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維寒??
摘 要:情境式教學作為一種科學有效的教學形式,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其實踐動手能力,現如今已被廣泛應用于幼兒教育教學中。情境式教學是一種直觀的、容易引起學習者想象的教學,它通過幼兒熟悉的事物或情境,使其從現實生活中獲取豐富的知識和體驗。遵循一定原則,利用圖片、聲音等合理有效地運用情境式教學,創設生活情境、實踐情境等能使幼兒在知識運用的過程中吸取知識,并體會到知識在實際生活情境中的用途。
關鍵詞:情境式教學;幼兒教育;教育教學
一、 情境式教學的內涵
(一) 強調學習情境的重要性
“情境”是學習所必要的,它提供了一個環境,讓學習不再只是枯燥、呆板、被動地接受知識,而使其具備了實際的意義和價值。情境式教學著重利用實際情境中發生的事例或問題,來幫助幼兒利用知識在實際的情境中快速有效地解決問題,并提供實際的經驗,憑借實際活動來學習知識技能。
(二) 重視學習活動的真實性
學習活動的“真實性”不僅包含物理真實性,還包含認知真實性。一方面,情境式教學要在實際的情境中進行學習;另一方面,情境式教學必須是專家或實踐者從事專業活動的真正過程。由此可見,情境式教學強調要在真實情境或模擬情境中親身經歷、切身體會。學習不應該脫離具體情境,而學習活動應該是真實性的活動。幼兒只有在真實活動中進行學習,才能有效運用所學知識,才能高度認同知識,才能真正了解知識的意義與價值,才能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三) 提倡主動探索
在《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明確提出: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是有目的,有計劃引導幼兒主動活動的多種形式的教育過程,讓幼兒通過自身積極主動的活動,來獲得必要的經驗。情境式教學強調從幼兒的實際出發,從幼兒的興趣出發,通過幼兒的主動探索和學習來擴展幼兒的知識面和生活經驗,同時讓其具備自己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情境式教學理論認為,在幼兒園的日常生活中,有許多隨機的活動可以用來促進幼兒主動地去探索發現。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是引導幼兒主動學習的第一步,要使幼兒實現主動探索學習,教師也應該善于創造機會和條件,抓住幼兒的興趣,讓幼兒主動地去探索、發現學習情境。
(四) 鼓勵幼兒合作、共同參與
情境式的學習是一個合作的、互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幼兒應適當合作、共同參與到活動中來。如創設情境,設置坐傳球(幼兒縱排坐在椅子上,由第一名幼兒開始,雙手抱球從頭頂向后傳。傳給最后一名幼兒后,再由后向前傳回來),抬花轎(幼兒兩人一組抬著轎子從椅子的一端走到另一端),大力士(袋中裝適量重物,幼兒可搬、可扛,兩兩或者幾個人合作,將重物運到指定的地方)等合作型小游戲。另外,利用國慶、元旦這樣的節日,師生合作布置、美化教室,共同創造一個好的學習生活環境,也是情境式教學中合作互動的有效形式。這樣在具體的情境中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能使幼兒真正感受到合作的快樂。
二、 情境式教學在幼兒教育中的具體策略
(一) 聯系生活展現情境
教學是源于生活實際的,在幼兒教學中,教師應該聯系生活實際,為幼兒創設一系列生活情境。構建生活的、超越知識的課堂,放飛學生的心靈,并使之穿梭于生活世界和理性世界之間,是對教師的課堂藝術的時代要求。把教材中所寫的生活與學生的實際生活,通過創設情境聯系起來,用他們日常積累的生活常識,強化他們的體驗,以達到掌控知識的目的;另一方面,也給學習者進行了良好的人文教育,促使學生發自內心地熱愛生活。聯系生活,創設一些幼兒身邊的、熟悉的情境,定能培養其對學習的興趣,并在一個輕松、和諧的學習環境中學習。
(二) 運用實物演示情境
合理地運用實物,能使所要呈現的情境更加直觀而富有情趣。“百聞不如一見”,運用實物演示情境,是指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在課堂上利用實物直觀演示,創設特定情境的一種模式。如將動物做成頭飾帶入課堂,用地球儀生動地講解五大洲四大洋……這樣,幼兒所要學習的知識變得直觀、具體可感。運用實物演示情境,既有利于豐富幼兒的感性知識,又能幫助幼兒理解和驗證間接知識,形成明確概念,培養其對書本的解讀能力和對生活的觀察能力。
(三) 借助圖畫、聲音再現情境
借助圖畫、聲音再現情境,是指教師借助圖畫和聲音,將故事語言文字內容具體化、形象化,再現課文情境的技能。借助圖畫、聲音再現情境可以提高吸引學生注意,尤其是在幼兒教學中,幼兒注意力不夠集中,容易分心,這就需要教師出示有趣的圖片、動聽的聲音創設一個和諧寬松的課堂氣氛,使幼兒以輕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學習。圖畫、聲音憑著它的生動性、直觀性、趣味性能很快的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使他們的興趣達到最高點。幼兒特別是小班幼兒對有色彩的、有聲響的事物容易感興趣,圖片、聲音把無聲的文字變成栩栩如生的形象化語言,極大地刺激了幼兒的感官,有利于集中幼兒的注意力,激發幼兒深厚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促使幼兒主動參與活動,使我們的教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形象生動的畫面和悅耳動聽的語言為幼兒構建了通向語言的橋梁,幼兒的學習情緒高漲,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很高。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幼兒思維活躍,樂于表現,較好地完成了這個語言活動的目標。
(四) 扮演角色體會情境
扮演角色也是情景式教學的一個重要策略。在幼兒教學中,教師可以安排幼兒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扮演得越真就越感到親切,越感到愉快,就越感到學習的輕松。這樣不僅深化了對知識的學習,還發展了幼兒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在表演活動中,每位幼兒都能真情投入,對小動物的表情、動作情不自禁地進行模仿,對生活用品的特點加以改編,創作新的擬人化的角色。通過表演,幼兒保持著對故事濃厚的興趣,既鞏固了故事中角色的對話,同時他們的表演能力也在語言活動中得到了發展。
三、 結語
情境式教學是以“情”為“經”,旨在培養幼兒在真實或逼真的情境中學習的能力,情境教學將傳統教學所淡化的情感、意志、品質、興趣、價值觀等重新確定為語文教學的一部分;以“境”為“緯”,通過創設各種生動、具體、形象的情境,拉近幼兒語言學習與現實生活的距離,為他們的主動參與、主動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情境式教學模式仍在發展中,仍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存在。這需要我們共同努力,而在教師的組織下,由于情境的作用,學習者之間必定會形成積極的相互促進的關系,以一種既有利于自己成功又有利于同伴成功的方式活動。
參考文獻:
[1] 林麗娟.情境、學習與動機[J].視聽教育雙月刊,1997,38(4):18-27.
作者簡介:
許維寒,四川省資陽市,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龍臺鎮中心小學。endprint