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核心素養的基礎上對初中語文微課程的開發進行研究,能夠有效提高微課程的開發應用質量?;诖?,本文將對微課程進行簡單概述,并對在核心素養基礎上初中語文微課程的開發進行具體研究,其中主要包括明確微課程的教學內容、微課程的設計和制作以及微課程的評價三方面內容。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語文;微課程開發
一、 前言
微課程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其最早出現在美國,經過多年的發展,如今微課程已經具有較為豐富的內容。目前,我國對于微課程的應用還較少,為了提高微課程在我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實際應用效率,要對微課程的特點以及優勢進行正確認識,意識到微課程對我國初中語文教育的重要作用。另外,微課程的有效應用,還能夠使初中生的核心素養得到顯著提高。
二、 微課程概述
微課程主要指的是利用短小精煉的教學視頻或者是教學課件對學生進行教學,通常情況下微課程的教學時間在10分鐘左右。其中微課程的主要教學內容為課本知識中的重點難點,并通過豐富的教學手段使學生對知識進行深入理解。微課程教學模式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具有以下特點:第一,微課程短小精悍,能夠應用在各種場合中。由于微課程的教學時間較短,所以微課程的教學內容安排較為緊湊,并對重點知識進行充分講解。同時,微課程能夠應用在課堂教學、移動教學以及自主學習多個領域中。第二,微課程的教學目標明確,能夠凸顯出教學主題。微課程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能夠以一個知識點為中心內容,對其進行拓展講解。每個微課程只對應一個知識主題,因此能夠對該主題進行全面透徹地講解,使學生的學習目標更加明確。
三、 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語文微課程開發
(一) 明確微課程的內容
微課程能夠幫助初中語文教師更好地進行重點和難點知識的講解,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初中語文知識中的重點和難點。因此,教師在使用微課進行教學的時候,需要對課程內容進行分析和篩選,初中語文教師在分析課程的過程中,需要了解教學目標和學生的需求,選擇適合學生學習并鞏固的知識點制作成微課,從而開發出高效的微課程。
比如,在進行《桃花源記》這篇文章的教學時,教師可以使用微課程的教學方式,教師需要先對文章進行分析,明確古詩文教學的目標,并不是讓學生學會翻譯文章,而是要使學生掌握古詩文中重點詞語,認識到古詩文中蘊含的思想感情。因此,教師可以按照如下方法進行微課的設計,將文章中尋找桃花源的過程制作成動畫畫面,并為動畫畫面配上文章的語句,幫助學生直觀地理解古詩文表達的意思,通過畫面的展示,幫助學生自主理解古詩文語句的含義,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另外,教師還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狀況和心理特點來進行微課的設計,豐富學生的學習層次,深度挖掘課文的深刻內涵。比如,在《桃花源記》微課的最后,教師可以提出一個問題:桃花源是否真的存在,讓學生自由分成兩組進行辯論,在辯論之前,學生會查找相關的資料,對于不存在一方的學生來說,他們在查找資料時,會發現陶淵明所處的社會較為黑暗,并不能存在這一世外桃源,從而了解文章寄托的思想;對于存在一方的學生來說,他們會從桃花源存在于陶淵明內心這一角度入手,從而了解作者豁達的心胸。
(二) 微課程的設計和制作
在明確了微課制作的內容之后,教師需要進行微課的制作。在現代化的背景下,有很多視頻和音頻制作軟件供教師選擇,比如,WPS、愛剪輯、會聲會影等軟件。教師可以使用這些容易上手的軟件進行微課的設計。在設計時,注意選擇初中生較為感興趣的題材,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能夠持續保持學習的欲望,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進行《大自然的語言》這一課程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在教學課件的第一頁安排一段音樂,為學生播放來自于大自然的聲音,比如,海浪聲、風吹麥浪的聲音以及鳥叫聲等,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另外,在進行微課程設計的時候,教師需要注意以下兩方面的問題:其一,教師在豐富微課形式的前提下,抓住語文教學的重點,所有微課都要圍繞課程的重點進行;其二,教師還要進行教學內容的拓展,培養學生自主發展以及實踐創新的核心素養,比如,在《大自然的語言》這一課程中,教師可以在微課的最后為學生推薦《神奇的大自然》等多篇文章,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
再比如,在進行《記承天寺夜游》這一課程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將微課程分成兩個部分進行設計,在第一部分微課中,教師可以將《明月幾時有》作為微課程的背景音樂,微課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第一,進行詩文的導入,使用圖片以及詩句進行承天寺的介紹,并用填字的方法來介紹詩文的作者蘇軾;第二,教師可以進行詩文的范讀,使學生明確詩文的朗誦感情與朗誦節奏。
(三) 微課程的評價
微課程的評價主要是對微課開展的效果進行總結與反饋,教師通過對微課程的評價找出微課程開發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還能夠總結出初中語文微課程的優點,并采取一定的措施將問題解決掉,將優勢放大,從而實現初中語文教學的目標,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入手:第一,教師需要注意學生在學習微課程時的狀態和積極性,學生的學習態度能夠充分體現出微課程的優劣;第二,微課程結束之后,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小測試,考查學生的學習成果,學生的測試結果能夠體現出微課程的教學效果;第三,教師需要對學生的測試成果進行評價,找到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相應的引導以及點撥,從而幫助學生找到學習的方向,培養學生文化基礎以及實踐創新的核心素養。
四、 結論
隨著人們對初中生核心素養的重視程度的提升,如何利用微課程提高初中生的核心素養,成為有關人員關注的重點內容。本文通過對核心素養基礎上為初中語文微課程的開發方法進行研究發現,微課程能夠有效提學生語文的學習效率,同時還能夠激發出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最終達到對學生核心素養進行培養的目的。由此看出,在核心素養基礎上對初中語文微課程的開發方法進行研究,能夠為今后初中語文微課程在核心素養基礎上的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程亞偉.淺析初中語文微課程設計與應用價值[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01):99.
[2]郭志明.基于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微課程開發之價值取向[J].教育研究與評論(中學教育教學),2016(04):10-14.
作者簡介:
何衛兵,浙江省臺州市,浙江省臺州市三門縣三門初級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