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秋穎??
摘 要:VR是新時代環境下新興的一種虛擬現實技術,它可以利用計算機系統生成一種模擬環境,為人類創建和體驗虛擬世界帶來了一定的方便。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引用VR技術,能夠充分的激發出所有學生對于語文學科的學習興趣,帶領學生走進課文里所寫的世界,對于學生的長遠發展也具有極大的幫助。本文就新時代環境下VR技術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應用方法及重要意義進行簡單的分析研究。
關鍵詞:新時代環境;VR技術;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重要意義
一、 VR技術的內涵
VR技術中文名為虛擬現實技術或靈境技術,是一種可以創建和體驗虛擬世界的計算機仿真系統,它是利用現代技術下計算機網絡系統生成出一種模擬的環境,將多種信息資源進行一定的融合,形成交互式的三維動態視景。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引進VR技術,能夠使學生真實地走進作者所描寫的真實世界中,深刻地體會出作者的所思所想,更加充分的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進而有效的提高更多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和綜合素質。
二、 VR技術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應用方法及重要意義
(一) 文學層面
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無論是身體還是心理都處于未成熟的狀態,因此,這個階段的學生對周圍的新鮮事物都充滿強烈的好奇感,對文學和文字也充滿一定的好奇感。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由于小學語文課文作者所描寫的中心內容都具有強烈的直觀性,而學生很容易被作者所描寫的景物深深地吸引,但又無法身臨其境。在這種實際情況的影響和作用下,學生就很容易對未來的語文學習失去興趣。如果教師將VR技術充分的引入到小學語文課堂中來,教師帶領學生通過VR技術仔細地欣賞課文所描述的景物圖片,讓學生真實的產生身臨其境之感,學生可以通過VR技術將作者所描寫的最美景物作為圖片欣賞的出發點,將作者在課文中所闡述的所有優美語句作為圖片欣賞的線路圖,這樣,學生就可以在作者言語的帶領下全面的欣賞課文的內容,進而有效的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例如,在對課文《荷花》進行教學時,教師就可以運用VR技術引導學生欣賞美麗荷花的動態圖片,在視頻的播放中,孩子就能夠通過視頻景象與文章內容進行對照,在圖片美和文字美的對比下更好的理解文章的核心內容,對文章中優美的語句也能夠產生更深刻的印象,進而更好的感受文章詞句的魅力,更好地提高文章鑒賞能力。
(二) 作者創作意圖和思想感情層面
所有作者對于所有作品的創作都具有一定的寫作意圖,目的都是為了表達出一定的思想感情。有的可能是為了贊美美麗的大自然,有的可能是表達自己的思念之情,或者是表達對某個作家作者的同情或敬佩之情。就小學語文教學而言,由于小學階段學生的思想和思維都處于啟蒙階段,因此,這個階段的學生單純靠作者語言的敘述很難體會出作者的寫作意圖,但是,如果將VR技術充分的引入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來,學生在VR技術的引導下就能夠真實地走進作者的世界,真實的觀看到作者所闡述的所有景物,進而準確的了解到作者的寫作意圖。
例如,在《植物媽媽有辦法》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就可以通過VR技術讓學生真實的觀看植物在傳播種子時所采取的辦法。像蒼耳媽媽是怎樣給孩子穿上帶刺鎧甲的、豌豆媽媽是怎樣將自己的豆莢炸開的、蒲公英媽媽又是怎樣使用降落傘的都可以在VR技術使用下讓學生真實的觀看到。學生們在真實的觀看完植物媽媽傳播種子的方法以后,就會被VR技術帶到植物生活的世界里,學生在被美麗植物深深的熏陶和影響以后,在學習《植物媽媽有辦法》的課文內容的時候,就會在作者的言語中獲得思想上的啟迪,充分的感受作者的寫作意圖。另外,學生在VR技術的使用下學習完《植物媽媽有辦法》以后,還會對大自然產生更加濃厚的熱愛之情,對探索植物的奧秘產生更大的興趣和欲望。因此,VR技術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使用無論是對學生的學習還是發展都具有極大的幫助。
(三) 文化傳播層面
語文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對我國先進的、優秀的文化進行廣泛的傳播,培養和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在舊時代的傳統教學中,學生很難通過自己的所思所想體會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了解到的思想感情都是教師被迫灌輸的,或者直接說是教師所體會到的思想感情。學生在這種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下,對于我國先進文化的廣泛傳播就非常的不利。但是,如果在如今的新時代環境下,教師將新時代環境下的VR技術引入到語文教學中來,學生就能夠利用VR技術真實的欣賞課文所描寫的動態圖片,在欣賞的過程中,很容易產生一定的民族自豪感,而學生這些民族自豪感的產生往往又都是作者真實情感的流露。
例如,在小學語文《長城》的教學活動中,上課伊始,老師就可以引導全班學生通過VR技術,欣賞有關長城的紀錄片,“親臨其境”感受長城的蜿蜒盤旋、巍峨雄偉。而學生在真實的欣賞完長城的相關圖片以后,就會不自覺地發出各種各樣的感慨。比如,有的學生會說:“我覺得很逼真,就像長城在眼前一樣!”有的學生會說:“我看到了烽火臺,我覺得很高大!”甚至還有的學生會說:“我看到了很多士兵騎著戰馬在射箭,覺得很驚訝!”等等。總之,在所有學生都通過VR技術欣賞完長城圖片以后,學生們摘下VR眼鏡,就會踴躍發言,表達自己的所見和所想。然而,在這樣的震撼情緒中,當教師在此基礎上繼續引導學生探究作者如何描述長城的時候,就會產生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在這樣的課堂圓滿結束的時候,無論是對學生民族自豪感的激發還是未來的發展都具有極大的幫助。
三、 結束語
VR是新時代環境下一種新型的網絡技術,語文又是小學階段學生所要學習的必修課。然而,將VR技術充分的引用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來,能夠極大的調動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帶領學生真實地走進作者所描寫的世界,對于學生語文成績的提高也具有極大的幫助。因此,作為陪伴小學生學習和成長的語文教學,需要及時更新教學觀念,認真學習VR技術,并將VR技術良好的運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來,為學生的學習和國家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更多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劉哲雨,王志軍.行為投入影響深度學習的實證探究——以虛擬現實(VR)環境下的視頻學習為例[J].遠程教育雜志,2017.
[2] 石月蘭.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構建“小學語文教學法”以學為主的教學模式[J].教育與職業,2014.
[3] 王雪清.現代教育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3.
作者簡介:
鄧秋穎,福建省福州市,福州市倉山區第六中心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