠角度出發,重視對學生的全面發展,這就需要增強教師的發展性評價理念,構建完善的發展性評價體系,分別從課堂即時性評價、課后作業評價、階段性評價與數學課外活動評價四個角度出發,以實現對學生整個學習行為的評估,促使初中數學評價更具實效性。
參考文獻:
[1]朱云.初中數學教學中開展發展性學生評價探索[J].科技信息,2010,(17):244-245.
[2]孫君.淺析初中數學教學評價[J].科技信息,2010,(24):285.
[3]羅娜.淺談初中數學教學評價中的不足及改進措施[J].中國校外教育,2013,(11):33.
[4]杜高吉.發揮教學評價功能 培養化學學習能力的思考[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2(11):171.
[5]郭永祥.淺析表現性評價淺析在初中數學課堂的應用[J].中國培訓,2016,(22):232.
作者簡介:
吳秉串,福建省南平市,福建省浦城縣石陂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